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葉兆輝﹕淡化貧富懸殊 不如力創職位

葉兆輝﹕淡化貧富懸殊 不如力創職位tvb now,tvbnow,bttvb- L. G) X: G7 u
香港經濟日報
) ?$ ]; e( I1 g: N3 a8 S5.39.217.76

8 V* c: L1 [2 ~tvb now,tvbnow,bttvb
1 v! I: Q# j# g0 X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社會的堅尼系數,創回歸以來新高,根據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蒐集數據,計算出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的堅尼系數為0.537;較2006年的0.533上升0.004;亦較10年前上升0.012。
$ X% Z( Z$ \# ?3 u; i. N公仔箱論壇7 E/ P; G( O3 h
相對於鄰近地區如新加坡以及其他經濟合作的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本港的貧富差距最為嚴重。最低收入兩成住戶只佔全港住戶收入的2%,住戶收入最高的20%則佔全港住戶統計收入的60%。公仔箱論壇# I8 i5 a: G3 N' Y
5.39.217.76' \2 v' m: [! p
工人被欺壓 收入追不上通脹! T5 l1 X9 G7 X' [- `5 g

0 r- O7 D1 o0 wtvb now,tvbnow,bttvb當然,堅尼系數只是量度入息分布的情況,不一定反映出香港有很多窮人;但是月入4,000元以下的住戶,卻由2006年的21萬多戶,增加至1.6萬戶至22.6萬戶。再者,全港最窮一成住戶入息的中位數,由2001年的2,760元跌至2011年的2,070元,跌幅兩成半。相反,最富有的一成住戶,入息中位數則於10年間由7.9萬元增至9.5萬元,增幅近兩成。所以香港貧富懸殊,富者愈富是不爭的事實。香港經濟不斷轉型,從事金融地產的和一些專業人 士入息不菲,但一些非專業和低技術的工人的待遇卻一直得不到真正的改善。筆者在此希望根據一些數據,解讀香港堅尼系數顯示的一些社會深層次矛盾。公仔箱論壇  H/ P) b0 u6 N8 J, D

5 N+ h8 `! l  I! E!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大部分工作人士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5 M7 X/ P/ _% H4 X( {

: C: g9 r( f" m在過去10年內,香港人均GDP由178,944元增加至265,644元,有近50%的增長。10年間的通脹為12%。全港住戶入息的中位數,由 2001年1.65萬元,增加10.3%至2011年的1.82萬元。但個別項目價格水平增幅,例如房屋、租金和飲食都有超過30%的升幅,住戶收入根本 追不上通脹;大部分工作人士都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低收入人士的入息更加減少兩成之多,只有2,000多元。究竟香港的經濟發展,誰是受惠者?不期 然,市民會問,for what, for whom?更甚者,廣大市民不單止不是受惠者,還變成了受害者。
8 v2 }# O" i, a- u5 `
8 {: w3 Z+ s2 j8 @+ S6 j/ u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筆者以星巴克一杯中杯裝鮮奶咖啡(Tall size Latte)的價錢作為例子︰在香港售價是29港元,在墨爾本也是30港元左右,價錢相若;但工作人員的待遇則有十分大的分別︰在澳洲的最低工資是每小時15.51澳元(約120港元);而香港則是28元。在星巴克工作的員工薪酬應比其他的同類工種為高,無論如何,分明是同一種商品,相若的售價,為甚麼兩 地員工的待遇有那麼大的分別?究竟是誰分薄了給本地員工的待遇?是香港營商者所設的利潤百分比較高,抑或是營商者要付上本地昂貴的租金,故蠶食了員工的部分工錢?難道外地營商者不需要向股東交代,抑或是外地員工的權利得到更大的保障?tvb now,tvbnow,bttvb% _8 K% V# z! T/ X9 Y7 s+ j) X

% L- y& m2 N9 E# }公仔箱論壇一些低技術和非專業人士沒有議價的能力,任由僱主訂立一些苛刻的聘用條件;若不是政府設有最低工資,相信香港的堅尼系數的數值會更大。當然香港也有一些有良心的僱主與僱員分享成果,但大多數卻是令人失望的。筆者不是倡議模仿一些西方國家過於慷慨的工作待遇,尤其是看到他們現在面對的金融危機,但有尊嚴和合 理的待遇是基本的要求,苛刻的工作條件和工人不斷地受到欺壓,對香港整體的發展和建立一個和諧社會都產生不良和深遠的影響。
6 R& ^* S' y: C)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Y0 T( l  }4 [公仔箱論壇人才培訓錯配 港競爭力隱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H) e* O, S$ X
" E# X6 t+ q' w' G
(二)香港的職位發展不平衡
2 \( P3 d+ }) D* j$ W  S

