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陶傑: 成魔之路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3-22 07:01 AM 編輯 0 W6 n2 B4 Z* r/ h

  v3 R( c5 B1 c+ I& Y! j2 _陶傑: 成魔之路 公仔箱論壇3 A# p% g4 r' ?+ w/ A% a

$ o2 M! \- o9 R( y7 G!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a1 x& Y/ v. d4 n
香港兩宗殺父母的倫常慘劇,比較好笑的是,華文傳媒用了一個很高深的「弒」字──這個古字,已經Out了,今天不叫「伉儷」,只叫「夫婦」,不說「椿萱並茂」,沒有人懂的,白一點,說:「我老豆老母還在生」,所以,殺父母就是殺父母,「弒」個屁呀?不要忘記,這是二十一世紀的電腦世代。tvb now,tvbnow,bttvb( _6 i; X; A1 M' ~; P9 i

" o. m2 v2 @8 N0 B+ w上網過度沉迷,在「西方先進國家」,早有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真正的知識份子,在報紙、雜誌、專科學報,大量研究,香港父母如果懂得英文,自己上網,了解「西方先進國家」在這方面的警告,就不會讓子女先淪為「網迷」,繼而做了「網精」,最後拿出刀子,揮向你自己,做了「網魔」。
4 m  ]) G8 U% h0 Z  B
8 j2 s: f: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7 s$ x" i  ~" U5.39.217.76從「網迷」向「網精」過渡,「西方先進國家」的專家指出:首先,如果你的子女到了十四歲,天天曾在書房裏開始反鎖,反鎖時間由五分鐘開始,逐步增加,這時父母就要警戒。
, t2 X& T) J0 {: x+ S
- q( K- T2 V0 B' {- n9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3 v- ], _4 S; ?" V
少年兒童把自己反鎖書房,在西方心理學上,叫做「退居焦慮症」(Withdrawal Anxiety)──請注意,這個名詞,才需要以英文註明──有此症狀,你的子女必然閱讀不再集中,開始脾氣暴躁,下一步,他變成「網精」,就會有孤癖症,離變態殺人,僅有數步之遙。2 ?6 W( t2 h0 a1 _2 P4 s* Y

1 v% l+ ]; g! x! ?5.39.217.76此一人格心理之蛻變,就像百年的中國:首先,是偏激的「五四運動」,主張掃蕩孔家店;然後「西方先進國家」蘇聯傳播來共產主義。接下來,毛×東出現,迷惑頭腦簡單的「知識份子」,然後好:屠戮地主階級、文化大革命,然後「改革開放」,在原有的魔性之上,官場腐敗,全民拜金逐財──一個民族,搞到奶粉搶購,豬屍漂浮,走上成魔而集體毀滅之路,都有三部曲。
1 {& M; ]: m6 e+ ?# B! P% ~6 x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Q( D! @; K0 m) O
公仔箱論壇1 J+ c7 C: u0 ^
你的兒子也一樣──門開始反鎖了,病須向淺中醫,父母一定要管,定下作息時間,沒收iPad──小孩揚言要「投訴」?叫他向社工、區議員、民主黨或民建聯、報館報料熱線、廣管委員會投訴好了,還附加一個巴掌;笑說:投訴埋家長暴力啦。
2 E" R% W$ C# d- U% W)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5 C- v5 B+ |7 v8 p  D. l; G8 [* w) Q「西方先進國家」有人文精神,網絡時代,人家專家有心理治療中心警戒,中國人的眼睛,除了「商機」,一切都看不到。現在殺父母了,像毛伯伯教出來的紅衛兵一樣,這一百年,中國「現代化」,成績如此,我不意外。5.39.217.76+ V+ @$ M1 l' F1 h

2 \7 W/ N1 e8 y- n1 [% n公仔箱論壇
愛國報章相關評論二篇& K, J5 z1 C  _+ q8 A
5.39.217.763 j! d/ `: U9 w
大公報社評:從倫常慘劇看亂港勢力教唆暴力
9 }3 V4 s* y5 ~, J% K7 stvb now,tvbnow,bttvb
0 ?( ]/ d% j8 k7 ~公仔箱論壇本港社會近日接連發生兩宗倫常慘案,親兒「佈局」殺害及肢解父母,一對中年夫婦睡夢中被兒子偕友人斬死斬傷,市民普遍感到震驚,專家學者紛紛剖析原因,正在北京的特首梁振英也表示難過及不安。5.39.217.760 O' g9 K$ U  T0 W+ r) `
  
