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第三次高峰會今天在台舉行,由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和大陸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共同主持,將以雙方市場准入及開放為討論主軸,業界關心的相互提高參股銀行比率、解除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條款限制、開放大陸QD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可投資台股、加速銀行據點與業務審核進度等議題均將納入討論,預料可達成一定成果。 兩岸金銀會是部會首長級的直接對話平台,因而受到高度期待。在2011年4月及11月已舉行兩次金銀會,但第一次會議雙方僅就監理平台具體內涵及運作機制達成共識,第二次會議共識亦限於速審互設據點、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承諾執行、綠色通道等程序事項,因而難免讓業者無感。究其原因:一則是當時ECFA早收承諾才剛實施,涉及大陸對台「讓利」的超越世貿組織(WTO)會員待遇的市場准入項目尚待後續談判,二則因為台灣已進入選舉熱季,開放大陸金融業者進入國內市場具政治敏感性,金管會難免投鼠忌器。 這次金銀三會情況完全不同,因為:第一,ECFA早收承諾已實施兩年,依協議今年開始國銀已可比照香港向大陸申請非限於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會前銀監會核准台灣6家銀行大陸分行可從事全方位人民幣業務,金管會也核准第三家陸銀中國建設銀行籌設台北分行,顯為營造會談良好氣氛;第二,ECFA服務貿易協議談判已進行多時,目前已近完成並等待確定簽署時間,金融業是協議重中之重,兩岸銀行開放範圍應已談定,只是拿到金銀會過水宣布,證諸今年1月底第一次金證會宣布多項重大成果,顯示兩岸金融協商早有突破;第三,2012年總統大選後國內政治氛圍已有不同,國際上「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等區域經濟合作相繼加溫,因而兩岸金融開放禁忌大減,增加雙方談判空間。 所以,金銀三會成果可期,預料我方過去要求兩岸業者赴對方設立分支機構須有在OECD國家設立分行滿5年以上經驗之限制,因實施後反成部分我方業者進入大陸市場障礙,故取消限制勢所必然。再者,現行規定陸銀參股國銀比率上限為5%,因陸銀一直興趣缺缺,國內業者希望調高持股上限至20%,在自由化大趨勢下,金管會應會兼顧管理需要,作適度放寬,上限改為10%的可能性最大。至於業者希望銀監會將國銀參股陸銀20%的比率上限大幅提高,因大陸方面考量對等及國際談判等因素,立即修正意願不高,但大陸為解決民間借貸問題,正積極推動金融改革試點,故若在各地金融實驗區放寬台資銀行持股比率,顯然一舉兩得,雙方不無可能達成共識。 儘管雙方在市場准入談判上可望獲得突破,但兩岸金融發展存在的若干根本困難仍待面對解決。從兩岸金融發展條件來看,台灣金融市場規模太小,業者家數又太多,因而積極進軍大陸市場尋求突破,談判重點亦在要求大陸擴大「讓利」;另一方面,因為大陸業者規模龐大,政府又擔心大幅開放台灣市場,可能讓大陸掌控台灣金融命脈,因而談判上係採防禦策略。此等「要多讓少」心態早被看穿,陸方好整以暇掌握談判大勢,甚至運用我方業者施壓,讓金管會腹背受敵,談判高度神秘的防衛心理暴露無遺。 為突破當前困境,政府應速組成高層專案小組,就兩岸金融相互開放的機會和風險作全盤評估及決策利弊判斷,依實質對等精神,研擬兼顧市場開放及風險管控的短中長期開放及協商策略,讓兩岸金融發展有最佳劇本可以依循,擺脫左右為難、操之在人的惡性循環。 5.39.217.76 V' h2 s+ W/ B! U; N5 g
4 }: t K9 H2 Q. o9 n5.39.217.76【2013/04/01 經濟日報】
1 n6 N! Y- k$ u!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3 h0 ]2 _" b) e" u+ Q B) s/ [1 d+ j7 e/ H6 L2 O3 Q) G/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