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讀書無用”,不過是句氣話

 ,  描述: 鄧海建
9年前,韓培印的兒子考上大學,他堅信兒子用不了多久就會“出人頭地”。為了供兒子上學,他賣掉了家裏值錢的東西。當兒子大學畢業,韓培印發現兒子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自己。韓培印感嘆道,“我現在覺得上大學也沒什麼用,是不是?”(12月14日《中國青年報》)
8 J0 }3 A# Q, E5 ?, T& g) ~4 S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w' k0 D- Z: R4 {
傾家蕩產上大學、擠破腦袋找工作,而成為高薪的“精英者”畢竟鳳毛麟角,上大學到底值不值,還真是個現實的問題。如韓培印等人的感慨,似乎是個不爭的事實。也因此,“重慶應屆高三學生中,有上萬考生沒有報名參加高考,這樣的學生多是農村考生”——此般新聞才會一波波地引發社會反思。5.39.217.764 t5 d1 R. P; ^+ S3 F

$ X, M4 V" y- n0 P+ h1 }: N5.39.217.76“讀書無用”,筆者以為這是句氣話。因為“讀書無用論”其實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多元辯題,有時甚至是個偽命題。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早就提出過“以此言之,何學之有”的疑問;及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雖然“讀書無用論”曾甚囂一時,恐怕也沒有人敢抹殺教育對于國家振興的引擎意義。
. `0 O( J4 p6 _1 B( ?4 q5.39.217.76
$ ^2 }5 G, z& C/ T; ~8 Etvb now,tvbnow,bttvb一些人存在“讀書無用”的想法,只是針對高昂的教育成本與激烈的就業壓力而產生的一種片面看法。誠然,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成本不斷上漲,國內就業崗位稀缺,就業的實質性矛盾凸顯,造成文化知識“為稻粱謀”的物質化功能更為孱弱,“讀書”可能反而耽擱了低層次就業的機會。但是,這些問題實際上都不是“讀書”的原罪,恰恰相反,它們皆需要靠“讀書”來解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0 D8 [5 w) W6 v

4 Q: f8 b$ _9 `8 X7 L, S3 M8 `對于制度設計者而言,只有“多讀書”,才能體悟教育財政的深遠意義——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4%的投入指標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然而,正因為我們對“讀書”的價值缺乏正確認識,層層落實下來,一直未能實現這一基本目標,使得“讀書”成為不少家庭消費中的“奢侈品”;對于就業崗位而言,不讀書、光靠COPY,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掙扎在底端生產線,一旦機械化取代人工,就業環境更為緊張。讀書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症結,確實又與我們“讀書少”直接相關。
- I* c; s* d& k4 S9 d公仔箱論壇不僅如此,讀書的“有用性”還表現在對個人的改造上,無論是通達人情世故、抑或增益謀生技能,知識的價值都充滿著“改變命運”的可能。就算市儈一點,功利而言,譬如美國喬治敦大學最近的一份研究證明:教育背景與收入密切相關,一位有高等教育背景的美國人一生的收入是360萬美元,只有高中學歷的人收入只有130萬美元,且這種差距在不斷擴大。公仔箱論壇% i. T. W2 |2 L- d& h$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t. T6 ~6 Q
窮孩子讀書不容易,讀完後找工作也不容易,有些悲觀失望的情緒自可理解。社會要反思這種“怨言”,公權要正視這些民意,但對于尚能讀書的孩子來說——知識,遲早會煉成一把利劍,總會有用得著的一天。

當“中國式父親”遭遇“中國式大學”

