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邀請日本反核人士菊地洋一來台演講,菊地批評核四施工極差,在滿分一百中只能得到「三分」。此語引起台下台電員工反駁,認為核四應有七、八十分;在場反核者便群起圍剿,質問這位員工屬於哪個單位,並嗆他要把退休金交出來擔保核四安全。 菊地洋一何許人?他是反核運動者,但他算不算得上核能專家,僅憑其在通用公司工作八年的紀錄,似稱不上這個頭銜。據日本維基網的介紹,菊地進通用前在日本上過短期大學,如此,稱他為「原子爐設計師」,未免誇口。就算不以學歷取人,他給核四的「三分」,又如何能謂客觀科學?而那位台電員工自謂的七、八十分,又有何根據? 這種場面,其實並非特例。自馬政府宣布核四舉行公投以來,關於核能的辯論鮮少能夠心平氣和。反核團體拒絕經濟部之邀進入核四廠實地考察,媽媽監督聯盟入府與馬總統會晤,隨即遭到其他反核者的指責;而馬總統領隊的「核能之旅」,則一路有環保人士跟隨嗆聲。除了嗆與回嗆,正反雙方對核四議題一直缺乏足夠的辯論或對話。如此,不僅無助核四公投的思辨,一旦公投決定廢核四,後續電力的接應極可能出現可怕的斷層。 核四公投不僅關係核四電廠的存廢,更事涉國家能源結構、產業發展及人民生活形態的調整,這是一個高位階、多方位的議題。但公投議題端出迄今,反核方輪番以街頭運動及立院抗爭使力,試圖影響公投成案或結果;而以政府為主的正方則陸續邀請相關團體參訪核四及其他電廠,卻甚少對社會大眾之疑提出說明。至於未來電力供應、電價變化如何、缺電如何因應等,雙方皆未有可昭公信的說法。 核四公投只有「過」與「不過」兩種狀況。公投若決定續建核四,供電環境改變不大,將仍維持以台電為供應主體的局面。設若公投決定停建核四,則局面大大改觀;屆時,電力缺口如何規劃、用什麼能源替代、新建電廠能否接續等,這些均需提出具體計畫說明,而非只是空泛地主張用天然氣或再生能源替代。 在政府部門而言,也不能抱著「一切等公投定案再說」的心態。因為,一旦核四決定「停止續建」,電力問題仍要仰賴台電解決,政府仍得預擬一套後續的因應方案。唯有窮盡可能羅列出所有電源替代、電價變動的種種可能,讓民眾知道「停建」的後果,民眾才有足夠的判斷依據進行公投。 不管是基於理念、道德或政治算計,正反雙方都必須理解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其後果,絕不只是「停電」、「缺電」、「漲電價」等抽象概念,而是家庭或企業界都須面對的現實。電費價格上漲,牽動家庭支出升高,只是一端;更嚴重的,是產業界生產成本升高乃至因運轉受到影響而必須遷廠,這些可能性也必須考慮。 反核者主張以燃氣取代核能,除應提出不同燃料熱效率不同的具體數據佐證,更須清楚告訴民眾,是不是有錢就買得到天然氣。也請向民眾坦白,二○一二年國內天然氣發電量比重約三成,但就金額而言,這較前一年上漲了四分之一,達新台幣四二四億元。請告訴民眾,若廢核四,台灣有什麼辦法在國際天然氣市場搶到我們所需的大量天然氣。若說不出所以然來,「燃氣代替核能」之說,終只是誇口。 台電和政府部門方面,更應放下衙門身段,誠懇告訴民眾臺灣的電力環境究竟還有多少轉圜空間。除長年累積的基載電力不足外,台電增加燃氣發電的可能性及價格差如何。尤其,在日德等國全面廢核後出現的國際搶氣困局,我國購氣的困難度如何。台電也應務實說明,面對國內民眾一再杯葛燃煤電廠的問題,有無可以藉助國際上已多採用的「超臨界科技」解決,乃至有無可能向大陸福建寧德、福清等電廠採購電力。否則,那廂廢掉核四,這廂新舊燃煤電廠又都難以運轉,要說供電絕無問題,誰敢相信? 核四公投跟「入聯公投」或「軍購公投」不同,這不是一個假議題,而且影響台灣民生經濟發展至鉅。正反雙方都有責任提供可靠的論辯基礎,而不是在那裡打口水戰或煙幕彈。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0 \. E- m! h
1 S; m7 I$ }# U# \
【2013/06/16 聯合報】
. S- J+ a. ]; }6 _/ Z/ y& Q" w4 F8 E( k" F I, B, K4 M
公仔箱論壇; ^, Z7 d u3 l5 S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