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受歧视的老人

社会歧视显而易见,种族、性别、阶级歧视容易被看到,然而有一种歧视,却少有人关注,那就是年龄歧视。公仔箱論壇! G" l8 @* E8 x. v; n
18岁或20多岁的女生,芳华正茂、花样年华;30岁或40岁以上的女生叫剩女、中女;50岁之后称人老珠黄、风韵犹存、徐娘半老。
' e/ j! f2 T# r# |0 b6 ttvb now,tvbnow,bttvb从女人的形容词,就很明显带有歧视。除了女性,老人在社会上也是被年龄歧视的一群。: V5 O# d/ ^  f4 @1 P1 w$ P' Z& b
老人之所以弱势,首先和笔者刻板印象有关,他们一定和疾病有密切关系,这是生理上身体退化的展现。
! X& _  Y2 F: P'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再者,社会未强调老人的生存权益、说话权、决定权。当老人过了「掌权」年龄,退休养老(李光耀、马哈迪这类老人除外)之后,他们等于脱离社会,也间接失去话语权,而是由长大的孩子取代权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7 }) v9 C
成为社会主流权势者的成年人,肆意地为老人做决定,却从未问他们:「你心中想的是什么?」
- h  q8 b/ T( H9 \6 Y& ^社会媒体上对老人的谈论,多为社会老化严重,社会福利负担沉重的论调,营造的是「老人是社会负担」的刻板印象。舆论没有认真以老人为主角,仔细描写他们对社会、人生、子女的看法。
: K  _7 d' U1 ltvb now,tvbnow,bttvb笔者最近采访麻坡永春巷老人被迫搬离的事件,就明显出现严重年龄歧视现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完全是被忽略、被无视、被遗弃的一群。
( _& f$ u( \% \6 }由于时代的原因,这群老人不识字,教育水平不高,年轻时辛苦工作,身体体力透支,造就一身病痛。生的孩子动辄超过5个,好不容易把他们带大,换来的是孤苦无依独居老家,子女都不在身边,在外自组家庭,偶尔才回来。3 {& M3 k7 W" E0 ~7 }- U
永春巷原为让永春穷苦同乡居住之地,永春会馆权势者和发展商签约发展,要求居民搬迁。巷内老居民受访时都眼眶含泪,不舍这片生活和打拼超过半世纪的土地。
& b1 m* W& [* x% d' A) ^( |9 ~- h在发展利益当前,黄金地段的商业价值压倒老人们与土地的情感连结,似乎对土地的情怀是不应该、不被允许的,对过去生活不舍是小情绪,不应放大,否则是情绪化。% o6 }) D9 N2 s8 w9 U3 K
感性必须屈服于发展理性。若还继续抱著浓厚情感是不成熟的。
9 M) Y% q& L- e于是发展商要求理性看待,一丁点老人家的心情,可以任由发展大计践踏在脚下。这是老人被忽略、被无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p3 A! c- a5 ^" @1 ]5 ^8 T/ ]
在子女面前,老人则被遗弃、被利用。老人子女成群,却被留下老家。到了要被赶,子女纷纷要和发展商分一杯羹,要分得一间屋子。
" @6 @0 f  D! ~2 r5.39.217.76访问时,我看见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子女「利用」,把父母与土地连结半世纪的情感,用来和发展商讨价还价,当作要一间屋子的「本钱」,老父母流著泪说不愿离开的心情被子女糟蹋,子女行径既可悲又可憎。
$ W: ]3 Y: {7 J' H公仔箱論壇麻坡虽是一个小地方,走进永春小巷采访,却看见社会底层生活的弱势群体,在权势者压榨生存权利下,挣扎。掌权者的丑陋,为了利益抛弃先贤高尚品德,以发展为理由。子女贪字当头,忘记孝道,以老人为棋利用。5.39.217.76$ {: |1 d- A1 n3 o
作为媒体,除了报导政商大人物的谈话,是否应该关注社会弱势,让他们的声音见报,才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