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社評:全球放水大趨勢 QE3呼之欲出
7 H3 O5 B6 d,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k1 }: c! n+ V
- R" S1 ]; x9 l5 ]+ Y公仔箱論壇中國、歐洲、英國及丹麥等央行上周同日宣布減息,競相「放水」,冀以貨幣刺激提振經濟萎靡之勢。由於美國上周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欠佳,改善就業前景並不樂觀,估計美國最終也須要加入「放水」行列,使第三輪貨幣量寬(QE3)出台預期也倏然升溫。5 @7 I- g/ k6 f/ O% ^7 N
% w. S; x" ~$ [5 f. t( }7 r公仔箱論壇可以看到,目前全球經濟滑速的確有加劇風險。中國央行在一個月內兩度減息,預期第二季GDP增長勢必「破八」,估計下降至百分之七點六左右。如今出口放緩、房地產投資繼續受壓、內需疲弱,拉動經濟相對大幅增長已缺乏足夠動力,放寬信貸刺激投資,幾乎已別無選擇。
1 u; S0 g+ f7 N& B. U% x7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f) w {" \: d3 F Z
歐洲經濟全局萎縮看來亦難以避免。英國迄今經濟已連續兩季度收縮。上周英倫銀行推出新一輪五百億英鎊債券購買計劃,丹麥央行也將貸款基準利率降至○點二厘超低水平,同時邁入了存款負利率時代,反映面對全球經濟加劇放緩的壓力,各國爭相「放水」釋出流動性,設法避免投資進一步萎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8 s5 C6 Q+ B. @
tvb now,tvbnow,bttvb. J4 k( `# ~5 [& f/ f7 h6 ~
目前,市場焦點已落到美國身上。從近日公布的數據看,美國經濟復蘇步伐較前季顯著緩慢。六月份非製造業活動指數報五十二點一,雖保持擴張之勢,但速度已持續轉弱,並創一年來新低。六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僅增加八萬個,低於市場預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Y: I% e& S! O$ d' c# J' k$ k0 u
5 l, Q! w" |+ C" t# A( u很明顯,非農就業人數改善前景不宜樂觀。從趨勢看,今年一月,新增就業崗位一度增至二十七萬八千,可惜升勢無以為繼,很快逐月回落。數據反映,今年第二季度美國月平均新增就業崗位為七萬五千個,遠低於第一季的二十二萬六千。六月份平均每周工時仍處約三十四點五小時水平,遠低於四十小時正常標準,開工不足,反 映美國企業的投資意欲仍浮動不穩,勞工市場不易改善。% j" F& c4 `6 u% p) @2 A
1 U; A- C9 U/ |' ]# V
最近一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至三十七萬四千,但考慮到五月間近三百萬應屆畢業生 投入勞動市場,新增工作崗位吸納的動能卻減弱,故不排除失業率由六月百分之八點二急遽彈升,對總統奧巴馬今年底爭取連任構成巨大障礙。若失業率回升○點五個百分點,奧巴馬連任之想,恐怕便會化為幻影。公仔箱論壇2 r0 C& ?7 s3 V7 \ q( }
( P8 B2 @% s9 `5.39.217.76美聯儲主席貝南奇多次明確表示,若就業市場不能持續改善,將採取必要措施。目前就業市場表現 疲弱,加上十一月大選期逼近,奧巴馬日前亦已展開了到俄亥俄及賓夕法尼亞州爭取選民支持的競選之旅,可以看到,通過新一輪貨幣寬鬆政策,加強刺激投資的力度,創造就業崗位,相信會成為本月底舉行的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議上的議題。) D6 j- l; H- h* I
7 M1 {% P- N+ l. v9 @; X* d5.39.217.76在美聯儲決定延長六月底到期的「扭轉操作」後,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上周發表報告,對此舉表示歡迎,但同時卻進一步下調美國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測,並強調一旦美國經濟復蘇前景惡化,美聯儲應考慮購買更多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如今美國面對經濟復蘇步伐顯著放緩,就業市場不振,且隱隱然威脅到現屆總統角逐連任選情,更在全球「放水」大趨勢顯化之下,美聯儲推出QE3的預期不 僅升溫,且有「呼出欲出」之勢。
- C) I$ e; y7 S5 \8 O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g$ b, t j7 z( R; E* T5 B0 _. M$ r
聯同早前澳洲、巴西和印度等「早着先鞭」減息,如今全球已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中國、歐洲以至美國繼續「放 水」,雖云有助穩定短期經濟頹勢,但對實體經濟萎靡的源頭,包括中國產能過剩、消費動力不足;歐洲產業結構調整舉步維艱,未能形成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行業;美國則消費遠高於生產,大幅脫節,這些結構性問題實非貨幣刺激可以解決,掩飾結構性隱患,反而令人對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前景更為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