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確保奶粉供應 維護市場秩序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雖然奶粉供應商及零售商已分別承諾,確保奶粉供應量充足及每人限買4罐奶粉,但為保障港嬰奶粉長飲長有,不排除採嚴厲措施打擊藥房囤積行為。本港是奶粉熱門銷售地,奶粉需求殷切,年近歲晚,水貨客大量購買本港奶粉,部分商店以囤積托價或「炒上炒」等方法謀利,令本港部分地區出現奶粉搶購潮,引起市場恐慌。當局應檢討供應機制,增加奶粉供應,滿足本港市民需求;同時應加強打擊水貨客,並調查囤積托價情況,採取懲罰措施,維護市場秩序。 # n9 s5 {' _, k
5.39.217.76( N' B% P( P- c- n" p) t; v
近日本港部分地區再次出現奶粉搶購潮,一些熱門品牌嬰兒奶粉短缺引發炒風,有藥房趁機囤積奶粉抬價逾4成,個別藥房更以「炒上炒」形式轉售奶粉,謀取暴利。有業內人士更透過部分藥房將7成奶粉預留給水貨客,只餘小量公開出售,令本港市民難以買到奶粉。雖然家長可透過奶粉供應商直接訂貨,但價錢一般比市面昂貴;有父母為買奶粉,走遍區內10多間藥房,耗費心力。
3 h# J9 d# B% v1 w7 ~公仔箱論壇
1 N6 L( K3 n* [  }香港是熱門奶粉銷售地,吸引其他地方的旅客前來購買,過去曾因奶粉供應不足出現過搶購潮。當局需及早檢視奶粉供應機制,與主要奶粉供應商保持緊密聯繫,鼓勵增加進口貨量,加強本地供應,確保奶粉貨源充足,以應付市場需求。此外,亦需防止商店囤積托價、謀取暴利。事實上,本港近期奶粉入口量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比往年增加,但是現時有藥房壟斷奶粉貨源,大量購入後只在市面提供小量供應,導致市場供不應求。當局應深入調查奶粉供應不足的原因,對症下藥之餘,加強突擊巡查力度,對市面出現人為托價、選擇性售賣奶粉的商店,當局應嚴懲重罰,以起阻嚇作用,確保奶粉零售渠道暢通。隨著近年兩地人流、經貿交往不斷深化,自由行訪港旅客不斷增加,當局應和內地出入境有關部門研究機制,制定適當措施,區分水貨客和一般自由行旅客,限制水貨客之餘,避免殃及無辜,削弱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意慾。
公仔箱論壇6 j/ E$ r: ~& B* {
5.39.217.76' I( ]) A: n5 R9 B1 ]" ^+ m
文匯報社評
7 f; T& z" |) V; c2 M9 I! @公仔箱論壇
中港矛盾剪不斷 搶購奶粉又添怨水貨問題未解決,香港又現奶粉荒。近期市面持續出現搶購奶粉的情況,引起一場前所未見的「奶粉荒」,有北區家長慨嘆「一罐都買不到」,怨聲載道。事件顯示中港矛盾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帶來新的挑戰,不容當局繼續袖手旁觀。
* k: F6 s3 ^" H* i
# P, v3 h9 L8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 L1 @& g
早前本報踢爆水貨集團聘請「耆英買手」到各區掃奶粉,近日這股搶奶粉潮愈演愈烈,不少連鎖店門前都可以見到長長的排隊人龍,部分地區甚至已到了一奶難求的地步。消委會聲稱將向當局建議採取六大措施,保障本地消費者。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則呼籲零售商不要只顧短期利益,影響本港市民,強調當局會密切監察情況,必要時會採取嚴厲手法處理。
5 G% @2 p/ x& R. [5.39.217.76眾所周知,奶粉之所以供不應求,皆因內地人來港掃貨引致。近年國產奶粉頻頻出事,令人信心盡失,家長爭相採用外國奶粉,導致搶奶潮不斷蔓延,香港、澳門、台灣等鄰近地區固然難以幸免,歐美等國家亦紛紛失陷。為了保障本國居民利益,荷蘭、澳洲、新西蘭等地已先後推出措施限制中國旅客購買奶粉,香港恐怕也不能例外。公仔箱論壇7 d1 X. W# `9 [& W8 `
事實上,香港地方細小,資源有限,實在承受不了十三億中國人的龐大需求;尤其隨着個人遊旅客不斷增加,兩地來往日益頻密,再不採取果斷措施,奶粉荒只會繼續惡化。有調查顯示,去年三成深圳居民每月最少來港掃貨一次,從日用品到食品,無所不有,水貨問題的嚴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1 B$ S0 z" u, S+ n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兩地日趨融合,無疑為香港帶來不少商機與利益,但同時也帶來不少摩擦與矛盾。近年內地客與本港居民因為爭奪資源而引起的衝突和爭議無日無之,幾乎遍及所有範疇,從爭床位到爭學位,從搶購名牌到炒高樓價,從掃日用品到掃奶粉……港人愈來愈不耐煩,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r) M! X5 f! b* h; G3 n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港矛盾積重難返,港人排內情緒不斷激化,除了客觀因素使然,亦涉及不少人為因素。前朝曾蔭權政府罔顧現實,一味吹噓中港融合、北水南來的好處,根本沒有正視隨之而來的副作用,遑論制訂應對措施。加上部分政客及不良傳媒挑撥離間,上綱上線,使問題進一步激化。而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有廣東省港區政協委員竟聲稱中港矛盾源於港人眼紅內地同胞有錢,刁難內地人來港消費云云。這種言論不僅完全無助解決問題,反而火上澆油,添煩添亂!
