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国从影子中走出——中国寻找新的外交政策

中国已从国力中等的地区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进入新市场并取得新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但自苏联解体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就没发生太大改变。北京的政治理念一直没离开邓小平的战略原则: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24字”方针。北京在国际问题上拒绝任何对抗或充当领导角色。  中国虽被誉为新兴超级大国,但实际上在国际舞台上仍是二流角色。更准确地说,北京严重依赖与莫斯科的互动。在讨论国际事务时,俄仍是非西方世界利益的代言者。在大多数紧迫问题上,北京都是与莫斯科协商后再采取行动,中国往往是支持俄的倡议。  比如在伊朗问题上,俄罗斯以前是、今后仍将是主角。而事实上,伊朗是中国的能源供应者和潜在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要大得多。在讨论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莫斯科的声音也最响亮。实际上,这套系统对中国的威胁远比对俄大。相对俄庞大的高技术核力量,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较弱,技术也落后。  无疑,俄中的经贸和军事合作得以持续,一个重要因素是俄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助益”。一些前苏联国家希望北京与莫斯科政治竞争,而北京表现出拒绝姿态,显然,莫斯科很看重这种表态。  但近年的多起事件显示,中国的外交理念已过时且具有明显缺陷。北京如今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无法继续隐藏于别国影子下。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缺少远见,这点在利比亚危机中尤为突出。对与俄政治互动的依赖及独自行动能力的不足,令中国直接损失上百亿美元和数千工作岗位。近两年,中国国内一再谈到该国今后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多人认为应丢掉旧有模式。早期方针属权宜之计,中国须积蓄力量,从影子中走出。发展中国家日益把中国视为经济伙伴和军事强国。中国防长去年访问塞舌尔时,塞方邀请北京在该国建海军基地。中方拒绝,称不希望破坏塞的独特性。今后北京无疑会继续收到类似提议,说不定有一天就会接受。▲(作者瓦斯里·卡申,乔恒译)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