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在深圳寶安區福永打工者李俊,由于資料上被標明為有“吸毒前科”,每次出去用到身份證時,比如網吧、娛樂場所、旅館,沒過多久警察就會找上門來,接著就被帶到公安局去盤查,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被放出來。從7月至今,他已被抓進派出所起碼5次。(12月14日《廣州日報》)
+ H& q7 G; _' T0 h) m+ Atvb now,tvbnow,bttvb 如今城市流動人口多,戶籍工作壓力增大,身份登記出點疏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因為一個疏漏而導致一個人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被誤抓5次,這就難以理解了。事件的發生暴露出了我們的戶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 Q! O" L- w& t$ L3 C1 x 應當說,當地警方的安全意識和敬業精神還是很強的。李俊每次出去用到身份證,沒過多久警察就會找上門來,這說明警方心中對于關係當地安全的那根弦還是繃得很緊的,一有警情,就會迅速採取行動,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因為工作中的一個疏漏,導致5次犯同樣的錯誤,就使許多努力被抵銷。在當前警力普遍不足的條件下,這種無謂的行動必然分散警察的精力。
- r: ~1 c4 A9 c& F* e 5次誤抓導致公民的權利很受傷。在法治社會,公民享有保持自己的生活節奏不被無故打擾的權利。李俊沒有實施違法犯罪,卻多次被抓到派出所盤問,這已經使他生活的安寧遭到了破壞。如果類似的誤抓行為一直進行下去,將會導致更多的問題。! ~* ~& s) z$ k2 s! V
據當地警方解釋:“按照規定,必須被搞錯信息的兩個人都要來,並且在核實身份後才能上報省廳申請更改,但梁瀚一直沒有出現。”話中的“來”字很有意思,它表明在當地警方的心中,做戶籍工作仍是等著別人“來”,而不是自己“去”,這說明,我們的一些警務工作者對自己職責的定位仍然是管理,而沒有包括服務。按照這樣的理念行事,只要“梁瀚”不出現,誤抓就可能會一直進行下去。
& l& Y' e: z; b+ W; h" f& @* V8 K) f公仔箱論壇 要避免其他公民遭遇類似李俊的經歷,關鍵是要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讓政府的公務員真正放下身子,做人民的“公仆”。這既包括制度建設,也包括思想作風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