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梁正燁:只為擁護現政權——香港教師眼中的國民教育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7-28 07:07 AM 編輯
. k8 j7 ~6 O* u3 L' A  Y(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6 ]3 a, F0 p# V7 H" s) H*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梁正燁:只為擁護現政權——香港教師眼中的國民教育5.39.217.76- T% j) a- T8 h- u" i
tvb now,tvbnow,bttvb- f# l+ U, |/ ?& ^- {) i: J8 ?" T4 p
公仔箱論壇9 ^! ~/ B% R# t+ |5 v/ R/ g' l8 D
長期關注香港教育政策問題的香港教育學院講師戚本盛認為,國民教育的諮詢稿中,「國家」一詞共出現了368次,其中有360次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讓人質疑「國民教育」的目的只是希望人民擁護現政權。迴避現政權不足的隱惡揚善心態,籠罩著整個課程。
4 B6 W1 M) b0 w1 x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3 {) q8 M- T. g5 n" K; F5 U  ?
吳薇薇(化名)是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一所小學的中文老師,負責低年級兩個班的中文教學,也身兼一個班的班主任。校內中文科組從前年開始,決定將一些 「國民教育」內容,融入中國語文科內教授學生。她會定期從學校的國民教育課程課本上,選擇一些內容作為「增潤課程」,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2 t& `/ I! s  a, Q) G  H! N, W

! g$ }# p, G9 _+ M( m8 ^) X/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育局今年4月發表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建議全港小學在今年9月新學年起,設立獨立成科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繼由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編製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指一面倒讚好目前中共體制後,由城巿大學旗下企業附屬機構編製的「匯通國民教育課程」,也被媒體抽出部分章 節作為例子,例如建議二年級學生在中文課聆聽《歌唱祖國》以感受祖國的「錦繡河山」,被質疑是「洗腦」課程。: @4 W) R& k  w) y# e/ e%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Y9 ~1 q5 _! B* ^+ N4 O' U
這套「匯通國民教育課程」,目前正在18所教區小學使用,包括吳薇薇所在的學校。
! T& _* T/ c. C1 N  d1 n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G5 `4 U, I% t8 B
不過,作為「匯通」教材的使用者,吳薇薇認為,綜觀整個課程大綱,其實它的「洗腦」問題並不算嚴重。「這個課程是由很多學校不同的老師一起設計的, 並沒有說有個怎樣的指導思想。」她承認有些被媒體報道的章節單元,可能存在按設計人員個人喜好而出現內容的差異,但絕對不是「洗腦」。5.39.217.762 H6 \( U5 M9 _4 y$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1 E3 X0 h' Q7 k' J
吳薇薇指出,她與同事都有了解過《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育手冊》的內容,她同意這個手冊確實有失偏頗,事實上,她與同事對這類不夠平衡的教材都很反感。「如果遇到這種,我們一定不會選用。」
' K3 f# f) r+ f3 ~tvb now,tvbnow,bttvb

& A8 u7 {; V7 D$ Y, [  y老師決定怎用教材5.39.217.76' J. @- B9 c! N2 c
吳薇薇強調,教材運用的權利在老師的手中,她所在學校的做法是,中文課組會一起討論選用哪些單元來教授學生,最終會由中文組主任來決定。目前,校內中文課的「國民教育」內容,主要側重在中國傳統文化上,例如通過一些傳統故事,向學生講述孝順父母的道理。" F1 T# M- X7 S4 l

2 B0 A% n/ v: _& ]3 S5 y( q" n吳薇薇說,天主教學校強調普世價值,以前的校長在早會也會提到六四事件、劉曉波因言入罪等。校方選擇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中文科裏教授,其實也是基於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符合天主教信仰的普世價值。
2 {  h: c8 Q2 ]( H: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R) V: K9 P+ \) {: b* p2 S
然而,關於當代中國的政治,吳薇薇承認課程涉及的內容會較少,這一方面是因為低年級小學生對於政治內容的理解有限,另一方面,她也認為目前坊間出版社有關中國現況和政治的教材,還未能提供足夠多元、中肯的觀點。tvb now,tvbnow,bttvb+ x" ~6 V4 [, }# w6 z6 R
tvb now,tvbnow,bttvb, A5 L; T: C, t& |, ]' k0 Y6 g8 `
與此同時,形形色色到內地的交流團,也被指是洗腦教育的一部分。中學教師伍國偉最近剛帶領一群中四、中五學生,到北京參加由香港教育局主辦的「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交流團,學生在中國人民大學交流七天。
) [. h  B& g2 P7 [  [) T! {tvb now,tvbnow,bttvb

# {* s# T. \- s  e. T% Z伍國偉直言,交流團的不少講座很明顯有坊間所說的「洗腦」成分,主要都是一些內地教授向學生講解國家近年的發展情況,但他認為這種講座未必能達到 「洗腦」效果。他謂在交流團期間,每天晚上香港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參加反思會,很多學生其實都不會完全相信講座的內容。「中四、中五的學生其實都會思考,不會去一味的接受。」+ {1 H/ f: g+ ]

