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九年義務教育新版七年級人教版語文課本出爐,魯迅的「風箏」一文因過於艱深遭刪除,台灣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也被剔除。 大陸教育部去年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十九個學科科目新課程標準,語文新教材九月開始使用,從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發現,卅篇課文有九篇被換,一篇文章有改動。 被更換的文章有,流沙河的「理想」、魯迅的「風箏」、郭沫若的兩首詩、以及張曉風的「行道樹」等九篇課文;取而代之的是吳承恩的「小聖施威降大聖」、邱吉爾的「我的早年生活」、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等文章。 河南商報引述鄭州七中初中部語文組組長張玉明指出,「風箏」需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裡去理解,對七年級學生來說不太好掌握;一名八年級(國二)學生也表示,「現沒有了,學起來就簡單多了」。 「風箏」一文是魯迅回憶小時候因覺得放風箏沒志氣,遂動手砸壞弟弟風箏的故事,因涉及文意涉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自我反省、親子回憶等,對國中生來說較為艱深。大陸作家趙瑜表示,魯迅很多文章是以成年人的價值觀來評價世事,應是成年後才能體會,「讓孩子過早接觸魯迅,不如讓他們接觸宮崎駿、自然科學以及課外活動」。 送走魯迅是近年大陸語文課本改版話題,但人教版一位編輯透露,更動是為配合孩子的理解能力,魯迅在教材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魯迅長孫周令飛則向成都商報表示,這應該是教育界的事情,和家屬沒有直接關係。 台灣著名作家張曉風女士的「行道樹」散文也被剔除,不過,「行道樹」文章在舊版裡,曾被刪成精簡版,引發許多老師抱怨,因為少了作者自身感懷,讓文章淪為樹的獨白。
/ s( y8 A7 p3 K% ?8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