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9-14 08:13 AM 編輯
& b# e( N, A2 z5 E4 v& H8 `1 J
. a( Q- ?: M) u5.39.217.76梁慧思:那些在公民廣場的日與夜* d+ D5 f: I! ?8 s; w6 ^
% d8 X- S' P. e( e: X5.39.217.76& P9 m9 g. d' Z6 g
對我來說,9月初在政府總部外發生的事,就像《天與地》最後那場搖滾音樂會一樣超現實。9月8日凌晨之後,我昏迷了好幾天,現在才能定過神來,好好整理自己的回憶。
: F' h4 j* D+ I' U! F5 r- ?公仔箱論壇
& U' G9 F3 q3 `# r- ]- I& D q2 T最初,我只像大部分市民一樣,對於反對「德國及國民教育」科這場運動,只是「數人頭」式的參與。我有參加「七二九」大遊行,9月1日也有坐在添馬公園的草地 上,與幾萬人一起淋雨。9月3日晚,我獨自在添美道靜靜坐了幾個小時,到晚上十一時多倦極離場,沿途卻看見不少市民準備加入。我心中突然生起一點內疚,就 走到金鐘地鐵站的便利店買光店內的蛋糕,然後折返政總送予學生。回家途中,我收到一個電話,請我翌日到政總幫忙,這樣,正式開始我在公民廣場的日與夜。& Q& }+ N% R* a8 e
tvb now,tvbnow,bttvb; M5 ~7 P$ w6 J4 ~
大會安排我在絕食區處理傳媒採訪事宜。由於天還沒下得出雨,下午的絕食區很翳焗,幾位絕食者(有些已絕食兩天,有些前一晚才開始)都在帳幕內休息,或坐在地上與來訪的親友閒談。我向醫療隊了解絕食者的情況,記下他們下一次量血糖血壓的時間(絕食者須每四至五個小時接受檢查),然後向留守的記者討論他們的採訪 角度,再詢問絕食者是否願意接受訪問。
- _# v8 G9 _: T- m% Y'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3 S. G6 W( i9 l! ? J
悶熱天氣下的絕食者
6 F1 k% u$ O8 c$ y公仔箱論壇
4 j: Q- f% C2 y) M# |我怕阻礙絕食者休息,所以只是簡單介紹自己,然後留 在絕食區內靜心觀察。幾個絕食者的精神似乎仍不錯——黃克廉不在絕食區,聽說正與大聯盟的成員開會;韓Sir(韓連山)在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Sean嘗試開解擔心他健康的媽媽;幾個大專行動的學生跟同學討論下一步行動;Debora與朋友閒談;阿東的太太剛帶同小兒子來探爸爸,小孩子一 見到帳幕就衝進去彈彈跳跳。, S( S# I& d0 b
9 [ ]6 _# V- g4 [6 }/ n)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後來,與絕食者接觸多了,我更了解他們在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在那幾天,他們對抗的不單是「德育及國民教育」 科,還有自己的身體,期間也有軟弱的時候,而且他們絕大部分時間都留守在講台背後的絕食區,群眾向他們吶喊「加油」,他們也未必聽得見;他們甚至要在空着肚子、休息不足的情況下,與大聯盟成員和其他運動的參與者開會討論事態發展,心力交瘁可想而知。我只能向他們問候一下、替他們拿水、安排梳洗和身體檢查、 為他們婉拒增添疲累的訪問……,希望他們能夠心無掛慮地抗爭。
& G; O1 `; y k; m* o公仔箱論壇
; A" [" Q/ |+ Z. m8 M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鐵欄外的Canon in D公仔箱論壇4 l4 g5 z% I# c2 G
5.39.217.76- W; a% d& Z' _" b9 o( d
