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中國人的飯碗:想說愛你不容易(組圖)

tvb now,tvbnow,bttvb3 t5 H; C# m7 g2 F: L
5.39.217.76! w, V% ~6 `, ^/ d5 o
問卷調查顯示,中國雖然是亞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是在就業滿意度方面卻屬於後進。
! r9 Z5 w: C7 T$ |! ]9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2 m' G7 i- ~) ?
美國知名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日前公布一份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半數以上的中國僱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理想,在被調查的亞洲22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體中排在末尾。公仔箱論壇. ~3 n3 G4 P8 z
0 y+ o; X, H. O
這一問卷調查是2011年進行的,數據基於與大約1000名受訪者(年齡在15歲以上)的面對面採訪。在回答“您認為目前的工作對自己來說理想嗎?”這個問題時,來自中國的受訪者只有49%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而老撾的滿意率則高達90%,在22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體中遙遙領先,其次是菲律賓,而飽受戰亂之苦的阿富汗也以75%的高比例排在第五名。除中國大陸外,香港地區的這一比例為61%,台灣為67%,也都屬於后十名。
- F8 M: a! q, y, e! H2 E0 N; a6 J.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6 `8 X4 x# k% w- `8 Z/ p- i$ v
提供就業:數量不等於質量
0 F  i( c+ U/ t5 G: Y公仔箱論壇
! Z) C8 X- c# s. D7 j在亞洲的橫向比較中,中國雖然是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小於5%),但顯然提供足夠數量的就業崗位還不足以給就業者帶來事業發展和生活福祉方面的滿足。儘管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近來有所放緩,調查顯示,中國人對於工作的期望還是很高的。隨着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就業者不再僅僅滿足於有一份工作就行,而是希望在這個崗位上能夠最好地發揮自己獨有的才能。不過,根據蓋洛普的調查,中國在這方面的滿意程度也屬於亞洲國家中的後進。
. I6 s. Z0 K6 d; U& y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B6 i+ X; I' j$ E& p
在回答“在工作中,您感覺自己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嗎?”這一問題時,63%的中國受訪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一比例在22個亞洲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四。名列榜首的是泰國(95%),老撾次之(88%)。蓋洛普的調查報告分析指出,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多年來以其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著稱的“世界工廠”來說,這一相對較低的比例是令人擔憂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b8 V2 M# W# N" ?7 |, y8 }2 L
/ i! r+ t8 C9 u4 t) ~
告別“世界工廠”稱號,改變就業模式是關鍵5.39.217.764 q- `( B' `; Z7 j$ v- L$ S

( N( d. e7 _  t9 f  t公仔箱論壇此外,根據2010年和2011年的綜合調查結果,從事生產加工領域工作的就業者,通俗點說就是車間里的工人,對於自己能否在工作中發揮特長的評價(57%認為可以發揮特長)明顯低於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的人,比如工程師、律師、會計、科研人員和醫務工作者(78%認為可以發揮特長)。
$ V% O# A) z& q4 t! g+ Y5.39.217.761 Z- S+ j0 H* G) n; p5 Z
在工資薪酬方面,中國就業者的滿意程度超過半數。6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拿到的薪水數額是合適的,3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工資太低。公仔箱論壇3 g  ]0 i* U( f5 o: }8 Q

0 L8 I& o# F. T! F" K: B7 f  C

+ s$ J9 ~/ V4 p. ]- {
數錢數到手抽筋是多少人的夢想?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 i7 {# {- q" s  ~, e* C  Q
5.39.217.76" C( Q: E/ V+ V" w2 o2 ^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以低附加值的普通加工勞動資源作為競爭優勢,從而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隨着經濟轉型的需要,以及中國政府提出的從勞動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轉為技術革新型增長的雄心計劃,中國的企業主恐怕需要更多地根據就業者的特長來創造崗位,而不是讓一個僱員改變自己來適應某個崗位。蓋洛普的調查報告最後總結道,如果中國就業者能夠有機會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智,而且他們在工作中的貢獻能夠得到適當的肯定和報酬,那麼中國經濟在面對未來的金融危機時,將會具有更好的自我防禦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