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昊窗戶外一束很強的陽光穿透進來,桌子上的麻鞋半成品顏色也更加鮮豔。穿著工作服的楊曉琴正在教幾個「新手」如何給鞋勾幫。她的工作就是讓更多的農村婦女掌握技藝,在家中製作半成品的麻鞋。 楊曉琴所在的是一家叫「大漠行」的麻鞋編制民營企業,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從廠區院子裏向東看到的山叫「大像山」,山上諸多廟宇中,有一座供奉著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楊曉琴她們手中的麻鞋,與之有著淵源。 根據傳說,伏羲生於天水地區。「人首龍身」的伏羲因受網罟啟發而結草為鞋。史料也記載,天水麻鞋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東漢以前。由於大青麻的纖維結實耐用,成為甘肅天水地區民眾編制草鞋的主要材料,稱為麻鞋,至唐代生產工藝已趨成熟。 在物質條件尚不發達的漫長歷史中,當地民眾普遍穿這種麻鞋。直至後來,人們腳上的鞋經歷了棉布、化纖、皮革等材料的演變過程。 「除了廠裏的200多名工人,周邊的農村還有100多名家庭婦女在進行半成品加工,青壯年外出之後,婦女們可以在照顧老人,看護孩子之餘,可以拿到每月上千元的收入。」楊曉琴說。 甘谷縣是中國最早把麻鞋由家庭手工製作轉向工業化生產和市場化運作的地方。目前,已經帶動了附近清水縣和張家川縣數千人參與麻鞋和原材料加工環節,僅甘谷縣就有2600多人。 「之前,甘谷的麻鞋主要產自縣上一個為殘疾人設立的福利廠,然後在本地小店銷售給當地民眾。1996年,廠子裏來了一個叫壟雷恩的美國人。」甘谷縣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理張彪說,現在的公司就是由福利廠發展而來。 這種純手工、純植物材料,並且具備足部保健作用的鞋吸引了壟雷恩。他開始將麻鞋推向海外。這段合作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讓這種源自中國古代神話的麻鞋,一步步走向世界。 「為了和國際接軌,我們聘請了日本、法國、意大利的三名設計師,在企業內部培養了2名專業設計師,在深圳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應武說。 現在的甘谷麻鞋已經完全脫離了它最初鞋幫加鞋帶的簡易樣子,延伸出羅馬風格、商務休閒風格、居家風格、運動風格等多種類型。 新的「神話」也在近20年來誕生。從1996年開始出口以來,甘谷的麻鞋90%以上以訂單形式銷往美國、日本、法國、韓國、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及香港、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目前,甘谷麻鞋已經達到年產200萬雙,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創匯300多萬美元,上繳稅金460萬元人民幣的規模。 「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國際市場在近些年來的波動較大,所以我們下一步打算進入中國本土市場,但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中國人也了解這雙‘麻鞋’。」王應武說。 另外,習慣於外貿訂單生意的甘谷麻鞋製造商還有一個困惑,就是去適應中國國內商超終端銷售的管理和品牌打造。他們已經開始接觸本區域大的超市,聯繫有意向的經銷商,甚至開設網店。這條路相對陌生,但是這雙「麻鞋」已經在路上了。 【2013-04-17 新華社】
- \1 d5 D/ S+ z% F4 ~ O- {) X公仔箱論壇
! e/ N, S2 l. p! q" g9 K; S
; T) p( ~8 w# d+ a: Z: K'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