" C6 F7 W; c3 c5 [5.39.217.76天下之事,以為無足慮,則必有大可慮者。雖然香港是自由市場,不能隨便限制旅客購物,但事急從權,針對目前的搶奶粉潮,當局必須與供應商加強溝通,確保有足夠的供應,若實在無法兼顧兩地居民的需求,應該當機立斷推出行政措施,優先照顧港人需要。當然,奶粉問題只是中港矛盾的冰山一角,長遠來說,重新檢視個人遊政策尤其是一簽多行措施,也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 d/ |1 e1 f1 ]: m2 u# F6 B/ i5.39.217.76
$ Q6 j& C' g& M% W# u# i
1 ?+ [, Q& L8 Q% b東方日報
掃貨大軍掀亂象 中港矛盾雪上霜
2 l8 K0 u/ W1 v5 Y  Z/ @1 z! A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9 [1 ~* v  p7 S8 T
近日香港市面奶粉供應緊張,水貨客在藥房及連鎖店掃貨,有零售商趁機囤貨抬價,導致不少父母四出為嬰兒張羅奶粉,怨聲載道。雖然當局聲稱本港整體奶粉供應足夠,只有個別地區短缺,並已協調供應商增加貨源,但事實上,問題不只涉及單純的貨品供應,背後隱藏中港矛盾及港人排內敏感議題,港府必須小心處理,防止問題政治化,激化兩地居民對立情緒。
) c2 v9 O' w. h5 k1 v9 d0 X* n5 E5.39.217.76可以說,奶粉缺貨只是近年香港與內地交往日趨頻繁衍生的亂象之一。隨着○三年逐步開放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內地旅客來港人次不斷增長,至去年已逾三千萬人次,佔全年訪港旅客七成多,遠超旅遊配套正常承受能力。香港公共空間和資源有限,內地旅客蜂擁而至,文化差異導致兩地居民頻生摩擦,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及物價差異,以粵深居民為主的內地旅客視來港掃貨如家常便飯,水貨活動乘時而興,難免造成奶粉等民生用品供應不繼問題,激化港人的排內情緒。  X' _4 W1 F. L

  w$ ~- ?# e0 N3 V2 A* p! N" x尤其是前朝曾蔭權政府炮製雙非問題,美其名有助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對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採取放任態度,終致積重難返,是進一步催化港人的排內情緒,激化中港矛盾的主要原因。雖然梁振英政府果斷煞停雙非孕婦入境,但歷年在港出生的雙非兒童已達二十萬人,對香港社會資源規劃構成沉重壓力。雙非孕婦問題暫告一段落,惟雙非兒童問題的連鎖效應才開始浮現,對醫療服務、教育、社福、房屋及就業的需求,後遺症極為深遠。$ {9 f- _3 c* a* O" v- O
& X$ t6 S1 C# }5 P5 `7 n# ~- n: i
中港矛盾日趨尖銳,想方設法疏導怨氣,克制言論,防止港人排內情緒蔓延,方為上策。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有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批評港人「眼紅」內地居民有錢來港消費,如果關起門,香港還有甚麼經濟來源?又指沒有中國,香港連水都沒得飲云云。此等言論不僅無助解決問題,反而添煩添亂,火上加油。
: B! K9 v7 G! a! A: ]5.39.217.765.39.217.76% _' ^" C( w. l- ]7 @
歸根究柢,內地人來港掃貨之風愈演愈烈,與內地黑心產品無日無之,國貨令人信心盡失有直接關係。以奶粉為例,自當年揭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至今,各地仍不時傳出這樣那樣的奶粉質量問題,可憐天下父母心,試問誰不想子女喝上安全奶粉?外國奶粉成為搶購對象,相對於內地偽劣產品氾濫,香港正貨之都形象深入民心,焉能不成為內地居民掃貨首選之地。3 r0 w% q" E1 `0 `: }3 O! B* E: I
tvb now,tvbnow,bttvb. ^4 {2 b+ Z+ E& O' g$ o
