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風: 《施政匯報》多前朝餘蔭 學者斥把常識當政績
; K* I0 u A; s/ T+ } ~tvb now,tvbnow,bttvb! j0 I/ j! Q/ g0 b) h8 v; D/ ^. V
公仔箱論壇. W7 |# ~2 |7 D3 x. e4 q/ W

& C9 ~5 e6 y6 R: vtvb now,tvbnow,bttvb
& d9 G% `& W! g( H) Z
: G- `2 |$ {3 {* j' _8 atvb now,tvbnow,bttvb; R3 f4 U9 [# k& F8 @

* M- W" s; _* T# c: d4 x/ N2 b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W# _, {) E' p$ dtvb now,tvbnow,bttvb當一年一度的七一臨近,不同的民調均反映香港民怨沸騰,而當距離七一大遊行這天尚有五天才來到之時,就任特首快將一年的梁振英,在未有「事先張揚」的情況下,忽然在網上發表了一份名為《本屆政府上任一周年施政匯報》的東西,以十大章節來羅列自己過去360天的「政績」。
! M& b; `. Z& k7 ^/ X. ~tvb now,tvbnow,bttvb
. l4 n0 v% L$ l/ }tvb now,tvbnow,bttvb《施政匯報》歷史上聞所未聞,梁振英繼「三低」當選後又創先河。但其實跟他1月發表《施政報告》才不過相距了160天,已就施政作匯報,如果不是政府效率忽然變極速,恐怕是多此一舉。難怪政治學者認為,特首是藉吹噓政績來為七一降溫。問題是,如真的有「績」可尋,固然贏得市民信任,但老紀仔細分析《施政匯報》,卻發現不少篇幅似言過其實,又或將前朝政府的工作納為己用,同時有「隱惡揚善」之嫌,從國民教育到新界東北發展至擴建堆填區,但凡具爭議的事件在「匯報」中盡皆隻字不提。公仔箱論壇, a- }; a1 u. F" h
9 m2 u) ]# O, ^1 l/ K/ gtvb now,tvbnow,bttvb政治學者就狠批,《施政匯報》中充斥把基本常識當成德政的說話,根本只是自誇自擂,卻反而突顯管治無能,「係既唔虛心亦唔能幹」,而選擇如此敏感時刻發表,用來遮掩自己不濟的動機更是「欲蓋彌彰」,但對七一降溫卻恐怕會「適得其反」。5.39.217.769 s* c" e9 K8 c: l
公仔箱論壇5 h% R6 e1 m6 j% q) i
原來除了「低調通緝」,特區政府還會「低調匯報」,示範者正是特區之首的梁振英。他昨早在出席行政會議前,忽然利用平板電腦,向傳媒展示《本屆政府上任一周年施政匯報》,同時透露將在網上發表這份《施政匯報》。由於回顧過去兩任行政長官,以至回歸前的港英總督,均未曾有在《施政報告》以外發表類似的工作匯報,有關安排實屬非常罕見。
! |( f! B; C7 W- A- u7 Z6 z$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B. \' l6 P7 i* c S( D
更甚的是,雖然開創歷史先河,但當局卻未有預早向外作出宣布及通知,以至不少人至昨天才知悉有《施政匯報》發表。但延伸問題是,既然特首不斷稱自己是「開誠布公」,但《施政匯報》卻只設網上版,沒有電腦的市民實沒法閱讀瀏覽,難不成這些市民就不是特首「開誠布公」的對象?以至他們沒有權利去了解政府的施政情況嗎?
