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秋葉原兩名台灣女留學生被殺案有新進展,涉嫌殺害兩名女生的台灣男子張志揚,被日本警方拘捕帶返警署時,用暗藏的利刀自刎,送院後證實死亡。身在台灣的張父昨晚接獲兒子死訊後悲痛欲絕,他今日會到日本善後。 S/ t' j' y7 U9 d2 c, w7 c
3 a* [0 E- G0 a9 L' y" t* v5 T5 g
5.39.217.76; z; S7 a B5 |6 ], e
5 I9 L# A3 I2 D U) D3 @
: O0 {& t$ h( \9 j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2 W! I' V2 z* B, I
9 x/ H( X: r8 T/ H
張志揚之父晚間得悉兒子自殺身亡的消息,悲痛欲絕。
4 I$ K! Q! I# H# ~2 u: J. ^9 u5.39.217.76
1 P% p* i: t: O# M- _* W& U5.39.217.76
9 n* O" ?; R6 L7 H公仔箱論壇
" u9 r, z R0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7 @9 g1 |" }
* e* G5 |+ k7 x4 h! M" }1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名古屋被捕 認當小偷殺人 tvb now,tvbnow,bttvb, U4 T% `/ \+ ]' _/ o) K* j. [
日本警視廳昨晚表示,卅歲的疑兇張志揚是在名古屋SKE劇場地下一樓,被警員發現。當時警員問他是否張志揚,他回答:「是的。」其後警察問他有無攜帶危險物品,他回答沒有。
/ _! l9 y2 E$ {% T. b8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F) Y* w! Y* Xtvb now,tvbnow,bttvb
1 Y3 {: p0 H, u" A( @! K2 l, h
" r+ q' S. ^8 W4 f2 @! @tvb now,tvbnow,bttvb其後警方將張志揚帶上警車,他在車上回應警員盤問時,對犯下命案表示悔意,又向林芷瀅、朱立婕兩名死者道歉,稱自己當了小偷,並說是用水果刀將她們殺死。當到達警署時,警員叫他下車,張志揚突然拿出利刀,抵着自己的脖子自刎,警察立刻叫救護車,但張被送到醫院時已經身亡。
- D# ]) T; |3 H- I. {' [+ D
" }) A) U* S* q1 c
+ B8 \ H- f: B& T'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Q: A ?! {) n/ Y2 ?% ?4 G- Z& w! F
據悉,日本警方早前翻看閉路電視,發現張志揚案發當日曾在遇害女生宿舍出入。其後又在張的住處搜出女死者房間鑰匙,以及發現她們的血漬,因此鎖定他為兇嫌。
3 d/ Z# x7 U" @% Itvb now,tvbnow,bttvb$ L% M/ q- P8 o4 K4 v0 R
, X6 t$ }$ U( I# `3 a. ?5.39.217.76 ' @; ]% E" R; Z5 h4 u
對於張志揚的殺人動機,張的友人指,他曾與案中死者林芷瀅交往,但上月林開始對張冷淡,是否因而釀成殺機仍有待調查。4 y! W4 p& ` e a- g1 C
5 A \7 V1 a* Y; o( f5.39.217.76
. z( ^8 a4 a$ L9 L" ?#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i: ?) p- e" s9 q, P: f# C% Qtvb now,tvbnow,bttvb張志揚的父親昨接受媒體訪問時,一度情緒崩潰痛哭,表示看電視才知道兒子死訊。他已與台方外交人員聯絡,今趕赴日本處理兒子身後事。至於兩名被殺台灣女生的家屬則表示,兇嫌並無交代動機,他自刎後兇案的真相將永遠不明。5.39.217.769 Y& b6 o# V K$ H: {) ?
( b; e2 j1 i( \#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E. w2 `; o
+ o" U! G4 n3 _5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k" O; @ k% [1 \3 F' U' a- m公仔箱論壇另外,有媒體質疑,日本警方在拘捕張志揚時為何沒有主動搜身和察覺他身上有刀,以及任由他在警員監視下自刎,質疑警方有疏忽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