3 j, l9 s* P' K; y* t( X$ x不過,他們的抗爭 路絕不孤獨。幾天下來,他們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前來絕食區為他們打氣,向他們送上慰問卡、圖畫和鮮花,與他們談天、唱歌和讀經祈禱。我最記得有一晚,退休教師韓Sir已經絕食多天,身體有點虛弱,婉拒了不少學生和朋友進入絕食區探訪。有一個穿黑色背心、大概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向我遞上名片,請我轉交韓Sir,然後他拿起小提琴,隔着分隔絕食區的鐵欄,向韓Sir拉奏一曲Canonin D。7 C j4 Z9 }. F& J5 x7 ~
3 C: K( w3 D5 {2 Q
當時台上的司儀正慷慨陳詞,公民廣場非常嘈 雜,連站在鐵馬附近的我也不能把樂曲聽得清楚,但這小伙子就是專心地拉琴,韓Sir同樣靜靜地、專心地坐在帳幕內欣賞他拉琴的姿態。小伙子把曲拉完之後,韓Sir就向我遞上一張親筆字條,請我交給講台,說這年輕人是他的學生,很希望他能在台上拉奏一曲,送給絕食者和在場的市民。我把字條和小伙子送到講台,然後回到絕食區告訴韓Sir。不久,這首Canon in D在公民廣場上奏起,我見韓Sir臉上流露出安慰的表情——從韓Sir和他學生的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何謂「春風化雨」。5.39.217.76/ ` F9 H) }. U! L) D
8 r: g2 [; W* w V$ H9 r) c* l# W( L' X5.39.217.76絕食者的堅持,也着 實感動不少人身體力行地支持這場運動。在公民廣場的幾個晚上,我看見參與的市民愈來愈多,物資源源不絕送到廣場,義助的醫護人員和義工,把絕食區內外都擠得滿滿。就算只是參與集會的市民,當我們需要協助時,他們也不會「托手踭」;有好幾次我們不夠義工護送嘉賓和絕食者出入,情急之下,便要求通道旁的市民幫 忙,他們二話不說就站起來,手挽手築成人鏈,闢出一條暢道。
# F" H* D0 r' n! h- M(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T# J7 O1 a E, t8 Qtvb now,tvbnow,bttvb之後的每一天,事情都有不同的發展,面對的情況也比之前想像的複雜得多——有絕食人士退出,我們要為虛弱的他們預定安全的離場路線;有人新加入絕食行列,我們要張羅帳幕和被鋪;政府官員對事件有不同的評論,我們要安排發言人接受傳媒訪問和上台向群眾滙報。% C: M m) P3 g1 N* `, V
! _6 Q: j8 A2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外,我們還要應對一些突如其來的情況。還記得有一晚,民主女神像在沒有知會大聯盟的情況下給送到公民廣場去,在場的大聯盟成員都十分緊張,網上亦隨即湧現大量「送走民女」的呼籲。我們馬上商議處理方法,同時向傳媒解釋因由;最後「民女」送走,我們才鬆一口氣。
/ u4 `- w3 f, [* `tvb now,tvbnow,bttvb
) N" T7 e/ a# N6 I2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能有人認為此舉矯枉過正,甚至是政治潔癖;但正正由於大家都很珍惜這場運動的純粹本質,不希望它有任何視線轉移、甚至予人上綱上線的機會。tvb now,tvbnow,bttvb3 R$ R( _ ^- T% X2 J; i+ u9 b
公仔箱論壇( Z+ q: U1 g5 v- i4 {
廣場上的無名英雄
' n7 _* K8 {6 j5 p! A7 p# b公仔箱論壇5 H9 [7 o5 n" v* s/ T# h6 }1 D, `
直至9月8日,這場反國教運動終於來到關鍵時刻,政府傍晚宣布將有「重大政策改變」。這下子令大聯盟成員、絕食者和公民廣場上的市民緊張起來,廣場上氣氛與前幾天的截然不同。我和大聯盟成員向絕食者了解他們的意見和意願,然後與絕食者留守絕食區,靜待大會的決定。
9 r, U: T6 w2 l( t2 m1 P
