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學﹕教資會,你憑什麼?; ^9 t H( v; X% z
文/劉笑敢
+ t& z% Q& V# x. T T1 ^
4 `+ U5 E6 }: a. B
$ W9 q+ J& _& X編按:近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倡「科學式管理」,憑數據來重新分配資源,理念備受爭議。退休教授、著名學者劉笑敢,自今天起,撰文分享他對新制度的所思所想。tvb now,tvbnow,bttvb$ u$ Z$ z' y0 a# z# {
( `. I# G& r4 M9 G5 R: ]4 W-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筆者相信,目前為止,香港的大學教育整體水平和周邊很多大學相比,還是很好的。本人在港任教十餘年,升級、申請研究項目、獲獎、延聘都夠順利,現已欣然退休。此文乃自願分擔在職同事的壓力和憂慮,不涉及、不針對任何個人。
. G% _1 {4 r3 y* h&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5 H0 z; b. n+ ^
: J& y2 C3 a( stvb now,tvbnow,bttvb「將別人碗裏的飯搶過來吃」tvb now,tvbnow,bttvb5 H9 q d( {5 u
/ U5 h: l' h" O
近年來,一種緊張與不安的氛圍瀰漫在很多大學的科系和教授心頭。根源在於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UGC)推出以扣留、競爭、重撥的方法重新分配教育資源。對教資會的具體做法有不同解釋和理解,但清楚的是:教資會將佔大學總預算四分之一的研究經費抽起,再根據競爭結果的數字重新分配。競爭標準有二:一是RAEs(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研究評審工作)的評分,二是競爭RGC(Research Grants Council,研究資助局)研究項目的結果。第一個標準從英國搬來,雖然弊端不少,但還不如教資會所發明的第二個標準影響惡劣。然教資會恰恰要減少第一個標準的份額,加大第二個標準的份額,直到各佔一半。
* K7 p. z9 G1 X4 P7 o! Q5.39.217.76
5 n" g9 R, K( Z& X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看起來教資會要重新回撥的只是教育經費中的研究經費,不涉及教學經費,但大學系一級的預算主要就是教職員的工資,一些科系無法將抽走的可觀比例的經費爭回來,那就不得不裁員,直接受威脅的正是教育部分。因此很多系主任、院長面對隱隱逼來的削經費、裁教授的威脅,一籌莫展。這就直接干涉和干擾各大學正常的研究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比重及方向,並將進一步壓縮各大學面向學生、面向香港社會服務的空間和資源投入。
: e' ]5 w. ~9 m1 c7 e公仔箱論壇1 W2 _. j0 Z# k. e" `) ^) v
這是比古代「二桃殺三士」更「高明」的現代計謀:政府不提供「桃子」作獎品,就將所有大學、院系關入無法逃脫的、自相殘殺的角鬥場。這是「將別人碗裏的飯搶過來吃」的低等遊戲,讓教授們本應專注於教學與研究本身的精力不得不轉向如何搶飯吃。申請研究經費又多了一重非學術的干擾和壓力。此競爭的輸贏標準是在研究項目和經費等方面的數字化標準,完全不考慮學科研究性質、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人員的研究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態度、能力和特殊貢獻,與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沒有關係。這將嚴重破壞香港大學教育的生態環境,對廣大師生以及香港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 q; V" B$ w% Jtvb now,tvbnow,bttvb
( M- J, L$ T5 }. B A
; y/ Z4 N3 O1 H公仔箱論壇第一,這種競爭是完全不必要的。請問,史丹福、柏克萊、普林斯頓,哪間國際一流大學是靠這種模式競爭出來的?第二,這種競爭的標準是先天不合理、不公平的;第三,這種競爭將大學管理層和教授的精力轉向研究經費數量的競爭,而不是研究本身的需要和價值;第四,這種決策反映了香港教育在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上 的偏差。
R9 x6 ~+ x# ?, ^1 M; p!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6 V. ~: }0 @; ~) L6 V" n; g
; x" F0 S, n c東施效顰的「科學式管理」tvb now,tvbnow,bttvb) O- ?2 l+ T. N% }' F, c2 C
& l/ `- V( m4 \" W7 a5.39.217.76辯曰:「教資會的決策是為了通過競爭更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公帑資源。」此說貌似合理,其計算公式也可謂複雜而細密。技術上的圓熟似乎可以掩蓋和美化主事者管狀視野的偏狹和在根本方向上的盲點。這種市場化、標準化管理模式讓我們想到曾在二十世紀前期美國工廠大行其道的泰羅制。泰羅(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是發明「科學式管理」的鼻祖,其管理的首要目標是提高生產效率,方法是標準化。這種管理模式的確為工業發展帶來過高速增長,但是也將工人推到了極端緊張乏味的工作之中,工人不再是一個個獨特的、活的生命,而是創造利潤過程中的「標準件」。這種模式在工業界已經過時,但卻被西方教育界某些人當作法寶。香港教資會之實際決策者更趨之若鶩,一味追求市場效益和量化標準。潮流之下,大學教師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師生關係日益淡化,教授愈來愈像流水線上的工人,學生愈來愈像流水線上的產品。在管理者心目中,人不見了,只剩下數字和名次。
