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要一百五十一人共創歷史

要一百五十一人共創歷史假如北京對梁振英「勸而不退」,表面上不得不接受建制派有兩人競選特首,而實際上還是希望唐英年當選,又擔心在「小圈子」中唐爭不過梁,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CY拿不到一百五十張提名票。而今次小圈子「泛民」若能有超過一百五十名成員,他們要提名「代表人」參選特首,北京是沒有攔截辦法的,北京只對「泛民」成員以外的人能大施影響。
' x% a  k5 v4 z, Y2 y7 {& I
# {- E) i8 A) f提名人是要公開的,不是「泛民」中之成員,敢冒得罪北京的風險提名CY嗎?看來須有一百五十位和CY同樣有政治勇氣的提名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政治勇氣比「泛民」成員還要大。然這次「小圈子」中能有一百五十個「梁振英」嗎?沒有這一百五十個「梁振英」,就不會有真能參選特首的梁振英。可見,一部新歷史要由最少一百五十一人共同創造。
& L  ]( ?; T* g, g2 ^' Etvb now,tvbnow,bttvb7 \. U" }& f! l+ ^
當然,港人至今不能確定北京的真正意圖,也不能確定北京是否真想放行梁振英和唐英年雙雙參選。也許北京至今也沒完全拿定主意,還在評估「雙人參選」的利弊和形勢的變化,最後的決策要在十二月中新選委會組成之後。
' Z+ ^  _. x, `2 V) J1 z; q/ N
8 u' ]  T+ e0 s$ S# j: }公仔箱論壇只是有一點朝廷是明白的,無論怎麼評估「利弊」,從香港民意這個基本面來看,是熱切希望「小圈子」中有最少兩名建制派候選人入場參選,這個民意基本面應是朝廷考慮問題的最大因素。只有這樣,對新一屆特首施政,對二○一七年「可以」普選特首,對香港政制的長遠發展,對提高港人對中央的信任度,對真正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才有最大的好處,這樣的決策才是高屋建瓴的決策,才是為香港闖出新局面、順應民心潮流的決策,才是政治家的決策。$ m2 F- A/ O8 m
tvb now,tvbnow,bttvb/ n( t$ R* X: q" A9 U, T0 T
過往,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考慮香港問題,從來是根據形勢的發展而放眼天下和未來的,絕不限於一隅一事的得失,絕不小肚雞腸。今天,中南海當然更應放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