' r4 ^' ?1 P  L+ d公仔箱論壇兩宗慘劇,當然有其具體背景及原因,中文大學一位心理學專家認為行凶者患有嚴重的精神及心理障礙,但是,從事件中可以看到,當事人平日的言行表現有驚人相似之處,包括
讀書成績欠佳、工作不能長久、沉迷上網打機、不善與人溝通、崇拜暴力「英雄」,經常自怨自艾、憤世嫉俗、怪責家人、怨恨父母┅┅! u" w' v4 t6 N9 U+ T
  
; x: w& j  Q$ ]7 R/ x4 Y  x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放眼周圍,具有這種言行心態特徵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他們多是曾經被學校革退或自行轉學輟學,埋怨被老師、同學針對;出來社會做事,沒有一份工可以做得長久,總覺得被人欺負或工作太辛苦;初期向父母伸手要錢,時間久了,父母不免責罵幾句,就會勃然大怒、反唇相稽,最後就是把自己反鎖房間或出外流連「機鋪」,身邊已沒有了家人和朋友,只剩下冰冷的電腦、手機

; l3 c2 _; J5 _8 B5 ^9 |* u1 ^# M和遊戲機。
& b( U# I  [: }8 F! l2 q
  
" f- j, [! w0 ]& Z/ j2 t7 A這些「問題青年」或一些人口中所謂的「宅男」,個人當然要負上主要責任;但當問題不是個別而是「成群」的時候,那麽,家庭、學校、社會就不能夠再置身事外,或者把責任推給「害人」的遊戲機和電腦。

: c9 T' g0 f4 j7 Htvb now,tvbnow,bttvb  
2 P# _6 u; R5 {3 M0 _. V5 Ntvb now,tvbnow,bttvb遊戲機和電腦不會害人,害人的是缺乏溫暖的家庭和親子關係,是過於溺愛或盲目施壓的管教方法,是只知追求「量化」指標而不重心靈啟發的教育製度,是過度宣揚物質「名牌」的物欲主義
┅┅。在這種背景、氛圍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一代,物質不缺,但內心空虛,缺乏理想追求和人生目標是他們共同的「心理障礙」。
( f) a. \6 C* u/ Gtvb now,tvbnow,bttvb  
& O: G/ U$ y$ P公仔箱論壇而造成本港青少年近年越來越感到困擾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社會上一些人所煽惑起來的一股邪氣歪風。

( B  w5 a( U7 J+ w+ R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1 `- R& m5 {
回歸以來,反對派政客和某亂港傳媒,以及他們背後的西方反華反共勢力,知道不可能從根本上去反對和改變「一國兩製」、也不可能公然對抗基本法和阻止港人愛國愛港,他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從搞亂人們的思想入手,動搖港人社會的根本和核心價值觀。他們大肆鼓吹反權威、反政府、反傳統,用最難聽、最惡毒的字眼來罵特首、罵高官、罵高人。特首依法施政,他們歪曲為「出賣港人」,還把特首描繪成頭上長角的「惡魔」;商人營商致富、官員憑表現晉升,他們通通罵為「蛇蠍」和「狗官」;他們示威遊行集會,不理警方勸喻,公然衝擊「鐵馬」、躺倒馬路,挑戰警權,把官員和特首的照片踩在腳下,縱火焚燒國旗區旗;在立法會殿堂內,他們向特首、官員 雞蛋、扔雜物,亮出「紙刀」和恐嚇字句,「公投」、「拉布」將議事規則和行政立法關係視作無物,惡言粗話滿天飛。中央領導人訪港,他們企圖「埋身」衝擊;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他們指為「洗腦」,糾眾包圍政府總部,「勒令」收回
┅┅
6 _3 w1 }8 w2 P/ B  J& H$ j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n- G; W3 y4 b: \& k4 Z
在反對派和亂港傳媒這種倒行逆施、抗中亂港惡行之下,治安和社會秩序被衝擊,尊重、包容、守法等傳統價值觀被踐踏,而首當其衝、身受其害、最不幸的,就是一代的年輕人。家庭關係失和、倫常悲劇頻生,一些人應當受到社會和良心的譴責!

