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嘶嘶冒烟的中国城镇化现状

一国的城市如果功能太多的话,那么后果可能非常麻烦,通常意味着社会骚乱少不了。
8 S( P# w( K) q# Y  R: k1 Q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z& m" [2 Y

3 _% c$ Z+ z, ^2 J8 ntvb now,tvbnow,bttvb这方面典型例子,就是法国的巴黎,它集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中心于一体,是法国的心脏和灵魂,甚至躯干。这结果,就是某个阶层有意见,整个法国社会都跟着发癫。如果有两个阶层闹情绪,那么搞不好,就要革命。因为社会人群的情绪是有感染性的,政客们在议会里敲桌子,争辩到后来,各自觉得受委屈,那么,一方很可能就去小店主阶层那里找救兵,而另一方,可能去找流浪汉和小流氓做帮手,如果穷苦工人此时憋着一肚子火,本来应该是议会口水仗,最后可能就演变成街头暴力革命。或者大学的教授集体饿肚子,老婆偷汉子,文人嘛,骚劲上来了,没事散传单,或到酒馆发牢骚,日子长了,与其他阶层的怒火一搭上,好了,社会火药桶就炸了。
' X, z# }' [+ R/ j-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T+ z7 W% J2 k
. ]* v; S; O. T. F; D8 f公仔箱論壇
% K/ r# W+ C2 b7 V7 S; R7 o0 k1 w美国就没这个麻烦,华盛顿特区是政客们吵架的地方,纽约是银行家们骗钱的城市,至于哈佛、耶鲁之类的大学教授们嘛,它们都是小城镇里面过活,教授们牢骚再多,学生运动再激烈,也感染不到其他城市,顶多这里出来的学生,跑到其他城市混到报社编辑记者,或好莱坞的编剧导演,没事在媒体上朝华尔街银行家和华盛顿的政客们脸上吐口水。一般情况下,他们日常生活,和其他群体交集还真不多。因此美国历史上的民权运动,也不少,但演变成大规模社会革命或者动荡的,除了南北战争这一回之外,还真没有第二次了。
/ x0 Z( B( l$ N3 S& d
2 U# A5 O% Y1 l6 x" P- n7 u
: t, s, t  s# h7 I%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为何巴黎会变成城市中超级变形金刚合体怪物呢?因为巴黎对于法国外省而言,作为首都,在财税问题上就是一个吸血鬼,吸吮着法国其他地区的财富,然后投入自身城市公共建设当中,这像磁铁一样吸引全法国其他地区的精英分子,如飞蛾扑火一般跑到巴黎。而美国则非如此,即使作为一个小城镇,它在法人地位上,和联邦政府是平级的,都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财税问题上,钉是钉铆是铆,联邦政府要想增多地方赋税,对不起,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且在国会中经过多方博弈之后,才能通过,否则根本没戏。公共服务在各地区的均等化,导致了美国城市功能的非集中性特点,其优势不言自明。5.39.217.760 r3 Z: E; x) Q
5.39.217.76: W4 v; K8 o7 P8 K& \- U# q

