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好做的生意大概是香港的電力公司,無論經濟環境如何惡劣,金融風暴也好,金融海嘯也罷,通脹也好,通縮也罷,都是穩賺不賠,而且還要賺到盡。君不見,中電年賺過百億仍嫌不夠,想加多少就多少,不管港府如何出口術,也不管煲呔曾如何號召網民反對,中電一於企硬,寸步不讓。哪間公司夠中電牛?tvb now,tvbnow,bttvb+ ]$ T/ [$ r/ T6 b6 u' e-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N+ T% h3 d/ y# }! N a
& m# Q: `1 X1 m. O' B1 V4 q1 f4 r
歸根究柢,一切都是港府造成的。港府與兩電簽訂了被譏為「喪權辱港」的利潤管制協議,擔保人家賺大錢,如今後悔又有甚麼用呢?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電力公司根據協議賺錢,在商言商,冠冕堂皇,港府根本無奈其何。# A; I; E) V4 c, ?7 n
tvb now,tvbnow,bttvb% Q# P3 A" Z+ f" a& H
所以說,港府正是始作俑者,是中電瘋狂加價的幫兇,他們訂了城下之盟,出賣市民利益,現在反過來擺出一副為民請命的姿態,也未免太虛偽了吧?別看煲呔曾好像義憤填膺似的,其實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做騷轉移視線,他不運用政府的公權力向中電施壓,反而企圖利用網民的力量為自己卸責,這叫做縮骨滑頭,而不是為民請命。正如網民所說,特區一把手竟好像小學雞似的,既可笑,又可悲。
) F% u. a* S. k4 \1 P7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i5 {( g- L+ A) @ p
講多無謂,食多會滯,出口術是沒有用的,如果當局真的為市民着想,何不開放電力市場,引入競爭,當壟斷的局面被打破,何懼中電飛擒大咬。說到底,弱勢政府百事哀,堂堂政府鬥不過一間私營電力公司,這本身就是莫大的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