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今天宣布,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的跨宿主傳播機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發現感染人類主要是安徽病毒株擁有結合禽、人能力。論文已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今年2月爆發的人類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根據上述研究,這是一種新型重配病毒,並於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
8 v# [3 s, f/ n& W( |4 s0 N公仔箱論壇因此,大陸中科院啟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關研究」,從病毒溯源、病毒跨宿主傳播、流行病學、免疫和臨床醫學等不同角度對N7N9病毒進行研究,為N7N9病毒再發研判和新型流感爆發的防控策略提供重要理論基礎。
( p# Z) S# @6 I2 F- u8 b/ ~9 ?tvb now,tvbnow,bttvb由大陸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福率領的高福課題組,包括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與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應急攻關團隊,著重關注被較早報導的兩個病毒株安徽株、上海株,探索N7N9感染人類的奧祕。 }- E3 u8 C! }2 [
這篇研究論文作者、大陸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施一指出,安徽株是這次H7N9流感爆發事件中的流行病毒株,上海株則只在一個病例中分離取得,兩株病毒株在一級序列上顯示出各自的獨特性。 y* j6 w7 O8 w" K# L
他說,研究發現,安徽株既能結合禽源受體,又能結合人源受體,而上海株卻偏好結合禽源受體。這充分解釋了安徽株由於獲得人源受體的結合能力,使它具備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性。
. a- x: k N: a公仔箱論壇施一表示,科學家目前認為,這次爆發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備有限的人際傳播能力。研究人員也推測,由於H7N9病毒仍具備強結合禽源受體的能力,但人類呼吸道上有很多帶禽源受體的黏液素束縛住了病毒擴散,使H7N9病毒無法有效傳播。
5 q. O3 V: d) T7 ], L# D% v& ctvb now,tvbnow,bttvb大陸中科院表示,必須密切注意N7N9病毒的變異,作好監測檢驗工作,因某些突變病毒一旦喪失強結合禽流感受體能力,可繼續保留人源受體的結合能力,就有可能引發流感大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