7 x3 g+ Z. Z0 g8 n2 h0 `- c中国呢?在分税制基础上,它朝着哪个方向走,不用多说了吧?更糟糕的是,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不但在财税上吞噬着全国其他地区,而且在公共服务提供上,明显要分出三六九等来,用户籍制度壁垒排斥外地人群。一方面,全国各地屌丝们,怀揣着中国梦到大城市奋斗。混到人生的半截,突然发现,由于户籍制度,他和他的后代,其实不能分享所在城市发展的成功,而且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很可能永远沦为社会的底层。对于移民大都市的农民第一代人而言,由于有着农村艰辛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即使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依然怀有感恩之心。但对于民二代而言,不是这么回事,他们生长成长于都市丛林中,但由于户籍制度,可能只能永远厮守在这繁华边缘,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换做你,会有什么心态?
+ z& Q  P# T6 N! P! x& r. {& v4 K4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S( c+ T1 _8 `+ n3 r4 Rtvb now,tvbnow,bttvb+ y, q1 `& E. P5 H$ ?6 _
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来自各地的农二代和小城镇屌丝们,混在大都市,无论如何艰辛,他们都还有一丝希望在支撑。因为繁荣本身会提供各类机会,和意淫的空间,使得人们忽视制度上种种不公正,而始终认为这是前进中的暂时困难。但一旦经济停滞,中低收入阶层实际收入缩水,机会和希望越发渺茫,意淫的空间不再,本来梁园虽好,自己就是想久居都不可得,如今连暂时混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如果城市功能分散,屌丝们和进城泥腿子分散居住在若干个中心城市,学生教授另据一窝,领导们躲在偏远地段,没事开大会发文件,大家就算有情绪,也凑不到一起发火。就算不断有人掀车子,砸石头,但都是三三两两,不成气候,顶多是闹情绪。但现如今,三山五岳牛鬼蛇神齐天大圣牛魔王如来佛祖玉皇大帝救苦救难观世音,都在一个屋子里面脸对脸、肩并肩的坐着,这个……。
( q  y8 B/ N9 L: ?. O+ {5.39.217.76
- V& W- [( A, L: H+ i& N'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Z8 T. }# u6 U+ b7 H7 @. K' s) p5.39.217.76所谓滞胀时期,就是不但由于恶性通胀,你实际收入日益急剧缩水,而且你饭碗可能马上不保,银行储蓄日益打水漂,如果你是没房户,恶性通胀可能一夜血洗你的所有财富。你的储蓄和生活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你该何以处置?; j' u+ |+ X+ S& N- b

! K( K" I2 u% J' x9 E+ C
+ m% p0 c- r  w7 Q公仔箱論壇好了,这是一线大都市的情况。事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面的重大历史变革,都发轫于一线大都市。这里,我就不敞开聊了。基本情况下,在滞胀时期,由于人口高度集中于若干个大都市中,而大都市本身又是多功能集聚,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很容易引发共振。而这些经济困难,在一些公共服务均等的国家中,也许不构成社会动荡的条件,只是简单的经济调整而已。但在中国,这一切,都被多年来的财政资源错配过程给放大了。- P) L$ W/ q, h
7 h& |* M3 \8 M+ `: s- b6 |

+ o  Q3 z0 u3 {7 h$ \# S- j5.39.217.76尽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呼声,这些年来不绝于耳,但事实上,近年来,不但没有改革,反而加大了户籍制度鸿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屋、车辆的限购令,这其实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粮油票据没什么不同。对于市场经济而言,这是违宪的政府行为。但居然持续多年,朝中衮衮诸公居然不觉有异。在2001年之前的通缩年代中,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保卫本地土著居民就业机会,差不多隔三差五发布各类就业限外令。这些七七八八千奇百怪的法令,平白加大群体之间的鸿沟。如果是城镇化进程初期,迁徙率不高,外来流动人口不多情况下,这些限外令影响可能有限。但如今城镇化进程到今天了,以北京为例,本地户籍人口1300万,外地常驻户籍人口就有400万,这还不包括非常驻外地人口,而且北京人户分离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心区域越来越多的外地户籍常驻人口,真正老北京,很多都搬迁到四五环以外住了,这种情势下,你加强户籍制度,不是给自己找乱么?
" T* t, [. O6 u: Y* M5.39.217.761 O; e$ g9 u4 O! ?

0 A* ]- e  |5 b" }& ^' ^2 @公仔箱論壇一句话,经济形势好,大家日子好过或者勉强能过,都不会有什么举动,顶多网络发牢骚,或者看着上访户在机场玩土炸弹自爆。但一旦经济出现滞涨,随便一个烟头不在意仍在哪个柴堆上,后面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