6 p% [8 N  s% f6 E2 f5.39.217.76
, l. v# L: @  S9 u" c
- K  m4 p  C; A* c8 _; Ytvb now,tvbnow,bttvb《文匯報》: 倫常慘劇的省思
) G% o# g2 O4 R" P; B( w: d2 c& X9 H2 P9 i* _; W* m- t
公仔箱論壇3 h4 N' d0 h6 `& |) P$ A
本港一連2天發生弒親慘案,震動全城,令人不寒而慄。雖說只是個別事件,但莫不引起社會人士關注。事件原委,當然有待警方調查,但當中可見目下的青少年問題的端倪,值得我們深思。公仔箱論壇, z$ I7 a) Z8 k' [
 
& u2 G# ~% C7 S* g* e( f2 E5.39.217.76首先,根據傳媒報道,大角咀和元朗八鄉倫常命案的涉嫌行兇者俱沉迷網絡遊戲。十多年來,青少年「打機」成風,或為之廢寢忘餐,影響學業,有之竟日「打機」而猝死;更有因「打機」而與父母發生衝突,輕則口角,久而齟齬反目。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代入角色人物,不斷升級,究其因,實是通過「格鬥」獲得一剎那戰勝的成功感。由於目下網絡遊戲畫面十分逼真,久而久之,青少年更可能誤以為自己就是遊戲角色中的「英雄人物」,不能自拔。由此看來,成功感和英雄感也許是他們沉迷網絡遊戲的主要成因,值得我們注意的有兩方面,他們是否在現實生活中如工作、學業、家庭中得不到成功感呢?另外,他們沉迷「打機」久了,自然影響工作或學業,形成了「惡性循環」,不斷沉溺虛擬世界,用以逃避現實的不順遂。試想,若青年人有目標,能在人際關係中得到認同感,在日常生活又可培養出陶冶心性的嗜好,他們根本沒有空閒沉迷網絡遊戲。此外,學校甚至社會應當及早發現這些高危個案,予以輔導,或可避免慘劇的發生。

/ U, Z  D% ~&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h& C6 u6 Z( q8 |
再者,面對生母親父,為人子者,怎能狠下毒手呢?近年,我們時有聽見毆父傷母的新聞,我們不禁要問:目下青少年的倫理價值觀淪落到了哪裡?從前,我們仍會讀過緹縈救父、黃香溫蓆、閔損單衣等孝道故事,但現今青年人似乎對傳統「敬親」的觀念不甚了了。由此,發揚孝道精神,確立其正確的倫理價值觀,更是刻不容緩。此外,觀乎近年的一些所謂「社會抗爭」,衝擊堵路者每每是九十後的青少年,他們多是中學生,甚或早已輟學,他們不惜推撞警方,表面上喊著口號,理直氣壯為社會伸張正義,走上街頭,此與沉醉網絡遊戲中的自詡英雄心態同出一轍,實際上是不知不覺受到政客唆使,再加上對社會充滿戾氣,既怨且怒,衝擊堵路變成了他們宣泄情緒的渠道。倘若,青少年對社會不滿便衝擊,對父母不滿便吵鬧,在這種氛圍下,我們的青少年會變成怎麼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H0 u8 ?5 d- e
 : y  j. F: }3 Q; y5 ]8 k
我們深信香港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積極正面而非憤世嫉俗的,但那些少數的極端者,尤其仍在學的少年人,我們如何把他們納入正軌呢?至於,為人父母者,當更應反躬自省,教導子女的方式會否偏於苛斥而欠缺寬容和鼓勵。近一百年前,魯迅提出「救救孩子」之言,認為父母應對孩子循循善誘,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將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放諸今日的香港,同樣值得我們參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B/ f, c* x/ ^# A  A

: N+ E7 G4 k' o7 H7 [" Gtvb now,tvbnow,bttvb* n% q. \8 _! @4 W5 G* {% B
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G  n. Z2 A# Y- `$ V" J9 [, C