% M7 c) x: F6 K) W& x那個晚上實在很難捱,我要不斷向正在開會的大聯盟成員滙報公民廣場的情況、要向記者簡報大聯盟的會議進展,更要協助紓緩絕食者的心理壓力。最後,大聯盟於凌晨宣布撤出廣場的決定。已經絕食逾一百七十小時的韓Sir,以沙啞的聲線帶領市民同唱We Shall Overcome;站在講台旁邊、等待護送韓Sir下台的我故作冷靜,但覺眼眶已有點濕。tvb now,tvbnow,bttvb9 T& u9 f/ Y4 k6 T B, Z1 e6 d8 v
: E) U! _, e$ d+ ~/ x8 m. H9 ]5.39.217.76其後,我們安排幾位絕食者離開公民廣場。我們以人 鏈護送韓Sir離開時,沿途掌聲、歡呼聲、「韓Sir好嘢!」的叫聲不絕,花了十多分鐘才可送他離開;我馬上由中信廣場跑回絕食區,準備護送絕食時間第二 長(逾一百二十小時)的Sean離開。我帶他和親友沿着韓Sir離開的路線,慢慢步離公民廣場,沿途沒有什麼人認得他、沒有掌聲歡呼聲歡送他,他只是由朋友攙扶,步履蹣跚地離開。
; f; d: K2 s0 X: Q' U: y5 A5.39.217.76* ~" e0 L5 ?% \. {/ g
此時台上有人唱着瑪利亞嘉兒的Hero,走在Sean旁邊的我鼻子一酸──韓Sir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更多的絕食者和以不同方式參與這場運動的人並沒有受到英雄式的對待,甚至他們的參與不為人知——其實人人都是英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 t9 T; h( [( ~5 R
公仔箱論壇' `: F( \% ~# S; q- S( f! \
我們就是公民廣場
/ a: \- X/ n) d
8 b1 @2 q9 ?: a* G從大聯盟決定撤出政總至今,社會上充滿「撤出的決定和時機是否正確」的討論,甚至出現一些道聽途說、未經證實的「揭秘」,令反「國教」的討論失焦。
0 E- F3 F$ i- X9 P(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 D. S/ [3 ~% m/ {0 Q9 O% \
可幸的是,討論也不乏更積極的反省──反國教運動的管理和決策,如何可以更透明更開放?撤出廣場之後,發起人和參與者除了宣布運動成功之外,會否總結經驗,令運動能夠持續下去,達致最終勝利?我們要的「勝利」究竟是什麼?市民除了每晚到公民廣場「數人頭」、甚至只掛着拍照和在社交網站Check in去「消費」這場運動之外,是否可以貢獻更多?除了喊喊口號唱唱歌,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還可做什麼?除了見慣見熟的活躍社運分子外,社會運動可否由其他人主導?這些討論,顯示反國教運動某程度上已達到公民覺醒效果,對以後公民社會的發展實在有利無害。
: e" ^4 E: q( n6 K
+ W+ ~& ~! ]" F E+ l, I公仔箱論壇無論反國教運動的策略是否成功,大聯盟應該怎樣合作下去,這場未竟全功的運動如何能遍地開花?無可否認,這場反國教運動是近年香港最波瀾壯闊的公民運動,也揭開了香港公民運動新的一頁。如今,公民廣場那十個晚上,已經成為二十多萬個曾經參與的市民的美好回憶。
) O c K! f) g5 v7 v0 G" l公仔箱論壇6 }2 } f2 e, X0 t2 {" w
執筆之時,我正在中大的百萬大道,旁觀學聯舉辦的罷課集會。學生們的熱情,令這個酷熱天氣警告下的九月天更熾熱。這可能是最壞的年代,這可能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我們的火紅年代。在那個夜晚,當我們走出公民廣場之後,我們已不用再倚靠反國教大聯盟號召參與行動,甚至再不需要學聯、教協、家長組和學民思潮──公 民廣場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就是公民廣場。
( d) A: i3 v8 K% d1 |5 H) o) o8 y8 M: ^, h, G) n. Z( \
* o" y* Y% A* t+ y4 u& g- I
7 W& {7 |8 ~4 D" ], z1 V% W9 k; T
作者為資深新聞及機構傳播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