9 N2 i1 s3 J) I3 l0 Q# X: ^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h; Y% e0 _$ K( Y公仔箱論壇至於《施政匯報》本身,全份雖然共有29頁,但扣去目錄、引言及照片頁面後,實只得15頁文字內容(由於部分版面文字不足一頁,故實際文字頁面其實更少),再分成十大範疇共96段,全文字數約7000字,其中以「經濟及營商」及「關懷社會」所佔篇幅最多,分別有23及22段,但除此之外,各範疇的篇幅全線「驟降」,只得2至13段不等。5.39.217.763 b! L; L) X0 z# p/ L$ T
I# [, O$ Y' L6 |' t5.39.217.76究竟何以會有《施政匯報》的出現?查每年的《施政報告》公布時,均附設一份《施政綱領》,詳列各部門來年的工作方向,但梁振英上台後宣讀首份《施政報告》時,同樣創先河把之刪除,而觀乎現時《匯報》的格式,倒跟《施政綱領》相仿,惟內容流於務虛,更甚的是,匯報的項目「水分」甚重。
: q9 A5 l5 b' {2 m! D5.39.217.765.39.217.76# D8 o- b8 G# V" E2 L" r
以「經濟及營商」部分為例,雖然篇幅最多,卻同時跟事實差距也最大,開首即數今年首季的本地生產總值的按年實質增幅,似乎營造一片經濟大好的情況,但其實翻查數據,2.8%的增幅實是過去十年第三低,僅高於去年及2009年。, K& P7 c5 h! ^$ w7 }' v$ w! U
公仔箱論壇! O# p2 B4 i+ K2 \' s X s) }
特首更把不少前朝政府開展多時,至他上任後才落實的工作當作政績匯報,以實施首階段的《巴塞爾協定Ⅲ》為例,上屆政府早已按協定實施第一及第二階段標準,至2010年12月,巴塞爾委員會推出《協定Ⅲ》,並預期成員地區由今年1月起開始分階段實施。既然如此,任誰當特首亦會如期跟進,跟梁振英的工作恐怕未必相干。而去年底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在港成立亞太區區域辦事處,翻查資料,在成立典禮上,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黃惠康曾指出,海牙會議在08年提出在亞太區內設立辦事處,之後經中央政府從外交層面積極斡旋並捐款,是特區政府多年的努力結果。換言之,實是功不在現屆政府矣。此外,就算是梁振英最引以為豪的CEPA,多方文件均顯示,所謂的「先行先試」措施,早在2008年底已經宣布,並得到中央正式確認。公仔箱論壇& \% E5 D3 f( @9 q8 b
- m6 {8 D. ?2 Y8 }5.39.217.76「經濟及營商」部分似在隨意邀功,「關懷社會」部分就流於務虛,似有違背「務實有為」這口號之嫌。他先後提及的貧窮線及標準工時等,盡皆屬「委員會」階段,而就算是他最常掛在口邊的長者生活津貼,也其實是在爭議聲中通過,同時對取消資產審查及承諾開展全民退休保障研究等要求充耳不聞。至於再提到向關愛基金額外注資150億元,其中禮樂的崩壞,本版《金針集》曾作詳盡分析,在此不贅。
8 b9 F# r+ b5 c$ c. l _ n
5 I. p1 b. e4 s5.39.217.76特首稱自己上任後的重點施政方向,是在房屋及土地政策上,但實際成果卻寥寥可數,就連匯報時也大減至得13段,惟當中卻仍有濫竽充數之嫌。例如當中提到的「5000個居屋白表」,現實是令居屋樓價被推高;形容「港人港地」市場反應良好,現實是發展商踴躍投地令將來落成後呎價勢將逾萬元,無助解決房屋問題。! Z$ E1 u9 q3 X7 p, W, X; `
; p; E2 g" ?& E. G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他在引言中稱「房屋問題的癥結是短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增加土地供應」,固然是如常識般的邏輯,但其實現時香港的問題是公屋供應短缺及私人物業樓價過高,但他卻除了「盲搶地」外,至今未見有解決之法。tvb now,tvbnow,bttvb6 B# F7 ]3 [+ o) o1 v
' p* y, q- y! h8 Q# _3 D) q再看醫療及教育等方面,情況如出一轍,如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問題,相關法律問題實從未處理。而北區學額問題更是當局臨時臨急拋出「返回機制」,把學生及家長折騰一番,但在特首的眼中,派位亂局卻原來是政績。
6 i3 o* `3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W" h$ d3 Q+ |/ S
更甚的,是「報喜不報憂」。查教育政策在過去一年最大的迴響,必數去年的反國民教育風波。不過,翻查這7000字的匯報,卻隻字未見,就連檢討等亦沒有提及,是強推失敗而當沒有其事?然而,梁振英曾指不會取消政策,換言之國教科仍然存在,那完全不作匯報,豈不令市民都被蒙在鼓裏嗎?2 K: I; }9 a ] R* v' a8 L& D" \0 H
6 _9 Y6 q+ ^: ] [. E5 F公仔箱論壇而數最令人意外的部分,更非「行政及政制」莫屬,總共得78字,提及的兩個項目竟是把去年立法會選舉當「政績」來匯報,同時把前朝已着手處理的「全面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據為己有,致使這一部分的匯報出現大半版空白頁。
