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市集肉桂香 陳雲 公仔箱論壇: K* \) o: N- M9 M; t7 b
公仔箱論壇9 z( w/ e6 T$ U9 U% K8 t u# A
9 N1 a9 v2 \ L9 s( B) `) otvb now,tvbnow,bttvb香港並非聖誕濃厚的地方,一來是亞熱帶氣候,二來是商業品味低賤。可以賤到在十一月中,便在火車站和商場聽到聖誕音樂,露出那種追逐最後一文錢的窮途末路感(desperateness for the last penny)。為了節省音樂的版權費,播出的是彈奏與和弦技巧粗糙的劣品演奏。幾億元錢上落的商場生意,為了謀利心切而提早播出聖誕音樂,卻為了節省一千幾百元給名家的版權費,而播出可能是音樂學生的灌錄作品。這就是香港某些大財團的品性。不是我性格高傲,而是當你知道這些對照,會從心底裡鄙視香港的財主。他們是穿上華麗衣裳的乞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h0 p7 i4 z% V
, C8 c* C' J3 a, D' z; k' `
還是息怒,不要敗壞聖誕的興致吧。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德國度過五次聖誕,城鎮市集的聖誕是大雪之後陽光普照而空氣冷冽的白日,市面人人厚衣,緩步而行,有溫暖的騷動。我每在街上踱步,都憶起中國久違了的宋朝市集氣息,如描劃汴京的《清明上河圖》,又或是六、七十年代歲晚在元朗街頭洋溢的年宵氣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2 y" I' J/ `* ]
! I" G! a1 l3 P: X
中國歲晚的氣息是一陣陣臘味和醬肉的油膩酒香,夾雜一點爆竹的硝煙味,歐洲聖誕市集洋溢的是肉桂和葡萄酒香。特別是基督教氣氛濃重的德國鄉鎮,十二月初,市政廳的廣場樹立聖誕樹,用杉木和帆布搭了聖誕市集,遠遠便聞到肉桂香。聖誕節賣的暖酒,德文是Glühwein(紅熱的酒), 在銅煲注入廉價的紅葡萄酒,加入丁香、肉桂、紅糖同煮,散出醉醺醺的肉桂味。奉客的玻璃杯,用黃銅色的鋼骨捆住,有如飲用香草熱茶的小茶杯。
8 n$ E- D8 n2 E$ `- P'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r5 w! A$ k( Y% r( _/ F
杏仁糖餅(Lebkuchen)用麵粉、糖、茴香和肉桂製作。杏仁糖麵包(Mazipanbrot)也散出杏仁香。厚重的聖誕蛋糕(Weihnachtsstollen),用料是麵粉、酵母、牛油、糖、乾果碎,用蜜餞橙皮、甜酒和肉桂增加香氣。5 T; I* T% M3 h! M4 f0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t1 l4 `2 {8 ?& Q" F
肉桂源自南中國(廣西),亦稱月桂、玉桂,藥材稱桂枝、桂皮。香料往往同時是藥物、調味料和祭品。熏香是宗教儀式,《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基督降生時,幾個博士在東方見到伯利恆方向的天上有一明星,隨之來到耶穌的出生地,他們帶了黃金、乳香和沒藥,朝見馬槽內的聖嬰。博士的禮物有三樣,傳說便稱作東方三博士。博士源自拉丁文magus,語源來自古波斯語,祭師也。雖然東方三博士的香料之中並無肉桂,但德國聖誕節的食物常有肉桂,在市集嗅到了肉桂之香,總令中華遊子有了莫名的親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