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為買房離婚?小心假戲真做

儘管民政局婚登窗口竪起“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的警示語,但熱衷於此道的人依然對它置若罔聞。生活中提供的不幸實例為這兩句話作了注釋:一方離婚後不願再複婚,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當初開開心心來辦離婚手續的一方,現在哭哭啼啼到民政局申訴複婚,落個人財兩空的結局。“狼來了”並非危言聳聽。 公仔箱論壇: @  q' E4 `& v) J/ A

  z  f' |8 A0 I2 h5.39.217.76  且看一個實例。38歲的沈某原本有個看似幸福的家庭,孩子剛滿10歲。今年3月初,丈夫和她商量,想再買套房,但前提是先把現有房產過戶到自己名下、再辦理協議離婚手續,然後用沈某的名義再買套房。幾乎沒有任何糾葛,夫妻倆順利辦了離婚。過了幾天,“丈夫”又到深圳做生意,再不提買房的事。沈某打電話給他,發現他的語氣越來越不耐煩,有時幹脆不接電話,有一次竟然對“妻子”冷冷地說:“離婚了,幹嘛還管我?”甚至拒接來電,假離婚成了真離婚。 & I( y5 E6 R- q

- ~( B. C: _8 k& _. Y& d  選擇“假離婚”者,大多為了經濟利益,或為房子,或為超生,或為出國、躲債,或為買經濟適用房、獲養老保險補貼,更多的則是為了買房。今年3月“國五條”出台後,各地“假離婚”的報道層出不窮。在某地,有上百人打電話咨詢為買賣房子而“假離婚”問題。據統計,咨詢“假離婚”的電話占所有咨詢電話的10%。其中80%是女性,年齡在35歲左右。婚姻功利化、工具化,為“狼來了”埋下伏筆,導致了許多家庭悲劇的發生。中國社工協會婚姻家庭工作委員“家和工程”上海工作基地24小時公益婚姻咨詢熱線推出十天來,已碰到六七個“假戲真做”的案例,一些夫婦來尋求複婚幫助,但“家和工程”的幹部說,對有些已生米煮成熟飯的案例,他們是愛莫能助。 " {5 t3 r- a9 c4 C

- `: ^. Z  q1 {$ d+ z5.39.217.76  因為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假離婚”這個概念。離婚只有真的,沒有假的。一旦辦理了離婚手續,雙方的婚姻關係便解除了。婚離了,家就散了,夫妻雙方的權益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離婚拆不散家庭”,成為一廂情願的空談。而家庭一旦解體,夫妻名下的所有財產將進行分割,再次購房後產權,也在其中一人名下。“假戲真做”的不幸後果,不言而喻。總之,奉勸人們不要為了經濟利益而去挑戰婚姻的穩定和完整,以免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昨天離婚,今天買房,結果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妙。引發軒然大波者,並不是個別的。她們所失去的,將遠遠超過房子的價值。 $ ^& ]  ?% H1 s0 Y9 T& F# O- K
5 S+ d3 \$ _. L. P! E
  有的夫妻說,我們在離婚前私下簽訂過“忠誠協議”。這個“忠誠協議”儘管寫在書面上,但它是建築在不可告人的私利基礎上的,雙方的“忠誠”限度要打上引號,其作用是很脆弱的,甚至是靠不住的。更重要的是,私下簽訂的“忠誠協議”不具備法律約束效力。一旦一方違背協議的條款,另一方不能以此制約對方,法院不能根據“忠誠協議”制裁違反協議的另一方。許多弄假成真的悲劇昭示人們:一旦離婚被認可,雙方手持的“忠誠協議”,將是毫無意義的一紙空文。 ; f  E. S( }2 ?5 t8 h! i; n
公仔箱論壇1 S8 P6 s+ j# O+ o  J7 K3 T& j3 [
  時下,“離婚潮”雖漸“退燒”,但後遺症留下不少。婚姻是一件易碎品。鏡子破了,重新再圓,難度極大。結婚離婚,千萬不要把它當兒戲!當然,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在出台前盡可能設想得完備些,空隙少一點,也是十分必要的。
全赖英明的政策所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