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最低工資不可廢 自我增值增入息之一
& i9 ?" ? E- q8 {$ ?7 N6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C5 ~! a! ?+ a3 I3 |* A
9 Q; Z" k: S6 {7 u2 T6 g, j, F一、去周「最低工資委員會」經過「艱苦」談判後,終於達成最低時薪從二十八元提升至三十元的決議,預料將獲行政長官批准並於明年三月落實。據去周四 本報「香港脈搏」的透露,有資深委員慨嘆今次談判毫不順利,以勞、資、學三方各自表述,唇槍舌劍,「爭拗令人厭倦」。其實,二十八元加至三十元,加幅百分之七強,與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脹率)升幅相近(在去年五月實施最低工資以還通脹率在百分之三點七至六點七之間),但勞方擔憂通脹加劇,明年貫徹三十元 時薪時,也許工人的收入追不上通脹……。公仔箱論壇! @2 I1 J4 D. a2 R% S3 H2 C
- T8 j& }# Z8 c3 H" ]/ x* u#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三十年前,筆者反對在自由市場實行政治(非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最低工資,這些年來,財經新聞 工作者第一手的經驗,令筆者深刻看到資本家貪婪無懨,加上有美國經濟學者的實證研究顯示適度的「最低工資」不會造成市場失序、失業率上升,筆者因此認同這是保障非技術勞工的「次佳方法」。事實上,資本主義要不斷改善、改進加添人性成分,亦可說長期為「醜陋資本家」塗脂抹粉,資本主義制度才能持之久遠。眾所 周知,資本主義有千般不是,卻是所有經濟制度中最可取最能誘發工作潛能的一種(這與迄今未見比終日吵吵鬧鬧效率甚低的多黨議會制更優勝的政治制度一樣),因此大家—不同政見的人—要小心呵護它設法維謢它。0 K7 e2 q% v8 d" M2 b0 r0 g0 Q
' q$ l& ^, Q, Z9 C6 F C. a認同應實行最低時薪後,筆者以為最低工資必須指數順應(Indexation),即根據 通脹率高低調整最低時薪,這樣做可省下不少開會「研討」(勞資雙方討價還價,相信滿腹經綸的學者難起決定性作用)的時間。當然,通脹是「落(滯)後」指標,惟身為委員的學者可發揮所長,運用高深的計量經濟學原理,釐訂一套追加追補(可加可減﹝通縮時用﹞)的機制。不過,一如筆者今年五月三日在這裏指出, 經過有心人的「微調」,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本港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不能準確反映實際物價(任何曾去街市「買餸」的人都應該同意這種說法),這即是說,一般民生日用消費品的價格遠比通脹率凌厲!在這種情形下,最低時薪指數順應,對資方較為有利。也許有人因此說筆者不公平,對此筆者坦然承認,因為在香港這 樣典型的資本主義城市,不給資方一點甜頭,行嗎?可惜資方顯然並不「領情」,兩年加薪百分之七還惹來「加重經營成本更難經營」的抱怨。5.39.217.76- n" _' u/ s9 k0 V) b6 @
公仔箱論壇: |$ D0 g, _" b7 i6 c6 [5 |6 V) T8 A4 |
另一 方面,勞方亦不滿足於三十元,要求把之加至三十五元,遠遠高於通脹增幅。對此筆者並不同意,筆者認為,以目前陰晴未定的環球經濟環境,三十元水平應稱「合理」,受薪者欲得更高收入以提升物質生活質素,應從提高生產力亦即工作技能上入手(勞工團體應力促政府增設勞工訓練課程),以如此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升 級」,在時薪的階梯向上移動,收入自然會超越「最低」而增至新水平!
