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 R+ S% f' ?/ A6 {6 |8 i
+ c1 W& h2 P" N, H9 w0 L4 _6 R$ M: i反國教分子藉反對國教成科而否定國教。他們對國教作了許多歪曲和醜化,誤導了不少人。有些教育界人士受到影響,對推行國教產生疑慮,甚至懷疑原已實行多年且行之有效的國教方式、方法帶有洗腦性質,要重新檢視。
- ^4 [7 f! @: \. T/ t/ G- x! r0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7 ]# S0 a5 ~5 m* x- `7 R/ H
教育局被迫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之後,有人主張將國民教育納入公民教育中,作為公民教育的一個部分,亦有教育社團認為香港模式的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公民素質的培養,包括相關知識、技能、態度、價值和品格,並以公民價值為主軸,建基本地社會共識和國際普世標準,根據學生的道德發展階段,逐步引導他們學習多元價值,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作出道德判斷,反思個人實踐,成為良好公民。 7 \9 L. w, p2 ]*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B7 ~ e2 s5 W/ V4 @
將國民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中,莫非以後者取代前者,今後大家只講公民教育,不提國民教育,這是否適當?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有甚麼相同和相異之處?國教應否以培養公民素質為主要目標,以公民價值為主軸?
) m$ H* k6 [) K1 `0 B g! R公仔箱論壇5.39.217.76' m3 x& ]+ S$ L& I. F! `
探討這些問題,不妨首先界定國民與公民的含義。國民指的是本國的人民。公民則指具有本國國籍,依照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由此觀之,國民教育的主要範疇是有關本國的知識以及國人與國家的關係,主要目標是增強國人對本國的認識和感情。公民教育的主要範疇是有關公民的思想意識,包括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公德、公民的政治及社會參與等等。兩者的側重面不同,但可以相互滲透。
% r( e* w }3 E# }5.39.217.76
! z& K# m( u3 ]! v" j5 ztvb now,tvbnow,bttvb香港回歸後,顯然公民教育有關國家部分的推介有所增加,但在整體上則側重於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念的推廣。部分學界人士著眼於香港的本土化和國際性,對香港與內地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肉關係,對「一國兩制」應以「一國」為前提,對推行國民教育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認識不足。他們尊重「兩制」的差別,卻忽視「一國」的原則。他們對公民教育寄予厚望,對國民教育卻感到疑慮,他們雖然重視公民素質的培養,卻忽視了國民教育的「國家」元素。
|% Z7 r1 j0 X y6 R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X) t9 g+ q! V y5 T9 R3 S
國民教育之所以堅持推行,除了因為九七年前港英推行殖民地教育,港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觀念有所削弱,因而需要「迎頭趕上」之外,還鑑於祖國的崛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更趨密切,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歷史潮流。前者不能迴避,後者不可阻擋。 公仔箱論壇, M! D0 P- b; V* z/ |3 V1 m+ K
0 t3 w7 @2 x ~. z' y5 t& _1 R5.39.217.76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可以並行不悖,彼此並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只要處理得當,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tvb now,tvbnow,bttvb6 H7 ], `* Y: G1 R9 F2 G7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