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正面宣傳=社會穩定?官媒有話說不出口

中國官方新華社周五(8月16日)轉載《求是》文章《應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該文的中心意思是,中國不能實行西方的新聞體制,也不能有西方那種程度的媒體自由,因為現階段的中國,承受不了輿論失控的後果。0 u8 N3 r! q3 f  }* I
5 p/ T8 K) ^5 X; @. C
《求是》曾發表過多篇呼籲中國對媒體控制的文章。它曾經在一篇《輿論失控:蘇聯解體的催化劑》的文章中就將輿論失控總結為三個方面:脫離黨的領導、負面報道劇增、停止干擾BBC等西方廣播。
0 g& G: h2 Z# K4 U5.39.217.76
- |: z0 Y+ ~% g2 @; L( C  W; J公仔箱論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r2 c0 t4 z2 H! J. V8 E9 X3 D

9 f) d+ n: ?/ w4 k' ptvb now,tvbnow,bttvb《求是》文章開篇即提,中國的新聞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7 ~* h& ?7 W2 _0 M公仔箱論壇
& o" G, _; y  Z0 S何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表示,所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實際同馬克思毫無關係,而是馬克思之後列寧、斯大林創造出來的。公仔箱論壇# A3 A  \. \- q% A5 n" F

' f* l# ]% t$ j9 n馬克思本身是生活在一個新聞自由的社會。馬克思當年傳播他的觀念,靠得就是西方的新聞自由。tvb now,tvbnow,bttvb5 M; H& s7 f8 u" @# q, k  t( C' K
" m. V7 p2 q/ `+ p9 W, F5 d
而列寧後來創造出的所謂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當時是叫“共產黨人的新聞觀”。
# w; S6 V2 l8 v& R' |: I+ N# E: n! @4 _. L8 x% |
丁學良教授指出,這篇文章實際要告訴人的就是,不要看到什麼就報什麼。而是要聽黨的輿論導向,也就是強調新聞的黨性。
" J1 y# H8 f& s) L! E; l2 B%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0 Z* z' h& j: E$ \% b/ n' X, b/ n
正面宣傳
- Q- b1 ]$ V$ k! \. \公仔箱論壇- H0 }4 f/ v4 j7 J- ?; ~. s
《求是》的文章承認,中國新聞的自由度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媒體自由度要小。但即使這樣,仍然不應實行西方的新聞制度。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畢竟建立起相對完備、成熟的制度體系,國內的穩定既有法制保障,又有社會福利體系支撐”。社會能保持穩定。而中國在現階段承受不了輿論失控的後果。
( z4 W; ^& A1 I) n
# W, H. g6 M7 ]# M+ B) y& E' Z; K% ?tvb now,tvbnow,bttvb按《求是》文章的觀點,要控制輿論以維持穩定就必須正面宣傳。因為負面的消息,“過度的批評”會“損害政府威信,妨害政府施政”。然而文章同時又說,“真實、客觀、公正,是世界各國新聞界公認的新聞工作準則”。
/ |( d! C' z& `; t5 o6 C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y" A' W7 l7 {
不能批評卻又要報道真實,對於文章的這種自相矛盾,香港的丁學良教授說,不能把現實中發生的事原樣報道出來,按照這個邏輯推論,就是讓大家說假話。但又說不出口。因此只能把互相矛盾的話放到一起。“這也許就是毛澤東的辯證法吧”!) Q; \; u3 v9 T$ M

  w+ G  \8 A0 u; Q, T& Wtvb now,tvbnow,bttvb然而,強調新聞的“黨性”,控制輿論,進行正面宣傳就真能達到社會的穩定?公仔箱論壇  V6 E1 Z6 d5 E: u" |' l4 O% I

1 e& m% r* V7 G* C4 H0 m' ?tvb now,tvbnow,bttvb現實情況是,中國的官僚利益集團佔據了國家大部分的經濟資源和財富,官員貪腐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司法不公、環境惡劣、貧富懸殊,這一切社會亂象才是中國社會不穩定的根源。不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即便“正面報道”官員貪腐恐怕也不能維持社會穩定。tvb now,tvbnow,bttvb1 H  ~3 l( x1 t1 W/ b8 z
求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