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李照興: 文明衝突與救港方略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2-19 11:17 AM 編輯
& f6 e( m. g. \1 l# Z/ I# B# X! f5.39.217.76/ R, d! E2 f! e  |" h
李照興: 文明衝突與救港方略
7 V7 @/ }% e6 K8 o8 K公仔箱論壇

$ H/ `8 u/ N3 J8 ztvb now,tvbnow,bttvb網上廣傳的「港辦」(大約是指港澳辦)就近期香港事務的12條文件,儘管太似民間創作不能當真,可這份疑似文件呈現的中國角度(不流於情緒發泄的部分民眾看法),港人不同意也可聽聽。當中觸及中港關係what if的可能,並不一定沒可能,香港人若遇上中國對香港的策略轉移,將要如何應對?tvb now,tvbnow,bttvb& ^: a, F( w/ v3 O
公仔箱論壇6 I- s: W1 p# I
12
條模擬「港辦」開會檢討近日發生的多宗中港矛盾事件,「結論」大意是盡快把金融重心轉到深圳上海;除港獨外,其他事務香港自己處理(意思是香港那麼麻煩,北京不想理了——當 然這最不可能);至於近期問題,可透過中央易如反掌控制,包括叫停自由行一年,從源頭根治雙非產子等。杜撰也好,這帖倒說出一些重點,除自由行問題可由中央政府快速解決外,提到一個假設﹕如果香港再不被中國的傾斜政策「優待照顧」,香港可否繼續生存?又或者說,這次回歸後兩地整合過程中的最大型矛盾,問題 是執行速度還是在更根本的「必須融合」這前設上?
9 h! }( s) n" j+ k' X% v/ d
8 ]. H- w7 g/ l1 S) X; {6 a+ E香港實驗城市身分明顯
公仔箱論壇5 ]* e9 L0 ~$ V) f" a9 O
& @3 ~1 \3 `) c4 b% e* m
連串中港矛盾事件,不僅只是經濟衝突或意識形態衝突,而是一場綜合的文明衝突,它反映兩種文明真正嘗試融合產生的摩擦,並具體指出香港回歸後,中國對港策略的不足
——一 直以來,中國用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問題,這策略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這不一定全部是壞事,因為香港人的說不,最好的可能結果是,中國日後處理類似地方分歧問題時,不得不考慮在地人的多元要求,不能單以經濟招數去收編,這當然可能影響到對台策略,由是,香港作為實驗城市的身分更明顯。
) g+ t8 _, e3 R* ~6 A2 f. Y- i公仔箱論壇+ A: E2 H7 |3 q' f
至於 給政府的教訓,對外而言,是時候檢討多年來經濟靠緊中國發展的策略,若不靠攏,香港損失多少?可有別的填補方法?每個政府都要有這種檢討修訂發展方向的勇氣與視野。這是發展成熟政府的必經階段。對內而言,經歷近年本土抗爭,政府應收到明確信息﹕舊一套發展理論不一定是全體香港人所要的。所謂進步,不單憑統 計數字、經濟成績。一個城市的成熟、宜居、繁華程度,並不單一取決於貿易、樓價、股市行情、旅遊效益。市民該試圖從大政府的數字神話中,重新奪回「發展」這概念的話語權。正如馬英九當選後很快就公布,將每年更新台灣的幸福指數,評估台灣人對環保、交通、工作、居住等滿意度,實現經濟數字之外的優質生活指 標。這些港台的抗爭新聞,其實已點點滴滴傳到中國民間,默默發酵,給中國民眾一種啟示。. d" ?) ^; V$ v8 p, B
5.39.217.76  {/ }' b* p7 F
事實上,台灣朋友確實也正密切留意覑發生在香港的中港爭論,因為這無可避免要成為台灣未來要面對的問題。如果說這是族群衝突並不準確(當然部分台灣人或會這樣說),這爭論應可歸納為文明衝突。文明衝突具體顯示在3方面﹕價值觀、生活方式及資源,如果不以完全割斷中港的方法去排解,餘下的,其實是如何在可控制下,善用機會做好兼容(已經不談一體化)。5.39.217.760 G8 K+ t1 D  a+ J6 J
! [! L- x3 r1 E) X
經濟文化人艱苦磨合tvb now,tvbnow,bttvb% g2 ?/ W0 A* y  I, p. c7 D9 N, ~

