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衛報》報道多個大型跨國食品企業搶佔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問題,如雀巢公司在亞馬遜流域一帶架起「流動超級市場」,銷售雪糕與嬰兒奶粉等;擁有多個消費品品牌的跨國公司Unilever在印度及非洲偏遠地區,進行上門營銷;全球第二大啤酒廠、可口可樂主要發行商SABMiller,就在非洲推出廉價啤酒和推高汽水銷量。相對已趨飽和的西方市場,發展中國家的中低收入社區自然意味著無窮商機。公仔箱論壇+ E, ]+ i( _8 U: [; Y- S7 k5 o
公仔箱論壇 k7 `; W/ l2 m( W" @9 I
表面看來一切都沒甚麼問題:食品健康與否,營銷買賣是你情我願,這些跨國企業為窮國市民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此外,這些企業也聲稱他們為貧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收入。但事實是否如此簡單?公仔箱論壇6 m1 O7 f- s+ O, E) x2 X
3 ]) U" }2 f2 b& D
國際已擔憂這些跨國企業所帶來的消費選擇,令窮國出現更多都市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和健康問題,如癡肥、糖尿、心臟病和酗酒問題。兩個月前,聯合國峰會亦確認問題的嚴重性。數據指,08年全球死亡個案中,近三分二屬這類「文明病」(lifestyle disease),預測到2030年,這些非傳染性疾病的致死數字將是窮國較常見傳統傳染性疾病(如肺癆、愛滋病等)的5倍!這個公共健康危機,正將發展中國家推向兩難:一方面國內一直致力紓緩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提高健康意識及保障糧食供應安全,但同時「文明病」激增,令他們的發展和醫療開支大失預算。
, X( Z* H% s) O+ ?; o6 B1 Z/ C6 y& _ y. K
既然是國內問題,就不能怪在跨國企業頭上嗎?但要知道,這些跨國企業,往往正是這些窮國發展緩慢的幫兇:掠奪天然資源與土地來擴展生產線、以不公平的貿易市場優勢(如傾銷)來擊潰窮國的本地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