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電/每天晚上,毗鄰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的鵝頸橋狹窄的街市,都會駛入一輛大型運水車,清潔工人手持高壓水龍頭清洗地面,打掃衛生,令熙來攘往的街市重新回復潔凈--一年365天,這一幕都會在香港每一個街市上演。
$ Z6 O/ e9 Q0 a) R3 w' u*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Y1 q3 k# r3 l- @( X# L+ E% f
香港乾淨整潔的市容市貌為人稱道,這與特區政府多管齊下打造亞洲最清潔城市的努力密不可分。記者了解到,香港最繁華鬧市區每天清掃達八次之多。究其緣由,採取這些措施不僅讓城市賞心悅目,更有防範疫病、保障市民健康的目標。
, ]. D6 s4 U% V;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 Q# K; F: L8 c. D5.39.217.76 記者從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了解到,該署及潔凈服務承辦商目前約有1.03萬名員工承擔清潔工作,包括清掃街道、收集垃圾及其它清潔服務。全港的所有街道每天至少清潔1次,商業及旅遊地區每天清掃4次,行人特別集中的地區每天要清掃8次之多。 公仔箱論壇; J( ?4 b% p: V K3 z/ f' N, o2 v
. j9 ]& f3 t# Z 除了戶外的清掃,室內設施的消毒工作也是重點。很多到過香港的人均有體會,商場的門把手、樓宇的電梯按鍵這類多人接觸的地方常貼有“每*小時消毒一次”的標簽,不少地方還備有免洗消毒液供人清潔雙手。 5.39.217.768 E J d8 }1 L8 q: N
( K/ m1 `. j. r# @+ E2 ?
與食物安全有關的環境衛生管理在香港備受重視。除了對餐館、茶樓實行衛生標準分級制,也對所有攤販實行牌照管理和日常監管,衛生不達標的將被取消牌照。2003年11月起,香港開始推行“每月街市清潔日”,要求全港所有的100多個公眾街市(即菜市場)檔戶在當天徹底清潔其攤檔一次。
( c* Q2 ^$ r! t3 t
4 @1 k9 Y8 E, N" v3 A( N1 ytvb now,tvbnow,bttvb 法規從制度上保障了香港的潔凈。2001年,香港實施《定額罰款(公共地方潔凈罪行)條例》,對亂拋垃圾、隨地吐痰、非法張貼廣告、寵物糞便污濁道路等幾類常見的違例事項訂立600港元的定額罰款,2003年6月起罰款額度升至1500港元;情節嚴重者會增加罰款額度,加判做義工甚至監禁。特區政府食環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漁農自然護理署、房屋署、環境保護署、海事處和警務處等七個部門均有執法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2 x' g+ l5 L
8 |+ o% z# r" ~7 L2 h5 {
食環署介紹,該署每天都進行執法行動,會在發現或接到舉報後要求限時整改及檢控違規人士。據統計,近幾年來,香港因公共地方潔凈罪行而定罪的數目大約每年3萬宗,年均罰款額度超過5000萬港元。不少市民認為,香港對涉及環境衛生的處罰威懾力強,能警示市民和遊客等所有在港人士守法,以維持城市的清潔。
/ p& R2 B1 Z, w3 e5 A2 V1 c" J! v公仔箱論壇5.39.217.762 r8 t+ K- E+ L& P& F
然而,執法只是最後一環,提高市民清潔意識及取得市民通力支持更為重要。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就推出“清潔小姐”形象,七八十年代又進行“垃圾蟲”和“怒目相向”的反面教育,九十年代推出“清潔龍”形象,2003年非典之後又進行了“全城清潔、全民參與”的持續宣傳。
: d5 t( N5 R! f% ?$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 h/ A/ C4 q8 A) Y% }
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公共場所,幾乎都能看到有關愛惜環境的宣傳海報,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也會不定期組織展覽、比賽、巡演等靈活多樣的宣教活動。以食環署為例,其建立了專門的教育展覽和資料中心,還通過流動宣傳車到訪學校、公園和社區等開展各類宣教互動活動,同時還定期出版多語種的手冊供市民查詢閱讀。此外,香港還將環境衛生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並按不同主題推出清潔活動,如除夕“歲晚大掃除”、夏天凈灘、秋天清潔郊野公園、管好寵物日等。tvb now,tvbnow,bttvb( O0 ]9 ~- e" c' L) N
tvb now,tvbnow,bttvb6 M/ Z. i" }4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