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 最後的話﹕請尊重核心價值——恐嚇電郵後記( k# J/ }7 M7 D3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X& n# s( O0 z
" }. o1 c+ o6 m2 E. S5 S原來,已決定不會再寫關於特首選舉的文章,畢竟自己並非研究本土政治,選後也會連國際關係的文章和節目也一併休息,這一直是出道十年的部署,因此,這篇文章是出爾反爾。但我想,作為一個學者也好、學棍也好,都有責任和公眾分享一些資訊。* u) u6 f- p) y+ A
$ l$ g$ y6 m4 Q, h.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上周日,我寫了〈萬言書〉在本報刊登。我的文章自有個人立場,有朋友對我屬哪「營」總有推想:坦白說,論交情和合作,與唐營近些;論能力,數個月前原來欣賞梁先生多些;論血緣,對非梁營的愛國陣營感親切;論取態,更接近泛民,但自信文章從不立場先導,深信讀者可判斷。近來在網絡世界遇上一些恐嚇言論,雖然不會當真,但日前也收到指名道姓、來自163帳戶的匿名電郵,提及「Dr Shen﹕這是嚴重警告,請立即停止造謠,否則,3日內有嚴重效果」,這類行為,未免令人遺憾。雖然個人一笑置之,但與熟悉網絡世界的朋友商量後,他們擔心這或涉及其他,應予注意。5.39.217.761 `* {+ H# ?8 e,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V8 W1 Q: t! T0 b# a2 I* O- K
網友人身攻擊「造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7 H5 \% g3 c( ]7 S3 Y
& E, Z3 Z* g# p. K4 p9 \他們的理據是,我從無被人批評「造謠」的經驗,「造謠」也不是香港網民的慣用字眼,而收到那電郵前,有一名網友曾不斷以人身攻擊字眼說在下「造謠」,以回應我在Facebook說有梁營朋友主張「重慶模式」、「新加坡模式」與「普京模式」,因充滿不雅言語,而被刪除。那些朋友一直有觀察選舉網情,他們告知,以關鍵字檢查,發現同時也有人在討論區以同一關鍵字散播我的「造謠」,針對的都是不支持梁先生的人,但被其他網友發現為新註冊用戶,而不被理會。我想,這也應一笑置之。
+ i# q( z* F& ~! v( ^( _) S
, @5 i- Q4 _+ T( itvb now,tvbnow,bttvb但他們又發現,在〈萬言書〉刊登後,同一周內,我在「維基百科」的條目,忽然被加入與事實完全不符的內容;而在另一個名為「香港網絡大典」的網站,也忽然新增了關於我的條目,內容似有誹謗,數日內就有數百改動。我認為,網絡世界言論自由,被惡搞正常不過,我自己就很喜歡廣傳改圖。但朋友認為這不尋常﹕一來,上述數事出現的時間太巧合,都是在上述文章刊登後發生,歷年所無;二來,我在網絡社會被討論多年,此刻原無新資訊足以吸引網友集體改條目;三來,從條目改動方式的密集判斷,不似是個人行為;四來,不同朋友的網絡公司均告知,「網絡聲望」是有數據量度的(其中一個項目我也有參與),程式顯示,我在類似高登討論區的網絡世界薄有名聲、正評遠比負評多,就是負評的朋友,也鮮有去到純人身攻擊的地步。我的原意是順其自然,反正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朋友擔心這涉及選舉,而這又是香港史上最不堪的選舉,遂建議我多寫一篇文章,略作澄清。
4 o; x, q8 ?% G& x3 \9 T公仔箱論壇
, H" F0 @ }3 u!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I6 | ?/ s l. N! J* d
一、我對選舉評論涉及的每一細節,均為事實,若有需要,均有人證,例如另一篇文章談及葉國華先生與梁振英先生的交往,只屬葉先生容許發表的極小部分。梁先生有支持者嚮往新加坡、普京、薄熙來,並非秘密,他們的網頁也不隱瞞,何我並沒有像一些專欄作家戲稱梁先生為「香港薄熙來」。無論怎樣算,都難沾上「造謠」。
) @: L1 Y- s$ W* l. Z%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O0 } U( G" z/ {. K
5 X' n$ r+ }* ~! s2 u
二、我不希望視上述材料為「黑材料」,只視之為「惡搞材料」,我主觀希望相信,惡搞是無惡意的。例如,材料說我雖是副教授,但「出不了一篇學術論文,令人失望」。事實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在公共空間,但學術論文數目居於前列,發表數目超過80篇,包括14篇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的所謂頂級期刊文章——以上這兩句句子其實很討厭,香港的文化不是這樣的。7月後,我將重返中文大學出任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其新開設的Global Studies課程主任。3 a F! e: k# E- E/ Z+ `
