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十周年,世界輿論對事件的評價,已從當年暗藏對美國的幸災樂禍之心轉而為佩服,或至少歸於平淡,但中國卻意想不到地成為這次紀念潮中的第二大討論主題,其關鍵字句卻是:美國並未從九一一之後走向衰落,中國也並未真正崛起。tvb now,tvbnow,bttvb% p& M a* _. r+ n. h0 W
5.39.217.76- ]& R" E7 z0 y& C/ ^) [
美國“擁抱熊貓派”占盡上風; f4 k7 G# q, ^ H2 q4 L. t
+ |. Y3 V* ?, u& L( V: y4 M- {; y
公正而論,“中國崛起”之夢,並不只有中國在做,而是許多中國觀察者、ChinaScholar及媒體共同在做,北京只不過是在這種大合唱聲中不自覺地陶醉了而已。
2 Z2 ~: H4 j$ ~. C9 _) N: L" [5.39.217.764 ^' s7 F w3 g# D: ^# l- T- `7 p
以美國為例,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布希政府出於反恐需要,不得不改變對華策略,將中國視為反恐戰爭的“戰略夥伴”。其心中雖然也清楚,中國未必成為美國真心實意的“反恐戰略夥伴”,但也得降低對中國人權狀態的批評聲音,調整了台海政策,在亞太地區放低姿態,以求北京不公開搗亂。那時在美國對華政策上由“紅隊”演化而來的“擁抱熊貓派”非常神氣,由“藍隊”演化而來的“屠龍派”灰頭土臉,以至於一些研究中國的學者告訴我,如果被帶上“汙名化中國”的帽子,在這個研究圈內就會被邊緣化。布希總統本人是共和黨的保守主義政治家,但絕不敢公開贊成“屠龍”,其主政八年間,被迫採用“熊貓避險策略”。而“屠龍派”也調整立場,軟化立場,得了個新名“敲打熊貓派”。奧巴馬上任伊始,其對華政策竟然完全採用了中國外交部下的國際研究所為其開出的“對華政策期望清單”。後來只是因為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例如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遭遇中國政府的極度輕慢,才開始調整其對北京的謙恭態度。公仔箱論壇8 Z7 d5 Z: m: F/ L b
6 U* m: M e' R5 H- U2 D公仔箱論壇湯瑪斯.P.M.巴尼特(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政策和外交問題專家、暢銷書《五角大樓的新地圖》作者)堪稱“擁抱熊貓派”的領軍人物,他乾脆提綱挈領地歸納出中國為什麼對美國重要的十大因素,向美國政界進言。中心意思是對中國軍力增強不必擔心,因為中國將來不會成為美國最大的敵人,而是最重要的盟友。因為無論是美國經濟、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離不開中國;美國“反恐”及其保持在亞洲地區的優勢,都需要中國的支援。這番說話被中國引為至寶,從此以後每論及美國離不開中國支援就是三點:經濟合作、反恐及亞太地區的利益。公仔箱論壇. |7 Y. Y5 k9 ?2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U! _/ v0 k' `; S4 f$ e
中國外交從崛起再回歸韜光養晦
' t2 Q) }1 B- p8 t6 J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z* u" e+ P9 D' G7 M- A: E
中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外交戰略是聯歐制美,其戰果之一是二○○一年五月在法國的大力支援下,聯合一些發展中國家,通過選舉,成功地將美國從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中趕出去。九一一之後,中國的外交戰略調整為三個層面:大國外交、周邊外交與資源外交,外交姿態從“韜光養晦”變成了“有所作為”。中共理論界的三朝元老鄭必堅在《外交季刊》二○○五年九、十月號上發表〈中國和平崛起〉。由於這本雜誌在世界外交界的戰略性地位,西方社會從此牢牢記住了鄭必堅的名言“當代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文明的復興”。
: z5 E# [7 W7 E# |5.39.217.76公仔箱論壇8 y1 h2 Q% b, Q8 D, V
支撐中國如此做的心理基礎如下:世界陷入了“中國熱”,投資者紛紛到中國淘金,世界企業五百強當中的大多數都在或者希望到中國搶灘登陸,中國因此成為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頭號引進外資大國。對待潮水般湧來的外資,中國政府從過去要給“優惠政策”轉變為可以挺直腰板說“不”了。眾多外資為了得到中國政府青睞,都自願説明中國政府遊說本國政界及政府採取親華政策。而中國對找上門來的外資可以挑挑揀揀,提高門檻或者乾脆關門不讓進,比如世界媒體業巨頭默多克,多年來對中國政府打躬作揖,最後還是在中國撞了牆──老默在中國折損了大量投資,最大成就就是抱得美人歸,娶了位中國妻子鄧文迪。5.39.217.769 m# u3 c1 M1 W8 V
公仔箱論壇4 h: u* w/ S' @
對於老歐洲,中國政府採取“訂單外交”,每逢與老美關係不太暢快,中國就將大宗的政府訂單派往歐洲,比如不買“波音”買“空客”之類,法德等國一看到巨額的中國訂單就眉開眼笑,媒體上“中國崛起論”頓時再成熱潮。 tvb now,tvbnow,bttvb6 F9 F0 y* o* @% b/ C
5 E2 j8 O& Y( K. o. J' V" F: n& Ltvb now,tvbnow,bttvb近兩年開始,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與周邊國家磨擦不斷。本世紀初始年代中期,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中國的壓力下曾被迫退出太平洋第一島鏈,終於又在東南亞國家的邀請下重返太平洋,並堂而皇之地申明主張自己在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利益。5.39.217.769 M4 e* g) m* \* C# m: V