  P: d( H9 ]+ b) C* ?9 F: p伍國偉的中學在新學年,也會開展國民教育課程。在前線直面國民教育的他,對「洗腦」的擔憂並沒有外間社會那麼嚴重。他認為,無論課程、教材如何,最主要的還是要看老師怎樣運用,在這方面老師還是有很大主動權。
- ~8 c* r& r6 a( m0 w: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I8 Y' R2 Y5 `5 r
雖然兩位前線老師認為,他們能夠「控制」國民教育實際上如何執行,但從事師訓教育和教育政策研究的老師,對國民教育的前景卻不樂觀。tvb now,tvbnow,bttvb8 L- O* k' l; O& J0 c

+ f! m8 T$ k" m) w! F5.39.217.76「國家」等同中共政權
8 _* b# ~& |2 F% z  v2 v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o1 d; C6 x  E! D, I+ T
香港教育學院講師戚本盛長期關注香港教育政策問題,同時也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去年教育局發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時,他就開始研究此課題。在他看來,政府推動「國民教育」政策的本質和目的就很有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3 U5 u; W- q&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W$ o  F$ |; B: p
戚本盛研究發現,國民教育的諮詢稿中,「國家」一詞出現了368次,其中360次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六次是指現行主權的「國家」,只有兩次是一般概念的「國家」。
. i3 @8 X7 ?  e' E! A9 ~0 w8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J$ J, T1 g4 {7 y' `) a3 L
戚本盛認為,《諮詢稿》中提到的「國家」絕大部分都是指現中國政權,難免會讓人質疑「國民教育」的目的只是希望人民擁護現政權。「國民教育本來應該 是告訴學生,國家——一般概念下的國家,或者一個理想中的國家,非特指某個政權,本來應該是怎樣的,以及國家與人民的關係,國民的權利和責任。」
" H- p$ I' r" Dtvb now,tvbnow,bttvb
, c, [3 M5 n9 x. Y0 k' W, V5 Z8 l
為何《諮詢稿》未有重視「國家」概念的研習?戚本盛認為,很可能是關於國家概念的思考和現政權狀況之間的比較,會出現一些令現政權尷尬的情況。但他 認為:「知道現政權有所不足,不等於叛國,反而是知道不足才能做得更好。從諮詢文件可以看出,這種隱惡揚善的心態籠罩著整個課程。」5.39.217.76: w: C' B; N6 f! T5 n*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2 Y$ n: O7 H! Y9 }
功利化的國民教育
. c3 V8 \8 D% ^1 B& g  k3 e3 r公仔箱論壇5.39.217.764 `& ~8 b  |5 ]# F0 ]" R+ N  D
退休中學校長龐永欣,在大學擔任教師培訓工作。他在研究《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後,發現裏面提及到的「國情教育」其實就是愛國教育。他在教育 專欄撰文批評,教育局是在用公民教育之名,來掩蓋國民教育之實:「從《課程指引》來看,所謂的國民教育應為『國情教育』或『愛國教育』 (patriotic education)。……但這些名稱太刺激,怕大家受不了。刺激的原因之一是『愛國教育』早已遭國際教育界批判、摒棄,各國實行的是認清公民權責、培養 民主精神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指引》把『公民教育』扭曲成所需的『國民教育』,專責委員到外國考察人家的『公民教育』,回來卻硬說那是『國民教育』。」% l/ a, |+ B1 p9 v

" w) d* E% D- B; m% M' b7 _戚本盛還擔憂,這種一味誇獎現政權強大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強大的國家就值得你愛,國家弱小就不值得愛?這是很功利的價值取 向。」他對這種功利化、庸俗化的教育現象感到痛心,「(愛國)本來是很崇高的感情,但在這種功利的思維下變得很庸俗。有家長接受採訪時認為,國民教育的好處有多點津貼給孩子去北京旅行;就連新上任的教育局長吳克儉也說,搞國民教育,以後孩子到大陸做生意都容易一點。」
3 f$ u2 [  h8 K) |4 Y; k+ z5.39.217.76
5.39.217.76& E$ u1 W/ }2 X. u
這種功利化的國民教育,也許將來就在全港的中小學出現。香港絕大部分的教育機構都是公營的,中小學、甚至大學大部分的資金來源都是政府。戚本盛認 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經費來源和經營權的分割就顯得十分重要。「香港教育這麼多年來,這方面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大部分學校都是政府給錢,但是政府不干預學校的事情,學校相對是獨立自主。回歸之後,政府對於學校的干涉可能是多了點,但仍然是有限度的。」他舉例說,「現在國民教育科教育局的文件是叫《課程指引》,指引的意思是建議,也就是學校有權力選擇遵從與否。」' z! \. |2 A- ^+ `4 u  y2 d

) Q- p4 y8 c8 c5 q" |" Qtvb now,tvbnow,bttvb戚本盛認為經費來源與經營權分割,給予學校足夠的自由度去做自己的專業,在香港還算做得不錯,應該給予肯定。但將來更重要的是要保衛這些專業內的自 由,讓其持續下去。「這幾年開始,有一點尷尬。例如國民教育課程,學校也未必一定要響應政府的指引去開展。但是開展課程的學校每年會獲得一筆資金。」他謂這種做法確實並非強制,但在某個程度上,卻是「利誘」學校去跟隨,可能造成很壞的後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