& P# D3 Q" e, A; j- x&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梁文道: 時下年青人
3 F% k' D2 a/ r6 ^( h
% H. b; `0 Y# J9 {8 \" @! i1 D' X: F# x: H0 U; k3 i5 k$ S6 Q
變老的其中一個徵象就是開始不滿下一代,老把「而家D後生仔都唔知做乜」掛在嘴上。於是我就知道自己真的已經成了中年人,因為同輩聚會,我們都喜歡拿年輕人開玩笑,都將「九十後」當成目標。例如見工,有人會把家長帶來,彷彿應徵做見習的是他的媽媽。例如上班,剛開始工作的第二天就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沒有請假,沒有辭職,連手機都不開,終於鬧到要報警求助,才知道他平安在家,只是覺「呢份工都係唔啱自己做」而已。tvb now,tvbnow,bttvb2 B/ U) R; p) _" C+ M2 }8 h4 o9 ]
公仔箱論壇) Y1 i  n' R+ g% S- L. ]
投訴比自己年輕的人不算什麼,變老也很自然,把這些話題當成茶餘飯後的小點還可能無傷大雅。真正可怕的,是將過度簡化的思維引入公共討論,輕易地以族群、種裔、性別和性傾向等種種輕便的標籤去分析重要的社會事件。發生了兩宗年輕人和朋友一起動手弒殺雙親的案件,就能說是時下年青人出了毛病嗎?凶手都喜歡電腦遊戲和網絡交誼,就能套用習慣的定型,說成是沉迷打機的「自閉宅男」的可怕嗎?tvb now,tvbnow,bttvb3 P" R5 O* Z' ?

# g. l4 i" O, H+ P) c5.39.217.76遇上難以索解的事情,我們自然要求詮釋,這種時候社會上種種方便的典型就是最大的現成誘惑了。用不着嚴謹的分析,用不着更堅實的證據,只因為這些典型符合我們一向的偏好,便能不證自明地解穿了所有的疑團。5.39.217.762 [* u4 U' V( b1 e* w; f% S
公仔箱論壇6 `% l3 k# {  n
二十世紀早期的美國犯罪學很喜歡搜集種族的資料,因為當時的學者曾經以為罪犯的種族背景很能說明犯罪的動機。於是在研究一個社區的罪案數字為什麼會特別高的時候,他們更加注意居民的黑白比例,結果看不清城區規劃的問題,漠視了階層隔絕的存在,也忽略了社會網絡的作用。那種觀看角度的最大效果,不是減少罪案,而是持續「證明」了黑人的危險。5.39.217.76. F! Y: {% u5 S5 p$ h

: C9 O8 X( w"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評分次數

  • aa00

有才子稱號的陶傑真勵害,把外國的例子直接用在香港倫常慘劇來,但香港大部份青少年都是網迷,大多數都是關上房門,只是發生個別事件就大驚大叫!這是什麼才子?
1

評分次數

  • aa00

吳志森: 左報藉倫常慘劇抽水
0 q8 O9 P9 W/ x! u- K+ r/ C8 Z, n, O+ a5 N* e6 s5 D! R
tvb now,tvbnow,bttvb+ {- r  R% ?1 ]# e( ?# u: I+ w$ A; Y/ g
接連發生斬殺父母的駭人倫常慘案,其手段之血腥殘暴,令人既痛心又震驚。傳媒四出訪尋輔導專家、心理醫生、犯罪學者,為讀者觀眾拆解犯罪的動機和因由。儘管說得頭頭是道,又有理論又有例證,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專家分析,極其量都是事後孔明,難免會瞎子摸象,與完整圖畫相距甚遠。專家之言,姑妄聽之,作為參考,無可厚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V) E' r& \: Z8 O& c; V7 K
tvb now,tvbnow,bttvb* u. J5 X' U9 K: j7 X
傳媒尋找專家學者回應,離不開家庭輔導和犯罪心理,這是正常傳媒的正路處理方法。但本地左報,卻能人所不能,藉倫常慘案,把問題政治化,提出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非常驚嚇的政治分析。
2 f% q+ A$ s3 U3 Z( R3 m

