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成為負責任的透明政府,當公民學會了理性表達訴求,公民與政府間才可能建立起良性互動機制。
4 m. `' G! @6 J5 Itvb now,tvbnow,bttvb
+ F$ L! j) k# x, B3 h7 Z 7月28日,江蘇南通市政府發布消息稱,永久取消有關王子制紙排海工程項目。壹場因環境問題引發的風波,因為當地政府的積極回應而漸漸平息。
& m/ G* {6 H- V5.39.217.76
. x* Z6 P/ j: ` R% E. c5 `5.39.217.76 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公民維權意識日益增強的社會環境敏感期,怎樣才能避免民眾非理性情緒之下的極端行為?政府與民眾如何理性互動,求得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途徑?公仔箱論壇7 a" g$ U5 V$ E) R E7 ]1 s
0 f5 ~1 o% M+ F h' r$ x3 A 近年來,全國範圍內由環保引發的群體沖突時有發生。值得註意的是,不少項目通過了環評,甚至是國家或省裏確定的重點產業項目。這表明,中國社會發展正進入壹個特殊的環保敏感期,壹方面,“發展中”這壹現實國情還繞不開產業的梯度轉移,壹些工業項目也不可能做到“零汙染”;另壹方面,民眾的環境意識與權利意識在迅速提升。環境利益沖突既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成為發展轉型的壹種折射。
. I1 m4 ~) F. E V* z& k' W5.39.217.76
) T Z# o5 e% M" W5 o* G$ |( g! u: Ntvb now,tvbnow,bttvb 就目前幾起風波的處理方式看,有的是宣布停建,如什邡投資超過百億的鉬銅項目,以及啟東的排海工程;有的是重新選址,如PX項目在廈門遭到市民反對後另選廠址。這反映了政府順應民意的可貴姿態,但有的問題並未結束,比如大型項目停建後如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重新選址後會不會引發新矛盾?
+ K) u2 X0 ~/ h, B7 `: h c tvb now,tvbnow,bttvb; z6 U. i. X5 r* u4 ?1 a) A$ Q
有必要從這些新矛盾新問題中吸取教訓,進而審視自己:面對發展階段的“環境敏感期”,地方在確實需要引入壹些產業和項目時,是否盡了最大努力把環境風險降到最低?是否開展環境評估時也充分考慮了“社會風險評估”?選址、興建與運營各環節是否做到了科學論證、公開透明、充分溝通,進而得到了大部分群眾的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促進公民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固然需要公民理性表達訴求,更需要政府成為負責任的透明政府。
+ R+ N, ^+ z; H& L. ~! E)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E8 |1 D! \1 _% h
做責任政府,就是要將自己從具體的經濟利益糾葛中獨立出來,成為公共利益的執行者、經濟利益的平衡者。同時,給予群眾權利訴求的正常通路,確立公開透明的決策機制、營造包容性輿論環境,維護包括行政訴訟在內的司法公正,推進執政方式的現代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V8 q4 d9 ~4 ~
# p& G; V: L- U0 p- o3 m5 q8 n
值得壹提的是,我們看到,公眾理性維權的意識漸強。這表明,在今天中國,大多數人仍然希望國家在穩定的軌道上實現經濟社會的轉型,這是我們理性解決社會問題的基礎。珍惜這個基礎,建立良性互動機制,相信我們能夠應對社會發展轉型的壹切挑戰。tvb now,tvbnow,bttvb4 {* L! U1 c; v4 z! C7 p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