      陜西農民韓培印為了供兒子韓勝利上大學,含辛茹苦進城打工,當兒子終于大學畢業,他卻吃驚地發現,大學畢業的兒子每月工資根本沒辦法還掉之前欠下的債——兒子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老韓自己。他說:“我現在覺得上大學也沒什麼用,是不是?”(12月14日《中國青年報》)5.39.217.768 c% d2 A' j, k3 [) i4 {" s
  老韓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在于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是他家庭的悲歡離合,更是有著廣闊的時代背景——無數人都能從老韓身上看到父親奔波忙碌的身影,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更是感同身受。盡管飽蘸深情,面對這樣的結局,除卻一聲嘆息之外,每個人都和老韓一樣無能為力。讀書到底有用嗎?這樣悲愴的問題注定無人作答。
  H8 o- T! H! Y+ U; N  與老韓的故事一同見諸報端的,還有這樣一條新聞:“現在的本科就相當于以前的初中,碩士相當于以前的高中,博士才相當于以前的本科”,日前,有中國“首席反劫持談判專家”之稱的高鋒教授做客湖北大學人文講壇,他用犀利的語言提醒學子要注重培養“軟實力”。置身于大學擴招不斷進行、大學生整體質量不斷下降的大環境中,這種直觀的對比雖然尖銳,但卻不失形象。但是,對于老韓這樣幻想改變命運的底層小人物而言,這種比喻不啻為沉重的打擊。當他為兒子考上大學引以為傲,節衣縮食為兒子積攢未來的時候,何曾想到,自己傾盡所有全力打造的只是“相當于以前的初中”的兒子?tvb now,tvbnow,bttvb; R4 L* X" m; w
  老韓曾認真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寫下:“今天的付出是為了明天的回報,如果不是為了明天的回報,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這是一個道理。”投入與回報是每個學生家長都無法回避的問題,老韓節衣縮食供養兒子上大學,必然會對他的未來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不管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精英,老韓其實都是一直把兒子當做精英來培養,高高在上的大學收費門檻無疑更加堅定了他的這種信念。當精英兒子一朝被打回大眾勞動者的原形,夢想破滅的老韓怎能不困惑彷徨?. D7 X. A# f6 I  t. u( ]- e7 Y6 Y
  近年來,農村大學生比例的不斷降低屢屢被人提及,除了大學生培養成本過高的誘因外,不成比例的投入與回報未必不是一個重要原因。縱使城市居民能夠接受大眾教育的轉變,農村貧困居民卻很難接受來之不易的巨大投入,淪為沒有任何產出的沉沒成本。當公眾已經習慣于用普通勞動者定位大學生的時候,隨之而來的轉變是,普通勞動者的培養成本大大提高,家境殷實者固然可以將接受大學教育視為個人修養的提高,急欲以此改變命運者則不免將大學教育視為一種奢侈品。尤為令人難耐悲涼的是,盡管出路渺茫,大學依然是上升通道有限的農家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上還是不上大學,因此成為橫亙于他們面前的一種兩難選擇。
2 T( N# N$ i  }+ u0 J  “中國式父親”遭遇“中國式大學”,老韓的尷尬經歷濃縮著一個群體的窘迫困頓。無可選擇的出身使農家子弟先天處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更好的上升通道,不管面對多麼渺茫的希望,直面大學迎難而上都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中國式父親”的悲情不免因此一再上演。這樣的結局,無疑更加令人難耐悲涼。 (趙志疆)

大學生兒子收入不如民工爹,白讀了?

     父親出賣體力、兒子艱苦讀書,辛辛苦苦好多年,到頭來卻發現,生活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大大改觀,韓家父子的沮喪遭遇讓人感慨。如果單純以經濟收入來衡量的話,韓勝利讀大學或許真的不如高中畢業直接打工,用鄉親們的話說,“給他買個三輪車,現在也發了!”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 O* _" W  [1 E公仔箱論壇  正如韓培印此前對于未來的想象過于美好一樣,兒子現在的不如意也被大大誇張了。韓勝利的大學教育是不是成功的,或者幹脆就是失敗的,這些都可以討論、可以質疑,但是並不能據此得出“上大學沒什麼用”的結論,更不能走向反智。' }+ o+ g2 q& ]8 b% t
  韓勝利大學畢業之後,立馬廁身浩浩蕩蕩的求職隊伍,不僅沒能順利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以分擔父親身上大山一般的重負,甚至連養活自己都成了問題。這樣的境遇,固然與大學教育有一定的關係,譬如連續多年的大擴招,盲目的學科設置,乃至大學教育與社會之間良性銜接的缺乏,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是造成韓勝利現在困境的最後一根稻草。特別是像他這樣的農家子弟,無錢可用、無爹可拼,羞怯、內向等性格特質,更是雪上加霜,使其很難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脫穎而出。tvb now,tvbnow,bttvb$ ~/ g* F& Z# h5 t* x, t
  即便如此,也不能斷言大學白上了,“沒什麼用”。這是因為,其一,大學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依然十分重要,學業的精進、人格的養成、視野的開闊、學習能力的提升等等,均有賴大學教育來完成。上大學可能沒有改變韓勝利的命運,但是,至少讓韓勝利能夠以一個更為開闊的眼界審視這個世界。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同樣如此,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決定了國家的文明程度。5.39.217.76( M% u+ J3 ~- Y9 d8 U
  其二,韓家現在的失落,也與此前過于簡單、樂觀的生活想象有關。這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附著在大學上的“高人一等”的意味日漸淡薄,而農民韓培印對此顯然缺乏任何準備,還在打工的簡陋工棚裏想著兒子“大學生畢業了,工作肯定會在辦公室裏,而且有空調……”而一旦冰冷的現實擺在了面前,自然會極度失望。由此也可見出,大學教育需要改變,而世人對于大學的理解也應該有所改變。8 n1 t9 h( E5 p3 y* R& U7 r* `0 I! a
  韓家的遭遇只能說明,這個社會確實多元化了。一個人成才與否,接受大學教育當然很必要,某種程度上講,大學可能是千百條道路中最為便捷的那一條,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接受大學教育的人都一定能有出息。具體到每一個個體,則要受制于諸多因素的影響。不管怎麼樣,個人的小小挫折,並不能成為否定大學教育必要性的理由,更不是反智的借口。(胡印斌)
1

