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信報社評:維穩再難靠壓制 政改須切實推行

信報社評:維穩再難靠壓制 政改須切實推行
& D) V2 u4 A( F' P7 e6 T' [0 ]tvb now,tvbnow,bttvb. M" \$ m/ Y4 X6 h9 b% j6 O
2 H! A& ~. f2 G& Q# O: Z
內地失明律師陳光誠上月底逃離山東遭軟禁寓所,輾轉到北京,並進入美國大使館,逗留了六日後昨天離開,去向暫時未明,但無論他是否離開國家到美國, 一個因協助弱勢群體,反抗執行生育政策官僚的暴力和違法行為的律師,卻遭判囚,刑滿後公民的自由權利仍受到剝奪,暴露了中國當前法治體制的虛浮;靠經濟成長來支撐社會秩序的「維穩」力量,也愈來愈顯得左支右絀。公仔箱論壇/ e3 Z+ M- P6 O3 ^7 c$ T  \) ^

3 T" a$ v2 B$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陳光誠反對幹部在執行生育政策強制墮胎時,動輒施以各種不合法和暴力手段,為受害 弱勢群體挺身而出,結果反遭判囚逾四年,前年九月服刑後回家,卻仍遭當地政府幹部監視和軟禁。很明顯,山東沂南法院以破壞財產和聚眾擾亂等為理由,判處陳光誠有期徒刑,的確無法令人心服口服,更不能堵住譴責官員踐踏公民人權和自由的悠悠眾口。
, ?& H5 {4 Y: |+ Q3 J6 u/ k

! v" w- E7 o) \# I1 ~8 T% L( K+ s* vtvb now,tvbnow,bttvb陳光誠事件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前夕爆發,北京官方一直沒有對陳光誠進入北京美國大使館的消息表態,直至昨天才由官方媒體披露證實,但事件經中美兩國官員連日接觸,相信已基本取得「處理共識」,陳光誠是去國還是留在國內,相信發展情況會逐漸清晰。5.39.217.76$ V$ U+ i3 g' b- y: B. d, E

6 A# h  u; U% t  btvb now,tvbnow,bttvb但無論如何,陳光誠事件再一次暴露中國的人權、法治和自由等文明社會價值和個人權利,在目前的「權威政治」制度下,輕易受到官僚幹部的侵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缺乏法律制度性的貫徹保障,連「維權律師」都成為受欺凌和壓制的對象,難以伸張社會正義,令公民對當權領導層失去政治信任和認同,並不斷激化反體制的傾 向。5 l( G4 l: C. Q; B
tvb now,tvbnow,bttvb$ T4 a1 w3 r6 h! Z" Z0 r
很明顯,近年民眾所累積的不滿,可以從激增的群體性事件中反映出來。最近五年,全國範圍的群體性事件總量持續增加,其中工人和農民的維 權性騷亂事件,規模也不斷擴大,突顯基層社會秩序不穩的風險持續上升。在這種形勢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三月舉行的全國人大十一屆五次會議上,提及政治改革需要及時推行,已清楚反映出政改的「緊迫性」和「現實性」。tvb now,tvbnow,bttvb6 X3 v5 m# x* I5 W. ~! ]

3 }; q9 Y2 v3 S* R6 m4 U+ ~- v+ i# C/ f可以看到,無論從當前社會發展和政治因素衡量,一黨專政的統治模式,或者說國家 機器與意識形態對人民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深度控制,已難以長期持續,必須通過公民的制度性參與,擴大政治公共空間,來化解「權威政治」帶來的專制權力腐敗、以權謀私和政治道德敗壞的惡果,鞏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 M4 s3 W+ K( N2 D5.39.217.76

! ?  t/ B! l, r7 {3 S$ ^據接近陳光誠的維權律師昨天向外透露,陳光誠已離開了美國大使館,並獲北京 當局保證日後以「普通公民」對待,事件看來得到初步處理,使今天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可按照預設的議題進行,雙邊關係不致因今次事件而顯著惡化,有異於當年方勵之教授在「六四民運」後,進入美國大使館尋求保護所引發中美外交角力的激盪。
5 F' Y$ k- w5 Q0 ^2 b7 c公仔箱論壇

* n6 T. d% s4 h" M" Atvb now,tvbnow,bttvb然而,陳光誠的遭遇,再次暴露中國「權威政 治」制度對異見分子的壓制,這種靠壓制進行社會控制的管治制度結構,與開放社會、自由和民主善治的國際主流價值背道而馳,因而令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睦鄰外交政策,往往事倍而功半。退一步說,即使能夠以壓制維持短期的政治穩定,但此舉也同時為社會埋下深層的長期不穩定因素。5.39.217.76: s4 S% g1 I8 j: B# A1 L0 X

, I5 O- z: n% m9 \  O)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以說,中國改革向外引資開放,是執政共產黨對西方文化和社會經濟制度的重新評價,並在觀念和制度領域重新作政策選擇,但改革迄今,以經濟成長和利益作支撐社會系統發展的價值,從近年反體制力量此起彼落看,可謂走到盡頭,加快落實政治改革已逼在眼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