0 u- A) O9 ^: M; o1 f1 T/ p香港近10年內經濟不斷轉型,財務、地產、金融及一些專業服務一枝獨秀,其他的行業則可以說是一蹶不振。政府所提出的六大產業,看不到有計劃和配套。在人 才培訓方面,缺乏統籌和承擔,以致出現很多錯配問題。如副學士的出現,因未能肯定他們的位置和技能培訓不足,又未能梳理副學士的期望,學生和家長怨氣充斥。副學士就業困難,失業率比其他文憑和中學畢業的同學為高,薪金增幅只有百分之三,升幅是同等學歷最低的;如是這樣,香港整體人口收入並不會因提升教育 水平而提高,實在令人感慨。而整體勞動競爭力也不會因此而提升,造成香港長遠的一大隱憂。
( T9 F* G5 D$ r- x; n& U4 N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o; F6 m# o2 y. I6 X% q, s
發布堅尼系數 涉嫌刻意淡化
" F8 N6 Y7 k* C4 L) m6 S; C8 i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O& R! y1 {' y+ f, O* f
(三)政府缺乏承擔和周詳計劃解決貧富懸殊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L& t8 {% D" O
公仔箱論壇5 }6 j& b2 f, c
其實政府的發布,大可以將原來的堅尼系數0.537和經過因稅務和社會福利調整後的0.475,公開和持平地作出比較和闡述。但在發布的過程中,令人感到政府有點刻意淡化事件,這是判斷上的錯誤。6 |1 l! b0 _+ m4 n6 N9 o- w2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R/ d* V. i+ n) g
原本政府可以理直氣壯,因感受到低下收入人士生活的困難,作出相應的措施,令到低收入人士的生活有改善。調整後,由堅尼系數的大幅收窄,可以看到政府的承擔。但現在這樣選擇性的報道,引來不必要和無謂的揣測,更使到統計處的專業性和獨立性受到質疑。這樣的後果,比起堅尼系數創40年來新高對香港構成負面形象的影響更大。有本地報道正反映,如果不能公正處理數據所產生的反效果。相信將來的新政府可以從中學習,不要重蹈覆轍。" B# V/ m$ `2 X5 h- l

+ J" ^! E# r) Y9 Z# _- u公仔箱論壇低失業高堅尼 有汗出無糧出
# d9 t* `  `8 M0 E  s5.39.217.76另一方面,政府增加福利後,堅尼系數大幅調整,這是側面證明香港工人的收入基數偏低,也不是健康的現象。香港堅尼系數其實是一面照妖鏡,香港是一個將近全民就業的社會,全球沒有一個地區只有3.2%的低失業率,但堅尼系數仍處於這高水平,很多工人都是「有汗出無糧出」,實在需要政府和私人機構設法釐定一個 合理的薪酬水平。員工的福祉若不斷地被忽略,社會不和諧指標將會不斷提升,要根治這個社會問題,需要到位和有力的干預。
0 d3 Z  o9 N8 X5 r; Atvb now,tvbnow,bttvb  b5 i& G% G- K# f& ?. @& E
首先,政府要承認問題的嚴重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對年輕人的技能培訓。在薪酬方面,不單要保障最低工資,更要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令租金不會因無限擴張而蠶食工人的工錢。私人公司則需要注意避免只提出口惠而實不至的社會責任的口號和花招,應實際地改善工人的待遇,彼此分享經濟成果。而長遠計,政府 更需要不斷擴大工作種類,投資教育工作,給青少年培養一技之長。
9 u8 a, r2 z" M/ B( h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F) P3 K' n4 G2 i" @2 y
香港工人需要合理的工資以反映他們的勞力和付出。雖然他們是非專業和低技能的工作人士,但他們都真正地付出時間和精神做好他們的工作,應給予他們在職培訓,提升技能。否則香港的堅尼系數只會不斷上升,社會不安只會不斷增加!
+ B* u1 V4 {/ N  x公仔箱論壇

, O3 F1 s8 t% r  J1 b5 L3 x6 w/ Ctvb now,tvbnow,bttvb香港不希望需要用福利和補貼收窄貧富懸殊,但為何不可以實實際際地讓工人有一份有尊嚴的收入在香港生活!* Z8 a* R% a, X: ^3 N/ _
2 q, X) ^; _8 o7 S+ u2 k
! O9 n% Z9 Q0 Q7 r1 K4 S1 L
5.39.217.76* X2 S' D& Q0 I; J9 {$ `- D8 v4 U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