評分次數

  • aa00

為何頻發“讀書無用”的悲涼感嘆

      如果硬要為該事件作一個新聞標簽的話,“讀書無用論”是最恰當不過的,這基本上也是韓培印的原意。但如果把大量“韓培印們”的意思掰開來看,“讀書無用論”,主要是指大學畢業後子女並沒有獲得很高的收入,甚至還不如那些不上學的。也就是說,這是在從經濟角度看問題。( i5 |$ g/ p- C; A: k
  而事實上,上大學的好處顯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方面。尤其對于農村大學生而言,上大學可以開闊眼界、更新觀念,鍛煉社交能力,具體技能的學習反倒在其次。所以,真要衡量讀書是否有用,需要從多個角度看,也需要從長遠來看,大學學到的東西可能到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才能逐漸發揮作用。
3 F  i4 {6 d9 T2 ]# G" |) I!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但千萬別責怪農民短視,他們中很多人對于子女上大學的看法,除了可以提高在當地的社會地位外,就是看子女畢業後的收入了。對于家庭貧困的農民而言,更是如此。韓培印對自己的兒子充滿期望,這種期望最主要的體現就是他畢業後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以便帶上父母“到北京去好好玩幾天”,這是要以經濟為後盾的。tvb now,tvbnow,bttvb6 p% w( x" w8 I
  為什麼農民主要從經濟角度衡量讀書是否有用?這才是韓培印的故事所透露出的更加引人深思的問題,即農村的貧困。農民依靠種地收入微薄,打工的收入也非常少,所以才有如此多的農民希望子女通過上大學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就像韓培印鼓勵自己的兒子,“要學出一個有知識的樣子,不能再回去種地”。所以,農民掏空家庭來供養大學生,更像是一種投資。一旦投資失敗,往往是血本無歸,經濟回報和家庭的尊嚴都統統失去,全家也可能會更加貧困。公仔箱論壇7 h+ n8 s, N* A; U# @4 K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富裕的哪怕是中產的家庭,是絕不會以這種投資的心態來供養子女上大學的。他們更多地會認為,讀大學是孩子的一種人生經歷,是讓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見識世面的一個機會,是增長知識和閱歷的重要途徑。即便是他們畢業後工資不高也沒關係,上大學的學費對這些家庭構不成多大威脅。所以,這些家庭更看重讀書帶來的經濟影響之外的東西,現在很多家庭都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讀本科甚至高中了。公仔箱論壇( Z" ^$ A5 W4 C  [( l5 @; j2 @
  但對于農民而言,他們顯然無法想得那麼遠。貧困的現實要求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很快就能有一份好工作,以便填上家庭為自己上大學所掏出的窟窿,另外就是提高家庭整體的收入,實現投資回報。可很不幸的是,韓培印的兒子與全國成百上千萬學生一樣遇到了擴招潮和隨之而來的就業難,高收入對很多大學畢業生而言是一項奢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A, a8 q0 E' o
  因此,雖然從市場供求的角度看,大學生收入不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于許多農村家庭而言,這種“回報”卻是難以承受也難以接受的。大學畢業生的工資低于當農民工的父親,這則新聞的悲涼之處不在于大學生勞動力的廉價,而在于為什麼農民家庭不能承受這種現實。* B# Q3 f) }2 b5 W
  “讀書無用論”反映的是農村的貧困,是農民在家庭發展的問題上缺乏依靠。如果農民的這種投資屢屢失敗並由此導致農村大學生不斷減少(這在國內知名大學已有顯現),那農村的貧困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劉福利)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