事實上,近年香港與內地融合步伐加快,由金融、零售到樓市,已逐漸成為全國市場,以香港七百萬人口的有限資源,根本難以滿足內地經濟起飛帶動的消費潮。無疑,香港是自由港,當局難以禁止內地人來港搶購民生用品,只能責成供應商增加貨源,禁止囤積抬價。倘若某些主要用品如奶粉等長期供不應求,應倣效外國以管制方式或行政措施控制供求,確保港人利益優先,亦屬權宜之策。而長遠來說,重新檢視個人遊政策尤其是一簽多行措施,恐怕才是解決水貨問題的治本之道。
9 V3 ]0 e$ }, g! M7 D.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g) `7 ~$ b  r
, l: R% |9 b# r. |  D) Y2 P' S
版權所有 © 2013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何不食人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F7 q. V* C* x% n/ U
tvb now,tvbnow,bttvb* P( g& ~% O6 Z# z$ M/ F+ ?, J) H
公仔箱論壇! |( t5 I1 O7 @% N# p& ~3 Y2 {7 {* h  T
年近歲晚,過往香港人可能只忙於辦年貨、封利是,現在卻要搶奶粉。搶購奶粉的災區,已從東鐵沿線擴散至將軍澳一帶,不但內地水貨客,甚至連香港居民都參與其中。一些是母親深怕BB斷奶要搶貨,另一些卻是為了轉售內地水貨客,甘願做「排隊黨」。
) H- f* B/ W1 t# Y"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對此不忘一提「港府一向積極推動母乳育嬰」來解嘲,不禁在奶粉荒的情況下令人聯想為「何不食人奶」的黑色幽默。局長說當局與大型連鎖零售商達成每人限購四罐的共識,實無助解決問題,因為大型連鎖店所提供的奶粉畢竟有限,本地母親亦敵不過水貨客派出的婆婆排隊團,晨早六時在店舖門口等待搶購,再轉售水貨客。即使當局採取預留特定配額措施,只賣給持有本地身份證人士,水貨集團也可利誘更多港人代購,始終治不了本。
3 g4 F: T/ w7 X4 G; w) i- e7 g; R' `  ]3 A
其實港媽經已相當「適者生存」,紛紛加入不同零售品牌所設的「媽媽會」,上載出世紙或針卡證明是本地B以得到奶粉配額,可惜現實情況不是熱線常打不通,就是要「捱貴奶」,因為不少媽媽會提供的奶粉平均貴約二十至四十元,最後迫使部分精打細算的媽媽要到東涌購買奶粉。有母親更反映,不少新界區的藥房和連鎖店,大批奶粉只預留給內地水貨客,不斷囤積抬價,試問此情此景,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香港,情何以堪?
) X. Q) g  R8 Z) G5.39.217.76
2 T# f1 b* Y4 ?  i. P& Y! B不少本港媽媽以奶粉代替母乳育嬰,她們並非不懂餵哺人奶的好處,而是基於生活繁忙,無法經常親自餵哺,也有因為不同的身體情況而改以奶粉餵哺。是故,即使以理想餵哺、健康為由,仍不足以說服港媽轉移視線,也無助解決問題。愈來愈多必需品被水貨客搶購一空,即使繼續檢討一簽多行,甚至變成一簽一行,也只是紓緩而非解決問題。歸根究柢,是我們背後的內地,充斥着大量不人道的毒奶粉及劣質產品。一方面我們相當同情內地同胞要承受毒奶,但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也要保障本地權益。這不是要誇大中港矛盾、抹黑內地人,然而,這亦不能成為政府視而不見的藉口。
$ o" F1 l$ L, ?& ?* r/ E* b( v5.39.217.76" e; V+ \' T5 A; \" A& {0 d1 k2 C% P
特區政府應立即增加海關、入境處及警方人手執法,港鐵亦要嚴格執法,打擊日益猖獗的水貨活動,實在刻不容緩。
+ s! K& m" v( s5 M: v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f3 h6 k. b, u/ P6 n( T
陳志全 立法會議員
' o% M8 ^9 d5 [0 t- a1 s/ |5.39.217.76
5 c& w5 Q7 d' T) H* ^公仔箱論壇
# M  b2 `! L. H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9 \- O( n1 N! R

3 H7 Q! R) j7 @6 X( o7 W公仔箱論壇版權所有 © 2013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