: h% }- A/ f& H0 u1 Z$ D9 y: Z9 ?! v公仔箱論壇這方 面,我有一個前設﹕香港不打算自絕於中國,拒絕一切兼容。可就算不拒絕,這也將是個艱苦的磨合過程。長遠對中國而言,經濟的融合、文化及人的融合,香港的道路是把持香港的文明精神,在政策桌上,在民間往還中,與對方討價還價,而非閉關自守。那意味覑,不要蒙閉在眼前的即時利益,被人收編之前,主動尋找協商 底線。進取彈性的香港人,可以議價,但去到最後,還是有價值的堅持,不卑不亢與中國對話,並盡量透明公開這些對話與決策過程,向香港市民負責。至於對香港本土來說,因應現時處境,提供更多合理解決方案。公仔箱論壇5 ~& m7 n! `+ N- k

$ n" r2 d9 o& n7 z* C% r6 b公仔箱論壇
是時候顯示香港精神優勝處
& V/ N" f" A+ d# w2 l/ j公仔箱論壇
2 F9 ^7 I4 C! P( Q# v+ Z公仔箱論壇我認為的確是行動的時候了
——說的不是消極的加強對抗與隔離,而是一次香港文明的身體力行示範,顯示香港精神與公民意識層面的優勝處﹕民間生活的摩擦(如自由行的行為)用人際解決方法處理(好言相勸講理教化配合執法);政府資源調配,則通過制度政策依法修訂。& W  o; g; \9 l% U' c2 g- R9 o
具體的行動可包括﹕5.39.217.76/ |7 k, C$ C5 f- W4 _& o
6 _/ z" ~9 O3 P8 T- d+ _
自由行引發的香港社會秩序問題——
8 O. t" M" b0 ?1 k( H- j( q, `
, a* M9 ]2 Z# l8 C7 e- `. z: }1
)精神上香港首先倡導一種泱泱大城的風度,遇到不禮貌事件,以文明說服對方。香港人應更有自信、更包容,並輸出這種引以為豪的先進文明價值觀;5.39.217.76( @3 ?8 N5 ?% O1 M
公仔箱論壇+ t9 j" E" a. Q* G: l6 n
2
)香港的服務行業,站第一線擔當非常重要角色,經D&G事件後,大家應更在意一視同仁對待所有顧客;
& \# m& Y" f9 c8 M3 J" N+ H3 Ztvb now,tvbnow,bttvb
. T8 j4 Q5 h; x1 [" P3
)在香港各旅遊旺區增設服務站點,協助自由行,加強警力及志願者巡邏勸喻,由遊客與香港人引發的爭端,或是自由行的疑問,可於站點調解,加強執勤檢控違規者;* Q' _& @- }$ N% s$ C. E
雙非及自駕遊等資源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l9 s9 P# x, T- g& Q! e* b
公仔箱論壇, c4 v% c7 N7 w9 _; l
4
)香港政府迅速跟中國政府溝通,調控包括醫療及產子的資源,減低具體矛盾。無論是檢討配額,還是加強過關檢查、重整醫療政策,總之要視為當務之急。全民關注的事,必須定為新一屆特首的支持標準;
" O5 ?/ j3 f! X/ F5 \6 P
/ Y  S0 O8 K/ I3 n# w4 H3 a  l/ \5.39.217.765
)自由駕方面,可保持長遠雙向自駕溝通的可能(基於流動自由的理念,個人並不反對自駕遊),但開始時應嚴控配額,監察措施要透明,包括出入的統計數據,污染指數的變化,交通擠塞程度變化等指標,定期公布並修訂計劃;
+ Y( q& z7 |; `7 `" T# R# H5.39.217.76總體溝通問題——8 k1 i5 N5 {* \/ Z- t# r4 K

2 `+ r1 A! E$ G7 w  U5 J9 g1 s. f6 k5.39.217.766
)香港人也需自我開放兼容。語言是溝通的第一步,在香港用普通話跟陸客交流,更顯示港人的文明包容以至文化兼容。普通話於香港人,應被視為一種中立的工具語言(而非優越語言抑或低等語言),就如當年學好英文,不需以它為尊,不需要正統口音,但起碼有用好溝通。
/ l6 f, |5 ~2 g; l7 i5 n7 v5.39.217.76
: l, `  a4 U: Z, P0 g: Etvb now,tvbnow,bttvb
千萬 不要搞不清抗爭目標與對象,不要自行分化。我們都是熱愛香港的文明人,要批評的不是抱包容態度的香港人,也不是表現出同樣文明程度的其他陸客,而是容許這些問題發生的政策、縱容不公制度的決策。不要搞錯,香港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因為香港人珍惜一直享有的文明,並希望這文明發揚開去而非遭反向撲滅。
& u8 Q& t  U; S7 t" g

- o' ]7 W$ V; Q; {9 l4 s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