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報導,桃園縣政府打算於航空城大園鄉設立原住民族完全中學,但地方政治人物卻以會造成族群對立為由,反對校名帶有原住民族色彩,縣府教育局獲知後,似乎打算放棄相關校名。
: H7 v6 o( |& H5 k" v4 s! F5 ?5 F地方人物此番言論形同對原住民族的公然歧視,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若迎合此番言論,等於向族群偏見低頭,恐成族群平等教育上的不良示範。" z( a8 K. y. r2 `: P& C/ N
據了解,桃園縣府啟動該校籌備工作之初,就是為了協助改善原住民族教育弱勢處境而設,甚至還邀請地方許多原住民資深教育工作者參與規劃。如同報導中教育局長所言,未來此校不但提供一般課程,也將引入民族教育,包括傳統技藝學習,甚至與國外少數民族交流。這些措施均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之相關規定。
) v) b8 t$ I/ q; a0 Ntvb now,tvbnow,bttvb地方人物反對校名帶有原住民族色彩之理由,為擔心學生被貼標籤、造成族群對立,並主張使用像「航空城」之類校名。但該校本來就是為了原住民學生而設,即使兼招部分非原住民學生,也不應改變此初衷,校園規劃、課程安排、活動設計,理應考慮原住民族需求。既然如此,校名有原住民族意象有何不可?
4 e' c1 S( o2 Z( i% q4 m地方人物反對理由,背後潛藏著長久以來對原住民族的偏見。試想,如果縣府打算設一所雙語教學且兼收在台歐美僑民及本國家庭子女的國際學校,難道他們也會主張為了避免學生標籤化而不要用「國際」相關字眼?tvb now,tvbnow,bttvb8 j- [2 q) m- Z) D2 [' D$ p
地方人物言論,分明是對「原住民族」一詞的汙名化。未來若學校成立且果真不用具族群意象校名,屆時就讀的原住民學生若知曉此段校名被壓抑歧視的歷史,難道不會造成學生心理障礙嗎?+ a- ~, A! S9 W0 H2 A
反對言論似乎預設著,不去凸顯原住民族色彩,就不會造成族群對立。但要求弱勢的族群不得使用代表其集體意象的校名,不就正是這種心態極易造成族群關係緊張嗎?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此一不當心態,而非校名。
. L2 h0 V; g3 h聯合報去年底願景工程專題,特別以歧視為題進行系列報導,當中引述排灣族作家撒可努說道:「『讓尊重取代歧視是一種共識,讓同理心是一種學習』,小朋友都能知道『文化的差異是要被理解,知道差異的文化是一種美麗的價值』。」
& f. `/ q" K! R! x5.39.217.76對族群多元的社會而言,讓每個族群都能自由平等而不受壓抑的展現自我,或許更能創造良性的族群關係。期待地方人物們以同理心看待校名,也期盼地方政府堅持正確的政策理念,成為弱勢族群的保護者以及族群平等的推動者!
; ?" @6 w" J2 F# P5.39.217.762 _; s+ @& e" Y1 `& t% [" v6 m
5.39.217.767 F7 M# a# u) d' }: [
【2013/05/20 聯合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I# ^& G, z! F* T2 K7 X
5.39.217.76' w$ Q4 L# V7 A: l9 @
& R% I6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