" b( [6 h Y* ^-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B% d0 ?+ H- M0 |
香港工人的收入,與其他地區比較又如何?由於牽涉太多外部因素,籠統的 比較不易且不準確,這種困境舉世皆然,經濟學家退而求其次,根據麥當勞漢堡包的薪金作比較。準此,香港(麥當勞店)工人的收入不算差,最新統計顯示,其最低時薪港元四十四元二角六仙,可購四點一四個漢堡包—遠遠及不上北歐但遠遠拋離中國的只能買約半個漢堡包。5.39.217.76/ U. w3 j/ \/ \" M
9 s% C% j6 J6 g4 s5 w
q; B- L4 r% J7 z7 r' h3 gtvb now,tvbnow,bttvb二、比較各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水 平,一直是政治家和經濟學家致力研究的命題(由以迫害基督徒出名的羅馬皇帝狄奧克里汀〔Diocletian〕於公元三○一年頒布的價格法令〔Price Edicts〕啟其端),惟約二千年來仍無公認有效的結論。最初提出類似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以比較各地物價概念的,是十六世紀位於馬德里西郊沙林孟加市同名大學(Salamanca,成立於十二世紀,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學)的神學家,但只 有意念而未有理論架構;直至一九一八年瑞典經濟學大家卡舍爾(Gustav Cassel)提出「一價定律」(Law of one Price;一九二三年凱恩斯在《貨幣改革短論》﹝Tractof Monetary Reform﹞推介後才廣為人知),作為衡量不同地區物價的標準,方為學界接受。樹仁大學經濟學系的「樹仁本部」網站(www.sy-econ.org) 〈購買力平價學說〉條,對此的解說簡潔易明:「以薯條為例。薯條在A國賣五元一包,如果A國二元可以換B國一元,那麼,一包薯條在B國應該是賣二元五角。」何以會這樣:「先假設二地開始時的滙率是一A元等於一B元。如果薯條在A國賣五元一包,在B國是賣三元,會有人在B國購入薯條,然後拿去A國出售, 每包可以賺取二元。」這種所謂「套利」行為,會令B國薯條價格由於需求殷切而上升,B國薯條在A國出售則因供應增加而使A國薯條價格下挫,這種活動,直至兩者之間沒有差價商人無利可圖才終止。tvb now,tvbnow,bttvb) X- _6 J& ]( O8 B
9 Q* ?" G; F# x+ X" V. ^在上例中,貨物因為套利行為,令貨幣的購買力在二地相等。然而,局限於種種客觀條件,如交易成本、關 稅以至貿易限制等,「一價定律」實際上並不可行。到了一九五八年,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的愛爾蘭統計學家基阿利,利用PPP和國際商品期貨平均價的概念,假設一個購物力等同美元的貨幣單位,稱為「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 或以 Int $符號出之),以之作為衡量各國國民生產毛值(GDP)的貨幣單位,令這類比較不致受秒秒鐘不同的貨幣滙價所影響,進而可以接近現實地比較不同地區的生活水平;這一構想至一九七二年才由巴勒斯坦統計學家甘美斯完善化,因此實際上此一優化PPP的「國際元」亦稱基阿利—甘美斯元(Geary-Khamis dollar)。這種真正「紙上貨幣」被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採用,以二○一一年為例,各國的人均GDP均俱以代表在國際市場上的實際購買力即PPP的國際元(Int $)標示,如中國為八千四百、香港四萬九千三百、台灣三萬七千九百及澳門三萬三千……。
$ O0 A) K/ r3 h# D+ z' x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9 X( J0 j. Y7 R; d
可是,不同貨幣購買力的計算不但複 雜,而且由於各國人民的消費偏好不同及相關消費品(物品及服務)質量差異甚大,因此,以千辛萬苦計算出來的「購買力平價」(PPP)比較各地生活水準,難免有蘋果與橙相比的缺失,仍不能反映不同地區人民的真正購買力。為了紓解此困局,普林斯敦大學經濟學教授阿仙費爾特(評論紅酒的「酒國通訊」 《Liquid Assets》的創辦人)今年三月七日在該系網站發表題為《實際工資比較》的論文(O. Ashenfelter :《Comparing Real Wage Rates》,Princeton U Industrial Relations Section, Working PaperNo. 570),從衡量不同國家的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包售價及該店店員每小時工資(Big Mac Per Hour, BMPH)可購多少巨無霸,藉之比較各國工人的實際收入。
$ V0 _3 v' y/ X4 q" o0 [; s5.39.217.76+ k3 R; V) ~9 T# i0 W% T3 h
7 ~5 w1 s$ L" X1 W# qtvb now,tvbnow,bttvb從最低時薪說起.二之一公仔箱論壇1 w" d' W+ s* Y
, P r% L& v$ s. {# a, Y4 Y( Xtvb now,tvbnow,bttvb7 }- Y5 T0 ^7 C _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