V* Y) X5 N6 i% n中國政府面臨日漸增大的外交壓力。去年十二月七日,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戴秉國以個人名義在外交部網站上發表〈不當頭不爭霸不稱霸是中國基本國策和戰略選擇〉一文,明確聲明,“說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那是神話。政治上,我們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尊重各國人民對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選擇”。戴秉國這篇文章是給世界各國喂定心丸,且各有物件,“不當頭、不爭霸”說給美國聽,“不稱霸”說給東亞及東南亞眾鄰國聽。5.39.217.76# `$ c" b9 J, S& A6 k- P$ U9 ^
6 L5 T8 D' `( l
繼之是熊光楷(解放軍原副總長、上將)的文章〈被歪曲的中國國家安全形象〉,說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有些同志開始過高估計和渲染我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認為中國已強大到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了,我國長期堅持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應該進行調整;少數人甚至主張‘持劍經商’‘對西方有條件地決裂’等等,結果是給‘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外界對中國國家安全形象的誤解。”
& T! T/ g: t, K8 ~* I5.39.217.765.39.217.76& e! q) v* G% [8 o$ L' p$ ~5 D1 x4 @0 x% E
短短十年之間,中國外交政策從放棄“韜光養晦”到“和平崛起”,再回歸“韜光養晦”,說明這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只是一個泥足巨人。我猜想巴尼特先生現在最苦惱的是,如何體面地調整立場而不成為同行嘲笑的目標。4 s/ j# Z+ P3 e: |0 ~ e& e
& r3 a3 A7 Q. q& b
“中國模式論”曇花一現的燦爛) T1 G) `5 a4 k9 v4 j2 P+ q9 J6 U& ^
/ B2 b9 R2 F* Z: o' u4 S2 M, e: A6 B全世界的左派尤其是法國左派,都認為九一一事件是美國這“新羅馬帝國”行將倒塌的前兆,一致認定這是“中國崛起”的好機會。有的甚至為中國超過美國排好了日程(如二○二○年趕超美國),從經濟到價值觀的影響力都為中國制定了趕超指標,比如在中國有極大投資利益的美國高盛公司顧問、現為中國政府的老朋友基辛格顧問公司董事長的約書亞.雷默就寫了《北京共識》一書,預言“北京共識”即中國模式將取代“華盛頓共識”。以破壞環境生態、掠奪勞工生命福利、罔顧公平正義的“中國模式”被雷默與崔之元等人硬給說成是具有環保意識、讓人民最大受益、追求公正的發展模式,值得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學習。當然這個“中國模式”除了新左派自我把玩之外,也還得到委內瑞拉查理斯這類當年“毛主席的好學生”情意綿綿的吹捧。
; x* Z* N0 M0 y* O9 Y, @3 \- [tvb now,tvbnow,bttvb) j/ X$ F! C% |/ k; ~: U; |
挪威政治學家約翰.加爾通因預言美國在二○二○年必將崩潰,夫妻連袂寫了本《向中國人學習》的書,他們的“學術建樹”是否定亨廷頓《文明的衝突》,其名聲從未超出北歐那個小小的左派學術圈,此番語出驚人,立刻成為中國官方的重要學術嘉賓,以“和平學之父”名義在中國官媒及網站上好好火了一把。
4 F' }: m+ \( W% _5.39.217.76
, m9 b5 p* l+ o7 d公仔箱論壇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只將“韜光養晦”當作權宜之計的中國,自然也開始“崛起”了。但今年以來北京在陷入內政外交的困窘之後,不僅通過戴秉國、熊光楷及陳秉德等人宣稱重歸韜光養晦,還在理論上表示不再推廣中國模式。三月一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又發佈《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在肯定中國經濟發展得益于“中國模式”的同時,聲明“不會向外輸出自己的發展模式,不會把自己的價值強加於人”。新左派在對外輸出價值觀上遭到了冷遇,只好及時調整了方向,將政治籌碼押給未來的政治明星薄熙來,紛紛去紅都重慶朝聖。
, t1 a$ ~+ _3 |+ q4 i: v公仔箱論壇' y/ S* Q/ S+ m( m1 r, o
讓中國模式論鼓吹者難堪的是,就連中國一向不放在眼中的烏克蘭,最近也開始批評所謂“中國模式”了。為此烏克蘭新聞網站(unian.net)近期特別刊出瓦倫瓦(GannaWarowa)與達布希(EugeneDawbush)的評論文章“中國能夠教給我們什麼?”(WhatcanChinateachus?)作者指出,當前的中國表面富有,但多數人民卻很貧窮,加上党工貪腐,民眾人權被剝奪,連富人都想逃離中國。中國發展經濟以犧牲環境生態為代價,污染非常嚴重,“癌症村”在全國比比皆是。官員蠻橫腐敗、強拆民宅,導致民眾抗暴事件年年增加。如今中國已是一座隨時可能引爆的巨大火藥庫。最後作者得出結論:“我們從中國僅能學到壞榜樣”。
3 q4 T0 n. J8 F7 ]9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B; k2 `: i5 i6 X/ O
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中國確實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十年和平發展的大好機會不期而至。但中國政府沒有好好利用這次歷史機遇改革內政,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反而不切實際地將眼光放到了國際社會,期望成為世界領導者,為此浪費了許多資源,比如大外宣的數百億投入等。如今中國經濟已進入由盛而衰的轉折期,經濟發展難以持續,與人民之間的麵包契約(即人權就是生存權)也面臨食材枯竭。在維穩費用已經超過軍費的情況下,中共目前已經只能將維護政權穩定當作現階段的“國家核心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