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鐵電霸千夫指 撥亂反正更何待

港鐵和中電先後公布中期業績,雖然異口同聲表示上半年盈利倒退,但依然無阻兩間公司賺取令人咋舌的巨額利潤。事實證明,在現行機制「保障」下,港鐵和中電都是只賺不賠,旱澇保收,所謂業績倒退,不過是玩數字遊戲,無非為未來進一步加價增加談判籌碼罷了。
: d+ z. e# f, l* F" N$ S2 }tvb now,tvbnow,bttvb港鐵和中電作為本港兩大公共事業機構,享有港府提供的種種優惠,每年賺大錢。以港鐵來說,上半年本地車費收入和總乘客量都創出新高,賺逾五十八億元,所謂盈利倒退,只是因為沒有物業出售而已。中電今年上半年亦賺逾三十三億元,盈利雖然下跌,並非本地業務不濟,而是因為澳洲電煤廠水浸帶來非經常性支出等原因造成。tvb now,tvbnow,bttvb* k. {$ d$ R# E8 z! @$ g
兩間公共機構賺得盆滿缽滿,理應負起社會責任,減價回饋市民。但實際上,兩間公司貪得無厭,年年賺錢,年年加價,賺得愈多,加得愈多,已成殘民自肥的無良企業代名詞。港鐵今年根據可加可減機制,大幅加價逾百分之五,創歷年最大加幅,引起市民強烈反感。「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七受訪者批評可加可減機制存在漏洞,變成只加不減;三成六促港府檢討機制時加入更多條件;兩成二斥機制未能反映實況。tvb now,tvbnow,bttvb+ p$ L6 w% C5 o
中電亦不遑多讓,在利潤管制協議「保障」下,獅子開大口,先是提出加價百分之九點二,貼近百分之九點九九的准許利潤上限,後迫於民意壓力,才假意退讓,下調加幅,惟又揚言經營成本上升,未來四年將大幅加價,實則玩弄「分期加價」的把戲。三成六受訪者狠批利潤管制協議是不平等條約;三成二不滿中電只識賺到盡;兩成八認為反映港府監管水平低下。tvb now,tvbnow,bttvb+ T4 h4 g& y' ?9 M0 h5 _
港府早年引入可加可減機制,其實是在經濟通縮之際說服港鐵減價的權宜之計,奈何事與願違,實施機制後市場形勢轉變,通脹長期高企不下,以致機制荒腔走板,由可加可減變成只加不減,根本不合時宜。而利潤管制協議准許兩電賺取近一成利潤,只要不超過上限,隨時可以加價,而且投資愈多,利潤愈大,在現今經濟不景的氛圍下顯得極為荒謬。上述民調又顯示,三成六受訪者批評機制向財團傾斜,是官商勾結的惡果;另三成六認為機制不能保障市民;兩成四炮轟機制過時有缺陷,市民只能任人魚肉。5.39.217.76" D* F8 a4 Z+ g6 N# i2 H0 l3 N  g
任何生意都有風險,不可能只賺不虧,更不可能保障每年賺多少。港府簽訂這些「城下之盟」,何止不合理,簡直就是對所謂「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莫大諷刺。其實,港府並非沒有反制手段,如調整定價條件,增加市場競爭等,關鍵在港府有沒有勇氣和承擔,敢不敢改變政策長期傾向大財團的弊端。tvb now,tvbnow,bttvb; U" Q- Y/ F. x" }
解鈴還須繫鈴人。無論是形同虛設的可加可減機制,還是名為利潤管制實為利潤保障的協議,都是前朝政府官商勾結的產物,新政府是否做實事,即將進行的機制檢討就是試金石。tvb now,tvbnow,bttvb! [& }7 K+ C' f- A( g5 y

' f8 ?" }8 }' Q& w7 l/ J" n* D+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j7 `$ U" Y0 [, `: L- J1 F

) c, y. G2 r  r0 m* Q# b/ G2 `太陽報社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