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半年升副縣”到底合不合理
, 描述: 張玉勝
“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參加工作,2011年12月升任副縣級領導”。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甘肅省武威市出現了一位“火箭式”幹部,清華大學2010屆畢業生焦三牛參加工作僅半年,即升任該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副縣級領導)。“這也太狠了吧,剛工作就當領導”。
6 G, h, Y0 U) l9 A! C2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面對公眾的質疑,甘肅省武威市以“合理合法”回應。其理由有二:一是根據武威市委組織部與清華大學達成的人才合作機制,清華生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二是威武市地處西部,人才資源極為匱乏,委以副縣是為了留住人才。
$ @: i: ~* r' L& b) e B* r(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不過,不管武威市如何解釋,都難以掩飾其對名校的盲目崇拜。而“火箭式”提拔用人方式的背後則是把“高學歷”當“人才”的畸形思維。
$ c/ c6 T5 L) C2 ? \; p! wtvb now,tvbnow,bttvb 我們無從知曉武威市委組織部與清華大學的人才合作機制的具體內容,但允許在武威工作的清華生直接報考副縣的規定本身就有為清華畢業生量身定做之嫌。既然是“面向全國公開選拔”,就應當堅持“公考”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則,把清華生排除“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的要求之外,這對于其他報考者也是一種“不公平”。8 r5 W' p: j4 M
再說,公開招聘的本意應該是“校場比武”、“戰場賽馬”,所有考生都應當處在“同一起跑線”。招考副縣應看能力而非學歷,如果清華生的確是“人才”,讓其在千軍萬馬中彰顯實力、脫穎而出,豈不是更有說服力。
$ B/ r5 | e. [( f) d$ `$ i) J5.39.217.76 近年來,盡管《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幹部提拔任用的條件和程序早有明白無誤的規定,但總有一些地方以“破格”、“創新”的名義違規操作,“火箭式”提拔現象屢見不鮮。其實,人們詬病這種用人方式不僅緣于對年輕人閱歷和能力的持疑,也是對程序規則和公平公正的維護與堅守。tvb now,tvbnow,bttvb; r, @) ] e$ m0 }1 b/ u- _9 E% g
追求年輕化,看重高學歷,本無可厚非。但確保公平正義卻是幹部任用不容挑戰的法規底線,無論出于何種考量,“蘿卜招聘”都必須堅決杜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