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車11年的丫髻沙大橋,經過圍蔽檢修5年,經歷了半年的夜間全封閉“休克治療”,昨日終于康復出院了,比原計劃提前了20天。記者昨日回訪現場,發現不但全線恢復六車道通行,而且經行車速超過60公里。據廣州交通集團介紹,維修加固工程26日已完成驗收,目前大橋承重已經恢復到大橋設計承重水平。2012年1月9日零時開始,結束限載15噸“限貨令”,屆時總重低于55噸貨車都能安全通行。' V* J+ B6 w8 E. P- x" D, }! t
石墩隔離欄全拆除
8 Y# z, Y7 N" A8 I. k; s5.39.217.76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丫髻沙大橋看到,封閉多年的車道已經全部解封,不但隔離護欄全部拆除,路面也已全面清理。特別是原來入口處的兩道限寬2.2米的水泥墩也被撤銷了。而這些水泥墩,曾在大橋維修期間攔下了大量貨車,也曾導致交通堵塞。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恢復了六條車道的丫髻沙大橋,通行非常順暢。
' M; R. s$ ^8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記者駕車通過丫髻沙大橋,平均時速達到60公里,而有的小車甚至開到80公里/小時。對此,不少司機表示,目前非常順暢是因為貨車司機不知道已經解禁,一旦放開限貨之後,很快又會變得車滿為患。據介紹,丫髻沙車流主要來往于廣州、深圳、佛山、清遠等地,由于東南西環不收費,所以貨車平時都喜歡走丫髻沙大橋。
% C2 O' g6 N9 D' v( x
$ y( |' E2 k- G: |. B公仔箱論壇55噸以下貨車可通行
9 b& F1 \$ o; M) R7 o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B% \+ u/ _, `' F! n; @! y$ D0 L
昨日,交投集團副總工程師尹浩輝告訴記者,大橋目前已經修復到大橋設計承重水平,維修加固工程26日已完成驗收。據他介紹,丫髻沙大橋原計劃是從6月18日起至2012年1月18日,每日22時至翌日凌晨6時進行全封閉維修,耗資7300萬元。
" [9 `* L6 y9 G" Z;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5 w' b% T8 `* r% G) Y
“丫髻沙大橋關系廣州南部交通是否順暢,趕在元旦春運前恢復通車,也能方便市民節前出行。”對于為何能提前完工,尹浩輝表示,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在廣大車主市民的配合下,大橋物理限貨車,夜間全封閉,保障了施工正常運轉;二是下半年天氣比較好,工程進度沒有被延誤;三是,通過克服施工平台搭建、修舊橋梁高精度匹配、施工空間小等一系列難題,加快了施工效率。公仔箱論壇7 R2 N+ Y3 l) E- \# M, p2 C& c) Y
tvb now,tvbnow,bttvb/ N0 ~# h3 Y/ A" T
限貨令下月8日解封
! |8 V& P* y( ^, n$ M& w; D- N) utvb now,tvbnow,bttvb
8 Y- j) {/ N* P$ V公仔箱論壇據市交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雖然大橋已經能承受55噸以下貨車,但目前超過15噸的貨車仍然不能走丫髻沙。“按照丫髻沙大橋原來的限超15噸公告文件,有效期到明年1月18日。因此,限超15噸將延續到明年1月8日才正式結束。也就是說,十天(下月8日)之後的凌晨零時,總重量在55噸以下貨車就可以走丫髻沙大橋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A7 f8 w0 g( w( g" y6 K( g
q" h% _' t2 b& o: D( y% L1 m. c0 D公仔箱論壇嚴控貨車超載傷橋tvb now,tvbnow,bttvb2 l: E( z9 g, m: {" E& b
公仔箱論壇. j% C- J- _9 Z6 L
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橋維修加固工程,完全達到了設計水平,貨車只要不超載,是能夠長期正常使用的。為確保橋梁安全,有關部門將采取三項措施︰一是采用高速電子磅秤嚴控,將超載車輛攔截;二是通過分車道通行,交警以及電子眼執法,避免出現六輛貨車並排通行的情形;三是保留海南、三--兩個固定治超點,繼續嚴罰超限和沖卡的貨車。
! {) I- I2 c1 z6 z# p$ v- \0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9 F# N& A& K$ y! S1 ?
丫髻沙大橋是廣州環城高速路西南環段跨越珠江主、副航道和丫髻沙島的特大橋梁,橋面是雙向6車道。于1998年7月動工,2000年6月建成。當時共創下4項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大橋跨度第一,大橋平轉轉體每側重量達13680噸,不僅居國內第一,也是世界同類型中第一座萬噸轉體橋梁;豎轉加平轉相結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領先;大橋極限承載力和抗風力國內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