4 m, n' L0 E3 y# [0 ftvb now,tvbnow,bttvb以下引述的文章,來自《文匯》、《大公》,請容許我作溫馨提示:心智未成熟者切勿細讀,以免造成無可挽回的不良影響。一如既往,文章邏輯混亂,上綱上線,把問題定性後,開始入肉了:
' O+ ~8 L* ~5 h) @2 _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1 g( k" ^( |2 a3 \" |3 N% D. O/ l
《文匯》〈兩宗弒親案促使社會各界反思〉:「香港社會部份人卻有一種傾向,就是連『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也要反對,大角嘴弒親碎屍的疑兇曾積極參加『反國教』運動,對『反國教』運動貽害青少年敲響了警鐘。這應促使社會各界反思,香港社會要不要對青少年進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6 w2 w- F+ [# d- C& y# J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z, w9 g% D7 j
《大公》〈從倫常慘劇看亂港勢力教唆暴力〉:「在反對派和亂港傳媒這種倒行逆施、抗中亂港惡行之下,治安和社會秩序被衝擊,尊重、包容、守法等傳統價值觀被踐踏,而首當其衝、身受其害、最不幸的,就是一代的年輕人。家庭關係失和、倫常悲劇頻生,一些人應當受到社會和良心的譴責!」
' i# W' g- ]$ m- X$ T6 s. i! N+ h

7 z* h! Q* Q; n'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地左報,銷量極其有限,這類文章根本沒有人看,在這裏引述,是抬舉了他們,也侮辱了讀者的智慧。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暴露左報的水平是如何低劣,也想說明,這種觀點儘管荒謬騎呢,但對不明真相的愚夫愚婦,不是沒有市場的。
1 H: M' L6 @3 @- w  Y0 k2 T+ p

' V* A! c. |. M- `5 v, k( Z4 K5.39.217.76把倫常慘劇歸咎反對派,藉機向反國教運動撥髒水,這種伎倆,早已並非第一次。轟動一時的徐步高殺警事件,也有傳媒將徐穿孝服捧「民主」牌參加七一遊行的照片,大做文章,明示暗示將殺警與民主運動扯上關係,目的為何,路人皆見。tvb now,tvbnow,bttvb$ P' T" Y7 n% {, y
5.39.217.76$ m( u7 ^$ ~# n8 p0 `
用左報相同的邏輯,更嚴重的暴力可能陸續有來。梁振英上台後湧現的「愛字頭」團體,語言和行為暴力,已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掛橫額、叫口號、罵「英國狗」,示威時粗口爛舌、毆打記者、用粗暴手段圍法輪功……卑劣行徑,罄竹難書。這些千真萬確的暴力語言和暴力行為,在傳媒暴露出來,簡直教壞細路,是否也可洋洋萬言,分析「從倫常慘劇看愛字頭團體教唆暴力」、「兩宗弒親案對愛字頭暴力的反思」?5.39.217.76+ J6 k$ j+ H, L" p, J
$ q% `9 j' |1 @  c
傳媒將倫常慘劇的成因,簡單化為宅男打機,固然並不可取,但若藉機抽水,把矛頭指向反國教等反對運動,更是可笑復可恥。tvb now,tvbnow,bttvb/ O# K/ g0 D4 v+ q% x

