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唐春成 新聞回放: 網友“我只說四個字”爆料說:“我兒子班上有40人,有30多人是三好生!” 再加上進步之星、體育之星、陽光少年等表彰,幾乎人人都有獎!還有網友道出家長追逐三好生的無奈:“現在南京的所謂名校簽約錄取學生時,最低要求一到六年級每學期都要是三好,功課全優。”(1月15日《揚子晚報》)
* M3 e. e6 K% b# j4 ^tvb now,tvbnow,bttvb 榮譽是孩子的陽光
/ r+ ]+ }0 u* h& Z" ?tvb now,tvbnow,bttvb 40人班級有30個三好生,三好生之多確實有別于以往,有家長質疑三好生泛濫也不奇怪。而專家也表示,三好生評選不宜過多,否則失去榜樣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家長的質疑、專家的擔憂,真還不全是杞人憂天的想法。
2 f( X) D8 o1 W6 T0 [$ _ A& k/ X9 T 然而,這並不代表近乎“人人有獎”的思維就一無是處,甚至理應遭受家長、專家和孩子們一致的反對。三好生多或許會一定程度降低其含金量,進步之星、體育之星、陽光少年層出不窮,也會讓榮譽的獲得變得更輕松。但是,榮譽的給予會讓孩子們獲得一種被肯定的興奮感和成就感,這是孩子們繼續前進的莫大動力。顯然,校園裏所有的嘉許,都不僅僅是為列出榜樣,更重要的還是讓優秀的孩子繼續保持,讓暫時沒那麼優秀的孩子繼續爭取。近乎“人人有獎”的獎勵機制,會讓更多的孩子看到被肯定的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少一點自卑感和挫敗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5 j: w+ o1 ?6 J! I
最後要說的是,三好生多是一種泛濫,其實更是一種燦爛。“給一點陽光就燦爛”,而榮譽就是孩子們渴望的陽光,有了榮譽,小孩會生長得更健康和充實。(路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H$ X+ f4 c0 X0 d- g5 ^( O
“有獎大家拿”是媚俗
" B( O0 X6 M) y1 o4 B0 t# L" B$ D! p+ Ktvb now,tvbnow,bttvb 學校裏“三好生”泛濫,有獎大家拿,你好我好他也好。面對如此怪相,有小學負責人將其歸結為順應“需求”——順應家長的需求和升學的需求。5.39.217.765 ?: P+ A: _% r
所謂的“順應需求論”,折射出的是某些教育者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妥協甚至是推波助瀾。學校本來應該是一方凈土,不該與社會不良風氣同流合污。但不少事實似乎都表明,一些學校不僅沒能抵禦不良風氣的侵襲,反而變本加厲,成了不良風氣的“放大器”。例如,現在社會上“官本位”盛行,某些學校裏就班幹部泛濫成災,以至于鬧出了“拉燈委員”一類的笑話。家長貪慕虛榮,學校便“官帽”奉上;應試教育和升學需要拉大旗作虎皮,學校便索性批發起“三好生”的頭銜……這樣的學校和教育者,還哪有一點自尊嚴?
) U1 n" l$ ?5 { 當然,“順應家長的需求和升學的需求”,同時也是學校和教育者往自己臉上“貼金”的需求。
& l C7 A# m7 k: U& I9 Y* o+ Q; U5 h “三好生”越多,就越顯得老師和學校“成績突出”。試想一下,一個班或一個學校大多數甚至全部學生都是“三好生”,老師和學校豈不就是名正言順的“三好老師”和“三好學校”了嗎?某些“不明真相”的家長,還以為自己的孩子在老師和學校的“栽培”下有了多大進步呢,難免會心存感激,暗暗慶幸“選對了老師”、“選對了學校”。如此一來,老師和學校不僅大有面子,甚至還會收獲其他“實惠”。
; _* u% i# p1 e4 i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增大,誰都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採用批發“三好生”頭銜的方式來做表面文章,顯然是選錯了方法。符合標準的“三好生”畢竟是少數,如果人人都是“三好生”就失去了評選“三好生”的意義。這種做法有弄虛作假之嫌,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 v# v* P8 k) Y “三好生”泛濫順應的到底是誰的“需求”?家長和社會需要反思,教育者亦須反思。(喬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