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不設禁區」該談的事

新任的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出席在福建平潭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初試啼聲就有節有度,表現不遜於前任的王毅。他頭一回談兩岸關係,涉及政治對話、訪問台灣這些敏感話題,有條不紊,畢竟是外交出身,語言與行止揮灑自如。 但外顯的只是表面文章,還是要從張志軍談的內容去察問剖切。特別是關於最脆弱、敏感的政治對話,他提出了三項原則:一是不要有人為設置的禁區;次是要積極思考,努力找出解決之道;三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但三原則中,後二者是虛的,講的是態度、程序;只有第一項是實的,就是不設禁區。 「不設禁區」也不是什麼新詞,就是「什麼都可以談」那句老話衍生出來的,但「不要人為設置禁區」是否意有所指?不妨這麼解釋,張志軍大約是認為「和平統一」是台灣的禁區,「一國兩制」也是禁區;那麼,「不設禁區」的潛在意義可能就是希望台灣開放各種選項,大可不必避諱。 但「不設禁區」若是北京對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度,那麼責人必先責己,有關中共的政治體制度也不該是禁區,更有必要深談。台灣勢必要談的是,大陸何時政治改革?如何改?中共要往民主政體邁進,兩岸的政治對話才能有更多交集。 北京或許認為大陸政治體制與兩岸關係互不相涉,不應混為一談。但老實說,兩岸關係在經濟合作的利益上少有異議,但若想更進一步,則關鍵繫於民心之所嚮往。這並非只是單獨抽離出兩岸分合、或統獨議題那麼簡單,而是兩岸人民在價值上的抉擇。台灣老百姓已將政黨輪替視為天經地義,北京仍僵固於一黨領政;對岸仍有劉曉波等人以言繫獄的例子,而此間的政論節目每晚對國家元首厲聲批評。這種對比,對北京是否不能談的「禁區」? 由民間談起,是張志軍的務實主張。兩岸的政治難題確實是難,既然很難,不妨讓民間先走,不必設限什麼時候研究完成。而「不設禁區」更是真知灼見,北京應開始自省其政治體制的禁區,當這個問題可談,張志軍的訪台種種都是區區小事了。 5.39.217.764 W& ]6 F, F& T# s8 ^4 |7 w
tvb now,tvbnow,bttvb1 d* G$ H( T1 s, n+ ~" {0 z1 I
【2013/03/23 聯合晚報】3 O! l" r/ _9 \9 j( W& C; X$ G

& y" O1 b* W- m$ j. P% Vtvb now,tvbnow,bttvb
( w0 `8 K4 ]* Z+ H9 n$ T& G) J5.39.217.76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