% M6 L6 j! P$ v+ T* g公仔箱論壇
6 `& Z: |3 ], O$ g* w%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X: ~3 K, `, U, q9 t' X
市場化和標準化管理原則的前提和歸宿都在於將教師和學生當作「物」而不當做人,將崇高的教育事業當作一盤生意,將大學當作一個公司來衡量,完全不考慮青年一代全面成長所需要的健康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將大學校園變成一個只知計算成敗得失而冷漠無情的名利場。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生產有消費價值的商品,而是培養一代代心靈健全、有責任感、有人文精神、能獨立思考、會創造的人。這樣的人,才是香港的人才,才是香港無可替代的財富,才能一代代地促進香港社會向健康、富足而祥和的方向發展,避免香港走向只有輸贏爭鬥、沒有人情溫暖的冷酷社會。8 S* R Y/ } k# X, n6 K( n0 e7 |
5.39.217.76, m) `( u. b) o+ D! M+ R" R
3 e% R# G, z! m: m5.39.217.76辦學沒有魔術棒1 G B7 Z+ O( z$ l
5.39.217.76. e4 q' H$ }9 h6 j# V; Z
或曰:「教資會的決策不過是引入了當今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管理模式。」這是似是而非之論。這種對教育的量化管理模式才開始流行不過二十年左右,但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已經建成數百年,這些名校的成功難道是靠今天才流行的量化管理模式達成的嗎?芝加哥大學一個教授可以為一個本科生開《金瓶梅》的課,牛津大學一個老師可以和三兩個學生邊喝咖啡邊上課,這符合教資會奉為圭臬的量化管理模式嗎?我們當然知道,在精英教育走入普及教育的時代,由政府主導的大學不可能有這種奢侈的教育模式,但我們至少應該頭腦清醒地看到,所謂量化管理模式絕不是各地名校的成功經驗,更不是在香港複製世界名校的魔術棒。5.39.217.765 O% E% N8 _ X9 G+ L$ [! @
' p+ j. y0 a8 I1 r3 L: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所謂的潮流面前,教資會沒有基本的反思能力,不僅隨波逐流,而且變本加厲。教資會的決定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吹風,已經引起大學校、院、系之管理層及普通教師普遍的憂慮和緊張。公開批評已經見於報端和網絡,但教資會一意孤行。多年來,筆者感受不到教資會對大學師生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感受到的只有壓力、逼迫帶來的經常的、無謂的繁忙和不安,好像一根無形的皮鞭在大家頭上甩來甩去,不得不根據教資會行政指令做很多明知耗時多、益處少的事。比如,教資會要求大學推行新的規範和各種評鑑,即使各種評鑑以及國際排名對中大哲學系評價都很高,但新的撥款標準一來,歷次評鑑結果和排名都煙消雲散。各種評鑑佔用教授教學和研究的大量寶貴時間,卻不敵一次評估後電腦幾秒鐘算出來的一個數字,既然如此,教資會連續推動的勞民傷財的各種你來我往的評鑑意義何在?
3 K9 v( }5 z! @/ `- r;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4 ?4 R, i3 r8 k+ l
當今大學教育,美國平均水平最高,而美國各級政府對大學,包括政府撥款的公立大學,都極少發號施令,更沒有不分院校、科系的統一評鑑。如果向先進國家學習,是否應該參照美國政府對公立大學的管理原則呢?(明天續)
( p5 ? a# ^3 F* N(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r2 f+ N( U3 o: r6 H2 U
公仔箱論壇* J6 m7 t) k- C( e+ W
5.39.217.763 U5 Q+ ~1 V6 ]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一九七八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張岱年讀研究生。一九八八年赴美,先後於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宗教系、哈佛燕京學社任訪問學者、講師、研究員。一九九三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任高級講師、副教授,二○○一年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後出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作有《老子古今》等。
0 N# ]2 U9 O# }$ \5.39.217.76
+ z; ^( \' O2 b" D9 [& v7 a
, e: }5 u1 F$ a% stvb now,tvbnow,bttvb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教資會,一葉障目向何方?」tvb now,tvbnow,bttvb) d* K. U5 k# H2 y
5.39.217.76% v" B. G9 u) _(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