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6-25 07:52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W4 z8 T" Q; Z1 I" f; M8 x) T
$ L& S7 j5 N9 d0 wtvb now,tvbnow,bttvb添馬男: 勾結再勾結
6 g- s. E* V* H5 x
( |( r4 l* N8 a/ V5.39.217.76
; F" J3 P7 H9 f- B O( _) Z3 x8 D9 @1 L
, n$ P* A @! m$ l- E$ [政府吹風新界東北發展模式終於更改,回到公私合營模式。
& o- w1 ]6 \2 z, a2 I公仔箱論壇5.39.217.765 }- q G5 V; G
曾蔭權痛定思痛,在卸任前拍板用傳統政府收地新市鎮發展模式,就係為咗避開官商勾結指控,因各大地產商早已囤積土地,等政府開綠燈就齊齊發達。當初梁振英以反地產霸權形象上場,一年未到,最終還不是要照顧地產霸權利益為先,推倒政府主導發展模式。1 a: A" M, Y5 L& P3 H
5.39.217.76- B5 u- [* f M+ m7 C: ] _- C; N
「地產霸權、官商勾結」,過去十年出現的政治萬能key,為何在97前英治下官商勾結最嚴重時,香港人不察覺,到回歸後,變成民憤呢?大背景是以往官商勾結,大家都有着數,商家冇話賺到盡。97後亞洲金融風暴,加上八萬五政策冇適時修正,樓市長期下跌,六年衰退期,巿民承受所有苦果,商界大孖沙卻仍穩坐釣魚船。回歸六年來香港商界形象淪亡,變成騎在市民頭上的吸血鬼。
) k) ], J- o( G7 i# r) n
. i+ g3 c J) W' Z4 }& D4 [英治時代商界是躲在官員背後,官商關係是以官為主,商界毋須直接面對公眾、立法局。當時一樣有官商勾結,好似會展擴建、西隧條例,但由於官僚在社會仍有一定權威,加上商界政治代理人如自由黨,整個建制有足夠政治能量去壓制批評聲音。" I- D: G. j% o4 l) ?6 V2 d* y
, C( e! u; \1 X$ C
; P* V5 b; W' r! n: a
適度有為欠透明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i7 f/ E+ o7 q6 J# p
tvb now,tvbnow,bttvb) U: p7 ], D0 Z( Y( S' Z
回歸後經濟衰退,加上政治權威低落,巿民開始懷疑官商之間有利益勾結,公眾對董建華冇信心之餘,同時加上政府採取pick the winner的產業政策,結果引爆官商勾結第一擊數碼港單一招標事件,連帶之後西九招標也被指官商勾結,一連串紅灣半島及梁展文事件,令官商勾結印象深入民心。公仔箱論壇# @* O4 {3 v7 ~; d% m6 m! h; j7 x
tvb now,tvbnow,bttvb9 k3 M" `% C8 a X
2003年7.1導致老董下台,曾在2005年登場後回復港英舊模式,提出小政府大巿場,即使面對樓市升溫,對干預樓市舉棋不定,又怕資助房屋政策隊冧私人市場,樓價急升導致民怨同步上升,認為政府政策受地產霸權所左右。十年來香港官商權威可說是同起同落,當政治權威不再時,一切決策均被懷疑有利益輸送,而大商家政治及公眾形象低落,被年輕一代視為靠壟斷而賺盡,冇value、冇mission,眼中只有錢,更助長了反商仇富情緒。
2 S( Y+ T: F, g% |tvb now,tvbnow,bttvb3 S8 K U( V' W! ?$ G6 N
四叔捐地予政府在先,政府打倒昨日之我在後,更改東北發展模式,令地產商囤地能大大增值,對爭取大孖沙支持政府或有幫助,但官商勾結形象,又再揮之不去,此舉將令東北開發反對者,借此變動壯大成另一次反高鐵社運!
, L3 W6 l L2 ~' ^; t E2 C, a/ @6 p8 t1 U4 Z
董建華pick the winner政策所引發的政治後果,在梁振英政府借「適度有為」復活,但兩人領導下政府同樣弱雞,「適度有為」而決策欠透明,肯定令「官商勾結」觀感再現。
/ A4 b' }8 P( F. v# N- Qtvb now,tvbnow,bttvb
+ ~3 v" }. A" w8 Jtvb now,tvbnow,bttvb
( |& a; ^. @$ C. H: J+ j2 D9 [公仔箱論壇(7.1遊行十周年系列之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