公仔箱論壇4 x5 k: k# O* ]
妒陳智遠周澄緋聞皆不實公仔箱論壇' f( E& ^, q$ ?8 l7 V L! B9 a/ N
公仔箱論壇0 X3 B1 ]7 s4 C {- Q' q# _
三、「材料」提及,我曾「數落」兄弟陳智遠,原因是妒忌他被委任為政治助理,是「葡萄人」。由於事涉政府任命,在新政府作風下,任何事都應釐清,以免連累朋友﹕正如從前在訪問提及,在任命過程,我的名字在被邀面試之列,我表示無意從政,婉拒參加,但希望推薦一名朋友,於是輾轉安排陳面試。我們不希望外間認為他是備選,而免令他承受媒體更大的壓力,所以共識是不回應相關提問,只強調我們的交情;另一考慮是他加入政府令Roundtable受朋輩質疑,所以我需要撰文顯示不同意他加入政府,以築防火牆,其實「給陳智遠的信」是我們一同撰寫的;另一決定是我找社運背景的林輝代替他。這些原是我們內部的事,但這時勢,一切都不重要了,據說陳智遠不會在新政府任職,林輝7月後打算到印度進修南亞研究,我們不是不知進退的人 。
. q( m& D% \( S5.39.217.76
+ F# B( [/ G( ]$ gtvb now,tvbnow,bttvb: y, I2 E+ t% Y% q: }: ^9 [
四、「材料」提及,我和「社運女神」周澄曾有緋聞。實情是,現在周小姐是我聘請的半職員工,協助我在教育學院的研究項目;她的另外半職,處理一個Roundtable的國際經濟論壇項目,那項目另有主管。我與她並不相熟,縱然對這類資訊不介意,但不希望令我的女友胡思亂想,也不希望影響林輝。若有其他演繹,未免低俗。其他例子不贅。
; Y; h+ I0 J, u& A3 A
$ ]4 o( Q+ _3 g+ [4 i9 G& Ntvb now,tvbnow,bttvb
) g" S# i2 W3 z# m) x# A& L'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五、朋友認為我應就恐嚇電郵及我們判斷的同時間出現的資訊報警,但我想不必小題大做。近年我定期擔任香港警察學院培訓課程的導師,認識不少警司,徵詢他們意見後,雖然也勸我落案、或控告誹謗的,但我不是梁、唐,相信和公眾分享已足夠。就上述所有電郵和相關資訊等,技術支援的同事均已存檔。
/ q) H, s } I) k; _. d; A; V5.39.217.76公仔箱論壇% F( J' Z& [5 B1 T/ P5 L
tvb now,tvbnow,bttvb8 t L$ W+ K, o( R
六、選舉期間,有類似經驗的尚不乏人。我們深信所有候選人和他們的競選辦,都不認同、亦不從事這類行為,也不能肯定所有行為都與選舉有關。但至於是否任何候選人的支持者,作出過分熱情的行為,這亦不能排除。我就相關資訊徵詢了曾主席、葉先生等過來人的意見,他們同意這是最理想的處理方式。
/ U6 f7 { }7 |' m7 @. w2 H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 d. v) M8 I' T
5.39.217.76- n& `! u9 y6 n* d
七、我和所有人一樣,不是「完人」,年少氣盛時自然做過年少氣盛的事,更沒有勇氣自居君子。但我只是很普通的讀書人,只是偶爾涉及選舉評論,過去十年刻意推掉不少政治的、經濟的機會,安於國際關係的位置,不過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對社會略有價值的事。假如任何朋友認為,純理論對選舉的聲音,只要不是支持梁先生的,就不夠維穩,我希望他們明白,這樣的判斷、這樣的手法,並不符合香港核心價值。其實,誰當選特首,對冷漠的香港人而言,原來又有什麼關係?唯有觸及了最核心的議題,才會被觸動。5.39.217.764 b+ G; T5 m3 r) h
9 o: W5 d" T3 u: ^2 M不符核心價值觸動冷漠港人tvb now,tvbnow,bttvb1 f9 l( j; m" I/ K' R
8 t1 w. ?4 o# E; E6 m) I& q擱筆不是擔心新朝沒有機遇,其實相關善意信息從不缺,這幾天尤甚;也不是因為害怕什麼,我是small potato,原來就沒有什麼值得破壞的名譽、財產和安全,心態很是閒適。但我只是想,在同輩中,我畢竟已是比較resourceful的人之一,在不同界別、不同陣營、不同機關都不乏前輩支持,那「新香港」的其他人,如何? 我並無多少抗爭精神,出爾反爾寫下本文,只是希望社會明白,假如有人以為學者怕事、格外擔心投訴或黑材料而可欺以方,諸如此類,他們會發現,這不是事實,這不是我,也不是香港。今天後,我還在香港,暫時離開公共空間,只是感到無力和失落,因為在過去數月、再前瞻未來,這不似是我們熟悉的香港。當媒體變成這樣,評論變成這樣,氣氛變成這樣,敢教日月換新天,再天真分享知識,並無意義;加以點綴,也不美觀。這不是撤退,只是調節崗位的時候,這是我和身邊朋友的共識。願愛香港的人為香港祈禱,後會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