6 ]' s$ ~! N0 v/ C- }& W公仔箱論壇
1 Y0 ~6 @& A- W公仔箱論壇
1

評分次數

  • aa00

東方日報正論   人倫滅絕誠可悲 德育真空禍無窮殺父、殺母、殺夫、自殺,近日香江殺氣騰騰,血肉橫飛,令人震驚,更令人反思,為甚麼在號稱文明之都的香港,竟然如此殘暴野蠻?為甚麼在強調孝道的華人社會,竟然有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件發生?整個社會陷入病態固然難辭其咎,而教育失敗尤其是德育真空,也是重要原因。
: q, Q: J: R2 O9 ~7 I* `' i教書育人,教育既是傳輸知識,更要傳輸道德倫理,教育學生學會尊重、感恩、敬畏大自然與生命,也就是如何做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道」比「業」更重要,可惜,本港教育雖然強調德智體群美全面發展,德育排首位,實際上卻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商業社會以賺錢為主,社會風氣浮躁,急功近利,學校對學生成績的重視,顯然超過了對學生道德的培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道德培養被有意無意地忽略,對青少年的心智成長必然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K( n! T0 M& ^4 `/ [
教育局官員否認香港德育是「真空」狀態,指中小學有通識科及性格培育活動,這根本是自欺欺人。如果德育不是真空,當局早前何必多此一舉推動道德與國民教育科?退一步說,就算現行教學中有性格培育的內容,那也是極其零碎的,不成系統的,無助青少年培養健全的人格。事實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不論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如何,都強調德育,唯獨香港例外,德育與國民教育科被泛政治化,牆倒眾人推。而最諷刺的是,涉嫌弒父殺母的其中一個兇手,曾積極參與「反國教」運動。
8 D4 T0 Q! B2 \- h( T! U. A5.39.217.76除了教育失敗,政治人物的不良示範也對年輕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政客為爭取選票,擴大對年輕人的號召力,不厭其煩地鼓動他們上街,反對這個,反對那個;還有法律學者鼓動年輕人以身犯險,包圍這裏,包圍那裏,他們自己卻躲在幕後。由反政府、反社會、反權威,進而反父母、反人倫,其實是一脈相承。內地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衞兵、紅小兵也被鼓動出來遊行示威,貼大字報,甚至「大義滅親」,不少人以揭發父母是「黑五類」、斷絕家庭關係為榮,乃至對父母拳打腳踢。今日部分香港年輕人缺少自省之心,將個人生活的不如意全部歸咎別人,甚至歸咎父母,發展到殺人分屍,喪盡天良,比內地文革時期更加不堪。
( I: d0 `2 L& c, v+ C' K- T/ r( `有甚麼樣的教育,就有甚麼樣的學生;有甚麼樣的社會,就有甚麼樣的人民,當教育亂七八糟,當社會是非顛倒,當高官只顧個人享樂不理民生疾苦,在這樣的大醬缸中,年輕人不學壞是很難的。
' p8 t. b5 z3 [3 |5.39.217.76中國人社會向來重視人倫關係,歷史上弒父殺母的案件極為罕見,偶有發生,不僅涉案者會被嚴懲,連「教化有失」的地方官僚也會被撤職查辦,哪裏像今日香港,有關官員非但不受罰,反而一味推卸責任、大說風涼話呢?
+ C0 U( f; ^7 p' S+ A3 |tvb now,tvbnow,bttvb[email=][/email]
[b]  有對冧老老豆老母的勇氣,卻沒有在社會打滾下去的勇氣。細路你對還對你可唔對個第二個親人呢?例如你舅父或者你三叔,話曬都唔系咁親,你驚你有人同你報復。對你老豆老母就無人報復,有?就系你自己?香港暫時系法治社會,你會坐監咖?下?唔怕?你估你真系監獄風雲果個周潤發啊!- s. H7 m6 k/ A+ D3 Y  U
     細路下次再殺人唔該帶埋張回鄉卡避下,不過,講都多餘你哋都黐咗線!
《文匯報》又一鴻文
! N0 b- C" w' z! f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I" ]9 c  O4 u" L
《文匯報》管見集:「反國教先鋒」變肢解父母兇手孰令致之
8 V; T( L0 Q7 K1 \3 a9 S5.39.217.762013-03-259 f# ^& _# R! |, S( O2 m, x
5.39.217.76* t( I. u, r( F, C( S8 @. P& e
- z+ n, Y6 X  W1 [
肢解父母案的殺人兇手周某本身是一個「反對國民教育的先鋒」,是「反國教」的積極分子。他整天沉迷上網,接觸不同的反對派政治組織,最熱衷的就是登上「學民思潮」的網站,大量吸收反對國家、反對社會、反對法治、用暴力挑戰政府的說教和不良思想;信服了網站傳播的「想做就去做」的偏激主張,認為自己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不需要貢獻社會,經常覺得社會及周圍的人對他虧欠許多,認為自己的不如意際遇,一定是政府和父母所造成的,所以就要反政府,反社會,反對人倫道德,怨恨父母,在擺脫了人倫和道德約束的情況下,終於演變成為肢解父母的兇手。5.39.217.76. [1 J. N# o+ X5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J0 B9 M+ J" P9 k5 f" A
反社會組織散播偏激思維
* c/ O4 J  ~' @; C
3 A  g8 c' E8 x; a4 c5.39.217.76 兇手周某自小就成績不好,父母則對他非常疼愛,傾盡了半生的積蓄,送他到澳洲留學,到了外國,享受到高度的自由,可是失去了父母的關心和約束,年青人沒有政治經驗,很容易走上歧途。他還學會了嫖妓,經常有許多性幻想,還自稱「性能力和技術很好」,應徵參加電影《3D肉蒲團》的打真軍演員,結果落選而回,成為了他朋友的笑柄。
! \7 E# c5 D4 @7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G4 O/ K, H6 d3 L# I
 他曾做過多份工作,但是,沒有一份可以持久,在家中游手好閒。在他認為最失意的時候,在網上參與了「反對國教運動」,認識了一大批憤怒青年,互相影響,互相支持,於是「埋堆」,由網民成為好朋友兼「戰友」,一起參加了「包圍和佔領政府總部」、「喝令政府結束國教」等行動。這些行為,挑戰政府,挑戰法紀,挑戰社會秩序,挑戰文明道德,但是被反對派吹捧為「崇高正義」。周某在精神上得到了滿足和肯定,覺得自己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也得到了網民的肯定。最後,周某為了得到金錢揮霍,去實現他的「人生目標」,誘騙父母把西環的價值四百多萬元的住宅賣掉套現,編了一個故事,說大角咀案發現場的樓宇價格便宜,十分抵買,但是騙局被識破,乃殺人滅口。
7 K' {& ]% V! l7 p9 r, f6 R
5.39.217.76$ i" K9 N! t) {
 周某被帶到了警署問話之後,知道難再掩飾真相,還扮作「英雄」,向網友發出了短訊,公布自己計劃殺人的準備經過,他知道自己必然要坐監,預早要求網友「探監」。在他被還柙扣留等候審訊期間,有網友探監,他立即表示歡迎,原來探監者就是《蘋果日報》的記者,周某將之視為自己友,大爆殺人的現場感覺,說「當時只係有少少慌亂,但都可以話係平靜」、「畫面好震撼」。《蘋果日報》翌日立即作為頭條新聞報道,讓這個殺人兇手,展示一下「威風」,並且為其謀殺父母的行為進行辯護,大談自己「並非為錢殺人」,並訴說童年經歷,荼毒更多青少年。5.39.217.76# B! L! Y/ [* d6 d
tvb now,tvbnow,bttvb# H% G1 d6 G- A2 @2 @) G9 ?7 o
吹捧反社會 反對派荼毒青年5.39.217.763 t6 ?( A, M/ k6 E& x7 t6 _; h

