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7 \3 B) U6 _臨濟護國禪寺的鐘樓門與大砥石
2 H- E0 q2 g" ~. b2 c. `9 _5.39.217.76% q5 J7 M0 F: ~
台灣因為經歷過日本文化的洗禮,因此有著許多的日式房舍和寺廟散落各地,只是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台北市中心區域,要能夠發現它們的踪影,需要極其敏銳的眼力。而在捷運列車頻繁來往的捷運圓山站旁,就有那麼一座充滿日式禪意的臨濟護國禪寺,在列車裡望向窗外就能看到。雖然經過整修改建,但走進其中仍會被那木造建築的大雄寶殿和鐘樓門的氣勢所震懾。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臨濟護國禪寺建於1900年,於1911年完工,是由日本僧人梅山玄秀禪師所建。梅山玄秀的來頭不小,他可是受到當時的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來台弘法傳教,因此臨濟護國禪寺也是台灣唯一冠有「護國」二字的佛寺。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O: P; N( l" M) @5 h2 l

+ r. o6 I8 E& f6 D9 S2 b9 ~+ a6 H四處都是值得一看的古物, f; `0 E; j* t, [9 v3 M E2 ?6 k. \
tvb now,tvbnow,bttvb# B* H' h6 `- {9 p. E
從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走到臨濟護國禪寺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我選擇先從廟旁小路進入,因為這裡才是寺廟原本的入口。當年因為玉門街拓寬,致使寺地縮小,而後才在玉門街上新建山門,原本的鐘樓門有幸被保留下來,如今則緊臨花博公園,反倒成了角落的守護者。鐘樓門屬歇山重簷式建築,為木造結構,屋頂鋪覆了日本黑瓦,然而最特別的是鐘樓門上頭刻有二字三星紋的筒瓦,據說是兒玉源太郎的家徽,也說明了禪寺與兒玉總督的重要淵源。鐘樓門旁還立有一石柱,上頭文字寫著「禪臨濟宗根本道場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另外三面亦有刻寫文字,但是只能隱約分辨出「昭和」、「歧阜」等字,其他部份已遭塗抹尚難辨識。這或許是一種對古蹟的傷害,但也是一種歷史的見證。另一邊還有顆刻有「無住生心」的大砥石,大砥石就是先民磨刀器所用的大石頭,背後還有個大砥石沿革記略,現則以欄杆圍住無法靠近。
% i, i1 N* D1 V$ {8 Q0 S% ^) rtvb now,tvbnow,bttvb
3 G2 N( J) }' P5 Y& u# A以日式工法興建的大雄寶殿,可從細節看出獨特的建築風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1 J F5 `
. R' w" q8 F/ O2 i( A2 h
$ y9 R4 o( F. B. @* g0 b5.39.217.76經過寺務樓房後就能看到大雄寶殿(本堂),也是屬於歇山重簷式的木造建築,屋脊的鬼瓦代表驅魔的意義,印有「鎮」字的筒瓦也有驅邪或鎮風之意。大雄寶殿於2007年開始按原貌修復,採用檜木為主要建材,而且外表也漆回原來的顏色,復舊如舊的堅持可說是對文化資產的尊重。「請勿進入」的木牌就掛在本堂門口,因此只能沿著本堂外圍的廊道來回欣賞這難得一見的精緻木造建築。略佈青锈的古鐘吊掛在本堂一側,上頭還能隱約看到佛像和文字浮雕,搭配本堂的木頭窗格,這氛圍就像置身在日本本土一般;窗戶上方的雲紋則是一種裝飾雕刻,屋簷四角的斗拱以嚴謹講究的工法連接,確保支撐的平穩;低頭一看,檜木柱下方的柱珠(礎石)均勻地深嵌在木牆內外。 本堂建築在一定高度的基座上,若想要接近本堂,就得先走上幾階石階。本堂的基座是以整齊切割的六角和五角石塊鋪疊而成,石造欄杆新舊混立,每一塊舊石欄柱上都刻有地名和日人人名(或組織和商店名稱),大多以大台北地區為主,但仔細一看,還能發現花蓮港的地名以及梅屋敷和資生堂等熟悉的商店名稱也在其中。 或許是因為佛教勝地充滿了靜心氣息吧,有2位女士就隨性坐在廊道上閉眼合十、盤腿打坐,看來這裡是個適合吸納天地靈氣的修行之地。當你被世俗雜事煩擾之時,也試著來此走走,洗滌心靈的塵埃吧。
: Z$ h9 ~( f, u4 z9 F& {: h) V
5 m$ S" c# T, k4 d3 a& c 5.39.217.769 \$ _" W5 |% o0 r7 n
% D/ s) D! \& _, m3 O5 g% ?; X
7 q" Y$ t/ E U( B6 Z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