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台灣能從紛擾的一年學到什麼

今天是除夕,我們即將告別並不順遂的龍年。歷經一年的經濟低迷及各種波折起伏,如今在歲末年終回首省思,人們是不是智慧增長,從中學到了什麼? 這一年發生的種種,概括而言,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原可透過討論、集思廣益而達成政策調整的議題,卻因溝通不良、手法僵硬或私心及惡意阻撓鬧得沸沸揚揚,致徒耗社會能量卻得不到最佳解決。美牛案和證所稅案即屬此類。另一類則是長期被忽略的治理及保養工程,俟病灶發作,才發現措手不及。台灣經濟升級遭遇瓶頸和各類年金的衝突和矛盾,則屬此類。 對台灣而言,第二類的結構性調整問題,其實才是影響更深遠的課題,應該花更多時間和心力來思考解決。尤其,台灣去年在失業、薪資停滯、出口減緩各方面呈現的遲滯,比起四鄰諸國已到了令人憂心的地步。但是,大家把全副精力投入短期問題的殊死戰,正反雙方皆堅稱自己擁有絕對的真理,無意妥協或折衷出一個於台灣有利的兩全之計。在這種「速食主義」的討論模式下,連短期問題都難獲共識,對於需要深思熟慮、縝密規劃的長期工程,如何能有機會獲得耐心思考及沉澱? 不可否認,這樣「爭短不爭長」的氣氛已籠罩台灣多年。不僅政治人物,包括社會大眾也習慣用短線方式來思考問題,喜歡用黑白二分法來界定方位,用民粹氣氛來營造答案。於是,在需要探討手段或方法的時候,有人用動機論來干擾;在應該談論目標的時候,卻受阻在程序問題;在應聚焦整體的共通原則時,又總被一二例外個案卡住。這正是台灣的一大問題:言論氾濫,卻不會討論,故不知如何尋求共識。 對於這樣的亂象,身兼總統及執政黨主席的馬英九要負起不少責任,但他絕非單一的原因。以證所稅為例,馬政府在決策時過度自信,黨內民主程序不足,導致內閣部長不服而藍軍立委抗命,甚至連累股市長挫。證所稅如今空懸虛名,距課徵門檻仍甚遙遠;可見,推動改革不能僅憑一時之勇,必須思前想後、溝通各方,排除其間障礙,才能水到渠成。相較之下,馬總統最近處理年金改革,雖是跨院際、跨階層的棘手議題,但思考溝通更形周密,處理手腕也相對成熟,似乎已從年中的諸多挫折學到教訓。 馬英九更大的統御危機,是執政黨內紀律和倫理的渙散。一年來馬政府施政受困而民意支持低迷,除了在野黨的杯葛,藍營立委的冷眼與違抗是一大因素。馬英九領導國民黨多年,卻無法使它從傳統政黨轉型為現代政黨,究其原委,一方面或許是馬英九不曾用心經營,另一方面也許是他缺乏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導致執政大權在握、同志卻不知珍惜。無論如何,馬英九必須重建他在黨的領導權威,否則他的「跛鴨總統」現象恐將從黨的「內憂」開始引爆。 對民進黨而言,這一年光是坐收馬政府和執政黨自亂陣腳的漁利,即足以在民調上居於上風。但民進黨內有識之士應明白:這樣的支持度,其實是「虛」的。因為,在多數重要議題上,民進黨並沒有提出具體而完整的主張,而只是以打游擊的方式以凸顯對手弱點為目的。簡單地說,民進黨至今仍抱持「在野黨的責任就是杯葛」的偏頗認知,隨時都在作戰略性杯葛;長此以往,勢必會失去自己對問題完整思考的能力,甚至在破碎發言中拼湊出自相矛盾的論述。最後,當藍綠需要在大論述對決時,民進黨可能就敗在自己過度技術性的小聰明。 對社會大眾而言,看到台灣數十年來積累的經濟實力逐漸掏光見底,誰不感到憂心?但如果人們總是照著政治人物的議題設定走,把大量力氣耗費在那些難稱重大的議題上,大家如何有精神來注意及思索更重要的事?這也是龍年經驗給台灣社會的一課:民間要自己發掘、選擇及主導議題論述,不要被政治牽著鼻子走。
' x& ~; [& L( i公仔箱論壇

' l, v4 s: U+ R$ P9 h" R( j# Utvb now,tvbnow,bttvb
+ k/ Q# g- ^/ X1 p* u: q9 y* Btvb now,tvbnow,bttvb【2013/02/09 聯合報】
2 i% O0 Y/ F% r. e公仔箱論壇5.39.217.761 o3 `& F) |. G3 x1 R& H

( v: c0 Q: ?% E5 M" O" |  k- Xtvb now,tvbnow,bttvb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