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正: 法大選會變天?
: T; }, s$ X4 M4 o8 H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Q" H- E9 v3 ^) f2 |$ j# H( [2 r2 j
$ X* `4 n0 ^% } f$ P' a上星期,台北報紙充滿了有關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的消息(見圖,美聯社),每天都花費兩三個版面,不厭其煩刊載現任總統薩科奇(Nicholas Sarkozy)如何,挑戰他的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又如何,將兩人競爭與美國大選相提並論。就兩國與台灣的關係而言,其間差距豈可以道里計?
8 C; c; v- s% S; ^5 Ptvb now,tvbnow,bttvb, M4 v& k) ~" O& J4 A: z# X# x
美國自「九一一」事件迄今,儘管經濟不振,寅吃卯糧,究竟根柢深厚;華爾街股市跌得再多,避險游資仍如洪水般湧入。歐洲卻沒那麼幸運,拿法國預定在五月六日舉行第二輪投票前的局勢比較,華府保證可度難關;巴黎則像一隻尾舵損壞了的帆船,在深不可測的漩渦口掙扎;萬一沒頂全世界都會被波及,後果不堪設想。
' p+ ?( s9 `4 h. stvb now,tvbnow,bttvb1 }8 r9 J6 J3 N3 k2 Z$ J' E4 u
沒錯,奧朗德在第一輪投票,以二八.六三%的得票率,險勝薩科奇的二七.一八%。這次投入競選者多達十人:極右派「國家陣線」的女候選人樂班(Marine Le Pen,台北報紙用英文發音讀法文名,誤譯雷朋,有些離譜)也得到十八.一%選票;比二○○二年大選時,她的父親JeanMarie Le Pen得票,還略勝一籌。
; l( h6 Y" L! j" a4 w. L7 F$ K
, n9 c8 O/ C$ j2 J2 b- E Y至於極左派的梅冷雄(Jean-LucMelenchon),得到十一.五%的票,也足以顯示法國人自從二二三年前大革命以來見怪不怪、樂觀面對變革的天性。我與久居巴黎的朋友通電話,詢問大選結果僵持有何影響?他大笑說:你來看看,香舍麗榭大道兩旁行道樹下,成雙成對情侶依舊挽手細語,就像那首名曲「我最後一次看到巴黎(TheLast Time I Saw Paris)」同樣令人迴腸盪氣。法國就是法國,任何變故,尤其是政壇的你上我下,都改變不了這些法國人樂天享受的性格!
2 p7 \: h) B4 H6 N, K% `) A$ J% B9 u% V- ^% M5 o
薩科奇當前第一要務,自然是如何應付預定在五月六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歐美幾乎所有民調機構都認為他必輸無疑。法國最大民調機構,聲譽僅次美國蓋洛普的IPSOS民調公司,一口咬定說,奧朗德必勝無疑;薩科奇這回完蛋了。但究竟誰將繼任總統一職,它推說仍在取樣調查中,目前尚難斷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A' ]) H: i% q+ N1 s+ ]
: M3 e# S2 j5 b公仔箱論壇老謀深算的薩科奇自然不肯放棄,他向全法廣播,警告說「若不投票給我,法國會步西班牙後塵,走上破產之路。」他強調法國正面對「歷史性的抉擇」,若不立即採行他的緊縮開支方案,勢將面臨「懸崖邊緣」。他呼籲法國民眾追隨他的「全民運動聯盟黨(簡稱UMP),重新發現「競爭力、創新、投資與緊縮開支」的四點方案,才是國家復興的不二法門。
3 F6 V4 g/ R$ F# e: p( y公仔箱論壇& J' {7 K+ L |
他坦言:有些歐洲國家目前已經抵達懸崖盡頭,稍一不慎,就有粉身碎骨的危險。法國只有追隨UMP黨和他的繼續領導,才能免於此禍。說老實話,這類的老生常談,在平常時代,法國人只會把他的話當耳邊風,微笑一下,揮一揮手,馬上置諸腦後。
5 N/ _* u/ v4 }" k v0 l+ L5.39.217.76' T+ `& @1 g: A5 I9 g7 `; L
但是兩三年來,冰島、希臘、西班牙與義大利先後被「主權債」的狂風吹得倒地不起。如今連慣於享受的法國人,內心也有些忐忑不安。薩科奇拍胸脯的保證,究竟有多少人信賴,不問可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G: R* x p( A/ Y$ t
+ k' ]3 p: N( ^- {& R# N/ I' y
今年五十七歲的奧朗德,看準了薩科奇弱點所在,大聲疾呼說:「法國之戰(the Battle for France)剛剛開始」。他又說「這是一場決定歐洲前途的選舉,所以全世界才有這麼多人在注視著法國。他們不在意誰勝誰敗,在意的是法國對外政策有無變化。」
; c! z+ Y- T" Itvb now,tvbnow,bttvb2 k1 W# S; H* U: k) m q
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包含了位居地理中心、又是歷史重鎮、與法德之間從世代為仇,轉化成為互相倚賴的親密關係。法國從樂班的父親到薩科奇,不僅是歐盟廿七國領袖之一,一舉一動都引起世界注視,在國內也牽扯到許多敏感神經。
' f1 m5 B! z/ T/ h5 E# X# M5.39.217.76
% |8 G7 z$ _' e9 I' m舉例而言,法國人厭惡從北非像潮水般湧入法國本土的伊斯蘭教徒,嘴上不好意思說,心中反感頗深。因而連帶也反對法國在北大西洋公約下,派遣三千六百名法軍駐防阿富汗,認為薩科奇好大喜功,不自量力。他們也不喜歡薩科奇與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夫人的友誼,因而創造出一個新字「Merkozy」。此所以薩科奇主張簽訂條約,將歐元區以原簽署的十七國為限,至今在國會遭遇反對,窒礙難行。
2 s/ d6 ]3 b* l- S1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u9 I8 v$ U3 Z& T( _/ l, _7 Y# m: E
台灣與法國關係沒那麼密切,奧朗德即使贏得五月六日的第二輪投票,對我國或以溫州人為主的旅法僑商,影響微乎其微。只是我們以旁觀者身分,不免替薩科奇擔憂。如果奧朗德贏了第二輪投票,法國會向哪裡去?值得世人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