: y3 d# ?% e3 v9 ^5.39.217.76 《蘋果日報》和「反國教」組織,一向醜化和攻擊政府官員,把德育和國民教育為青少年培育健全的人格和道德觀,認識自己的國家,說成是「洗腦」。他們鼓勵敵視特區官員,恣意進行謾罵,煽動青年挑戰特區政府的法律,要進行違法活動,公民抗命。
/ w# J% R4 L( W$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Q1 R; s2 f% L
 他們示威遊行集會,使用暴力,堵塞中環交通,不理警方勸喻,公然衝擊「鐵馬」,躺倒馬路,挑戰警權,把官員和特首的照片踩在腳下,縱火焚燒國旗區旗,培養青少年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公眾安寧。為了破壞中國人傳統的愛國美德,發動了「反國教運動」,拉攏了一大批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年青人,為他們火中取栗。反對派則躲在背後,推卸罪責。
# U7 f, l0 K, R/ M6 v2 H1 i- w2 N5.39.217.76

8 Q' e) U/ X  u* }% S 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品德教育、修身治國、維護家庭、維護國家、孝敬父母、尊師重道和愛國教育,使得青年學生有一個完整的道德觀、社會責任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文天祥的正氣歌,傳誦千古。傳道授業解惑,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教師教授年青人的守則。但教協以及一些教師,卻恰恰是反其道而行,帶領學生反對德育和國民教育,他們都應受到批評。
% o# k/ A  F0 ?8 P+ vtvb now,tvbnow,bttvb

5 m2 R# f% o8 q3 [ 禮崩樂壞,社會秩序亂了,道德規範受到破壞了,社會上的家庭悲劇和暴力事件也增加起來。憤怒青年從「反國教先鋒」,走到冷靜地肢解父母這一步,孰令致之?這是值得社會人士和家長們深刻思考的問題。
+ V: _/ y) [% U; G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2 T9 `9 F0 S$ H9 {/ C" @( S5 s+ a0 D

# K0 c3 ?6 @/ [  s7 R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