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上下五千年 盡在「尺寸」中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中國五千年曆史源遠流長。如何能記清朝代更疊順序與對應的歷史年代,難倒了不少少年學子,也讓許多成年人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在香港,一把小小的尺子卻在嘗試解決這一難題。「中國歷史坐標尺」將五千年曆史按照年代先後、長短標注成時間軸,清晰、簡明、易懂、易記,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學習工具和文化用品。 歷史坐標尺的誕生源於一個奇思妙想、一年艱辛設計,更記錄了一段師生間的忘年情緣。 眾人成就 年近八旬的何景安老人是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雖已退休多年,卻仍關注教育,熱心公益。2005年,何老師多年前任教培僑中學時的學生林建新打來電話,說看到自己上初中的兒子在列中國歷史朝代年表,他靈機一動,希望設計一款帶有歷史年表的尺子。聽到林建新邀請自己為歷史坐標尺擔任設計顧問,何景安欣然應允。 這把小小的坐標尺由最初設計到製作完成並不簡單。何老師坦言,設計坐標尺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保證歷史朝代劃分準確。「中國歷史十分複雜,魏晉南北朝等一些時期,眾多地方政權同時存在,歷史坐標尺上標注的年代必須準確。」 在查閱了多本專業書籍、向歷史學者考證諮詢、與色彩專家研究配色工藝後,歷史坐標尺終於在2006年捧到了何景安與林建新的手上。尺子正面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按照年代先後、長短標注成時間軸,中間以公元元年劃分,最右側為代表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紅色箭頭,與國歌中「前進、前進、前進進」的歌詞相契合。 歷史坐標尺於2006年申請專利。此後何景安與林建新經多方協助,逐步將反映中國歷史文化的圖解與說明印在尺子背面。如今,歷史坐標尺已囊括了中國書法、古代運動、北京奧運會、香港回歸等18種設計,外觀則包括水晶座、紀念筆、一米彩圖、塑膠直尺等多種形態。眾多設計參與者的赤子愛國心傾情融入在咫尺之間。 傳承歷史 何景安說,讓廣大香港學生「看見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是他不懈的追求。有數十年一線教學經驗的何老師介紹說,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香港學生對中國歷史知之甚少。 「香港回歸祖國前,中小學的中國歷史課只講到1840年為止,而且比較簡單。許多在那個年代接受教育的香港人對中國歷史不夠了解。」何景安說。據他介紹,儘管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推行「兩文三語」教育(即中文、英文書寫,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口語),但中國歷史的教學遠遠不夠,大多香港學生對複雜的中國史依舊「一知半解」。 何景安認為,與內地中小學生相比,香港同學缺乏系統的中國歷史知識教育。歷史坐標尺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不但能作為教師課堂上的教具,也是簡單輕巧的學習工具,讓同學們直觀地感受中國歷史,從而「以史為鑒,鑒古知今」。 熱心公益 歷史坐標尺誕生後,已經免費發放給香港多所中學,並且一些書店內銷售,銷售利潤全部捐贈公益事業。 七年間,歷史坐標尺早已走出香港,進入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以及北京的多所中小學。歷史坐標尺有限公司還向汶川地震災區、香港高齡教育基金等機構累計捐贈68萬港元。何景安、林建新以及眾多熱心傳承中國歷史文化並投身公益事業的香港人在推廣作標尺的過程中,也結識一些有著同樣夢想的內地朋友。 何景安說,年近九旬、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原鐵道部老年大學校長魏蓮一見到歷史坐標尺頗有興趣,提供了教學中使用多年的「中國歷史朝代數字口訣」,「口訣版」的坐標尺應運而生。 林建新說,目前歷史坐標尺已經製作了300萬把,一些新的設計正在醞釀中。他說,坐標尺能夠幫助廣大中小學生了解並方便學習中國歷史,以致最終做到「手中有尺,心中有史。」 【2013-03-28 新華社】
, l. b# W& Z/ |5 Etvb now,tvbnow,bttvb
" A: z, J/ F! j. @6 M# I
+ P, g9 v. j9 E# N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