4 |6 K0 x4 U5 ? V# H y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C9 r5 j2 f \" R# v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狠批《施政匯報》,「八個字:自誇自擂、欲蓋彌彰,簡直係厚面皮,當市民都係失憶。」他指出,關於房屋問題,增加土地等都是常識,「董建華年代都已經咁講,仲拎來匯報,係欲蓋彌彰來遮掩自己做唔到,只係更突顯他的無能。」
|, ^3 v! C! ?! G. k& S5 P# z5.39.217.76
4 ?4 _+ h) d& A(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至於去年立法會選舉也被「收納」其中,成名指斥「全世界政治學者都有共識,立法會係個半獨裁體制,咁都仲算政績?係醜聞就差唔多。」他形容,對於忽然發表《施政匯報》,感覺是「打個突」,「七一前咁敏感時刻,除了降溫,實在沒有企圖,但只高舉自己做咗啲乜,而中間根本唔係真係做到,只反映佢既唔虛心亦唔能幹,帶來的結果係適得其反」。! Z- `' o8 v7 D6 [9 [
) o! X# w( A& ?* A# f5 p* i, t+ y( P. W4 t( l% u" [4 N2 s' u" J
《施政匯報》怪中文 學者直指有居心
5 k- g+ V& n8 T) o, v( j9 Y% U2 }; T9 K
《施政匯報》除在內容上有多處問題外,就連中文的用詞和語法都充斥大量錯誤,老紀就此請教《中文解毒》作者、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分析特首的「中毒程度」有多深!5 D+ ~5 a2 a; _. l
tvb now,tvbnow,bttvb6 f9 \& Q9 F( K$ H: g
打開報告,首先見到的引言,就有一句「短時間內解決或較好地應對了幾個難點問題」,陳雲直言「唔知佢想講咩」。他指出,「應對」一詞本身就有貶義,即是「應付」或「將就」的意思,感覺很被動和有點勉強,最好應該用「解決」、「紓緩」或「紓解」。另外,陳雲認為「難點問題」一詞也是莫名其妙,「我在中國也無見過,其實用『困難』或『難題』就可以了。政府故意創造一個新詞出來,就是希望令到所描述的事不存在」。
& e2 z; E% s) _/ R8 g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6 B+ e% \) @* [) x! F& `5 N
引言又說:「政府要發揮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陳雲直斥這是逃避責任的說法,「『作用』是一個很曖昧的詞語,『發揮作用』即是實際上想做甚麼?想做多少?如果換上『功效』就好很多了,因為功效是清楚明確的,不容推卸的」。陳雲表示,最負責任的說法是「促進經濟發展」,主動得多,然而政府不會這樣說。
; y$ B' x* d( K: }2 t3 G. I- S6 `2 i: B" U3 Y
另外,CY寫道「加大扶貧工作力度」。陳雲指,「加大力度」是個很主觀的詞語,彷彿態度上熱切一點,派多幾個人工作,就已符合「加大力度」的意思,所以又是一個逃避責任的說法,「如果說『加強』就不同了,『加強扶貧』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要真的做到才可以說,但政府不願。」5 ?- Q% \3 ]" s0 s0 A! k" t& N( ?* l, v
# e( X s, q, U0 Y/ X' H/ {2 b5 O
至於在營商方面,報告表示:「協助香港工商專業界用好用盡CEPA……」陳雲認為這說法荒唐,因為「用盡」有「剝削」、「耗盡」、「有風駛盡」的意思,是一個貶義詞,不可能用在官式文件之上。
% s5 O( E9 ]0 `/ C* Q; ntvb now,tvbnow,bttvb+ @4 q" j, {; V7 p7 ^
其他諸如「更好協助在內地的港人港商」、「讓長者自行選擇最適切個人護理需要的社區照顧服務」,陳雲認為都是一些誇大自己功勞的說法。他表示:「協助就是協助,加上『更好』二字,就是想領功,要話你知以前是好,但我現在更好。至於『適切』一詞,通常是經過很精密的計算後,用在很嚴重的事情上,但現在只是說老人的護理服務,用『適合』已經足夠。他故意說『適切』,就是想將件事講大啲!」
5 C% y( j8 @2 h$ g4 f0 V$ a- x5.39.217.765 U6 m' |- O' _: [*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F* M$ `2 U# \) J# z" @9 W
而其實報告有這麼多錯處,為何有份撰寫的官員卻沒有發現?陳雲深信他們是故意的,「我都識他(梁振英)身邊的人,他們是知道的,但卻故意用這些詭詞,一來在做不到的事上,可以轉彎抹角逃避責任,二來在做到的事上,就要認叻認威,話你知我有幾好。慢慢看得多,你就會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