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刊登有關SARS危機發生十周年記憶與反思的長篇報道。報道認為,當年SARS的發生對中國政府重大信息披露起到了“重大促進作用,成為中國公共衛生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和里程碑”。
# ]9 E x. u- i' ^! L" l7 c0 x4 \5.39.217.76
: M1 G" B" U% M$ ]2 c+ r3 l發生在2003年初的SARS之所以當時導致中國5327人感染,349人死亡和許多人現在患有骨頭壞死、肺纖維化和抑鬱症為主要癥狀的非典後遺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SARS發生伊始,疫情真實信息被有關政府隱瞞,結果導致疫情沒有被及時有效地控制。北京律師和“后改革思想網”主編陳永苗認為,當年SARS的發生並沒有促使中國政府在重大信息披露方面有所進步:
- C2 V1 c0 o2 S- g& `1 x5.39.217.76
; g1 o5 {) [8 [: }- J公仔箱論壇“非典(即SARS)疫情當時最終被披露是因為政府處於太大的政治壓力,被迫的。非典是一個很偶然和很特殊的案例,並沒有普遍性,不會在政府信息披露方面有所促進,因為重大信息披露涉及政治安全,政府害怕披露意外的東西威脅自己的統治。由此,當年的非典並沒有使政府在重大信息披露方面有制度上的建設。”) A, o8 ^6 M+ D
7 _4 U& _' s" \0 ^( k8 U/ m$ p/ H5.39.217.76當年的SARS發生與廣東。在廣東深圳的雜文家朱建國表示,他本人並沒有看到中國政府在重大信息披露方面因為SARS而有所進步。朱先生以廣東星期四一則相關消息和《南方都市報》評論版面的壓縮說起:
$ {) l2 D" Q6 [: r* |$ g公仔箱論壇. j5 M+ e* D# x4 V
“我今天在報上讀到廣東有一個地方出現口蹄疫的報道。報道雖然說疫情現在已經非常嚴重,但疫情在剛剛出現苗頭時卻沒有信息公開。這就像當年的非典(即SARS),最初也沒有披露,當疫情發展到無法隱瞞時,政府才向公眾披露。重大信息披露實際上比以前還差。十年前廣東的媒體環境多好。現在可好,《南方都市報》春節前每天有兩個版的評論,春節后就壓縮成一個版面。習近平雖然說政府要多聽聽批評,但我們實際看到的卻是評論和批評的版面卻越來越少。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口號與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感受根本不一樣。”
' b7 D ?9 @0 t3 y! V5.39.217.76
$ c \. c) I' a0 ~* r4 ^1 o- V/ w公仔箱論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永華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現在中國的公共衛生機構很硬,建了很多大樓、購買了很多先進的設備,但觀念、制度、政策、人員等軟件則相對落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自非典發生以來的十年,科研經費投入幾乎沒有什麼增長。陳永苗表示,中國政府並沒有從當年SARS爆發的程度與信息披露兩者間的關係中吸取什麼教訓:
7 u: C& U# y N8 Y, a; S4 N; Q公仔箱論壇
. V* {' E4 D# i- S& \公仔箱論壇“政府可能在個案上做得看上去挺進步,但政府並沒有將做得進步的個案像對待判例那樣,以其為標本,繼續往下走,逐步推進,是進步的個案成為普遍。《中國新聞周刊》的說法並不屬實,SARS根本不是什麼中國公共衛生史上的轉折點。”
/ d0 E1 t/ w4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3 H; J; @4 O
深圳的朱先生認為,在重大信息披露方面,中國只是制定了一批看上去很好看的披露程序,但實際上還要看領導的意圖行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S3 _2 \) M; I1 ]/ o
' Y3 f2 y, w* s$ f9 H$ m
“主要領導不開口,沒有誰敢披露重大信息。制定的信息披露程序是假的,是空的。這就像中國的《憲法》和相關法律都制定的不錯,但實際貫徹得如何?像深圳,市政府公開宣布,凡是在深圳有居住證的,民工子女都可以在深圳享受義務教育,但實際上沒有深圳戶口,深圳的公辦學校根本不接受你的孩子”。
( k6 e% U5 P$ }( U1 k( u# w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8 t& A6 R9 `$ }; E
《中國新聞周刊》有關SARS的長篇報道冠以“非典十年反思:專家稱隱瞞疫情慣性至今仍然存在”。按照以上朱建國和陳永苗兩位的觀點推論,中國政府在重大信息披露方面瞞報和謊報的慣性也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