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0-12 02:04 PM 編輯
; N" O. N/ G+ D: g7 [" i
2 }5 H7 p5 i'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兩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貢獻─Sargent and Sims 羅家聰
* ~5 {4 N; j! v: r' q9 r. W& {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 d/ O9 @* H$ O* @! ^5.39.217.76
, h. M+ J$ v `5 G9 U" {0 b. Etvb now,tvbnow,bttvb前晚一聞Thomas Sargent與ChristopherSims得諾貝爾獎,有點高興,有點意外。高興之處,當然是自己喜愛的宏觀經濟及計量經濟范疇又有人得獎﹔意外之處,則在於Sargent。公仔箱論壇, u6 |7 f, A4 a# b, f+ [
/ q% r2 a9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在1995年,Robert Lucas已因理性預期而得諾獎。在行的人皆知,Lucas與Sargent合作發表的文獻不計其數﹔當年沒給Sargent,還以為他「無行」的了。結果,今次連Sargent自己也感意外(據昨天報章報道)。老實說,Sargent於頂級期刊發表的文獻多如在下寫報章專欄,比起年前靠三幾篇文便得獎者,今次算是還他個實至名歸。
6 s9 m* J+ J5 _2 A3 S6 l/ g3 q
7 P$ L& c$ ]! {( @* D Atvb now,tvbnow,bttvb提起二人,本港的大學也有若干教授在1980年代於明尼蘇達大學上過他們的課。其實,這個年代攻讀博士的大概不會不曉Sargent,因當時宏觀經濟的教科書選擇無多,Sargent的是三數之一。其作MacroeconomicTheory與Dynamic Macroeconomic Theory,也是在下入研究院時首批要讀的書﹔前者側重於將各宏觀范疇包括消費、投資、政府、貨幣等逐一模型化【圖1左】,后者則側重於將「火箭技術」optimal control【圖1中】。近年的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 【圖1右】,為這兩八十年代作品的更新版本。
& d" P3 @# L% c0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n% \7 C- `' o u4 SSargent的書以Dynamic、Recursive命名,可知這派強調時間於宏觀經濟之重要。不少在港教授宏觀經濟的都受這派主導﹔當年上第一課碩士宏觀經濟時,已聞這是關於時間的一科(是故拙圖橫軸多為時間軸)。正因有理性預期,處理時間因果會有麻煩。
, W7 a, g! o( G3 r' k5 n
1 x" e: j& w% }理論上講,先因后果,但有預期之下,時序上可倒轉。譬如說,先推居屋,后冧樓價,此乃想當而然。但若市民早有預期,先於居屋政策推出前沽,則樓價先冧而居屋后推。套進貨幣政策,乃市場不會等政策出后才有反應,而是基於早已建立的預期作反應。
; V _/ p, ]& ?8 Y' X4 ^
' p( g; @5 v) |; y$ h8 _# Y5 K以計量方法分析因果關系4 t* P( R' d$ Y9 o- g% G0 O
在測試這些因果關系上,計量功夫便是關鍵。回到剛述例子,建立理論框架時雖然可將「預期模式」寫出,但將數據放進實証模型時,是沒有「數據預期」這回事的──市場調查不屬於可以放進模型的客觀數據類別。縱使不考慮預期這因素,世上太多因素都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如此一來,什麼放在算式右方(因)、什麼放在左方(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9 u5 |0 D3 R5 H% f' F
5.39.217.76# O7 o( D v1 [1 @+ f& L, x
Christopher Sims就是側重於處理這些實証方面的宏觀計量經濟學家。Sims是在下博士師傅的師傅,但因在下當時並非專注於計量方面,而Sims本身亦無出版教科書,故所知的都從師傅口述。Sims唯一出過的書,是90年代編的兩本文集【圖2左、中】,但僅輯錄各界文獻,而非親撰全書。然而在世界級學術會議上當編輯,足見江湖地位。
7 t- n& Q# ]' ~: ?+ z0 C1 `2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Z$ r( k( r0 }
在Sims雲雲眾多文獻中,其中與今屆諾獎主題──因果研究──最相關的一篇,乃1972年刊於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Money,Income, and Causality」【圖2右】。研究所問十分簡單:究竟money是因income是果,還是倒轉?貨幣政策(即money),固然會影響經濟(即income,文中的GNP),但貨幣政策又理論上會因應經濟而變的,看似互為因果。$ W% X* F' S- e0 J4 ~' o
1 J p- t! l' e$ R% o, KSims延伸2003年諾獎得主之一CliveW. J. Granger的因果測試方法,做了一套distributed lag model分析──即將要解釋的果(yt)寫成一連串過去至今的因(xt, xt-1, …)。現在看來是很簡單,但四十年前想到此法就不簡單。將money與income各做一次,結果顯示【表1】,前者影響后者(統計顯著者打星),但后者不影響前者。
% j& j: S6 g& O' M/ |' {. }1 X6 B
) b( W, c( A2 u- e理性預期影響經濟
R1 e3 I6 ?7 Y. g公仔箱論壇1960年代后期至今,Sims的研究由DistributedLag至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將yt寫成yt-1, yt-2, …即自己(auto)的過去,與Distributed Lag寫成「別人」(xt)的過去不同﹔再到Bayesian(先主觀判斷概率,詳略)乃至近年Markov-Switching模型(變量yt隻受近期yt-1影響,即「無記性」),可見Sims研究領域之廣。欲拜讀大作,較易讀的有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Macroeconomics and Methodology」與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的「What Kind of a Science Is Economics?」兩篇【圖3】。
1 t- {1 l8 |. l9 p, Q$ Etvb now,tvbnow,bttvb
1 g/ A3 b+ L/ K3 ?) Xtvb now,tvbnow,bttvb又回說Sargent。1960年代初出道時,主要寫利率的──固然不會是寫議息結果,而是砌模型。踏入1973年石油危機,開始多了關於通脹的著作,以理性預期為框架。1970年代中起,寫多了關於超級通脹及貨幣政策長遠中性(neutrality,即無用)題材。
2 s% g; V, A+ ]8 @% c0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n5 E$ M1 A! h- ?! k- W8 Ftvb now,tvbnow,bttvb- H$ g0 n+ K, |% t7 d. s u( j
踏入1980年代,高通脹卻將匯率危機蔓延至新興市場,Sargent當時曾論及1983年港元危機:「Speculations About the Speculation Against the Hong Kong Dollar」【圖4左】。文中指港元劇貶絕非純粹市場結果,而是英國政府借港人對九七回歸的「理性預期」,刻意將1974年起沿用的浮動匯率貶值,以救當時的私企及樓市。至於另一重要原因,則是英國在回歸前盡量榨取未來基建收益,並以赤字及貶值措施配合,默許港元劇貶。
; ^7 e4 y, `* S& C/ E1 b- w# I+ A
) B* _2 A |) c/ B0 g3 J8 {" l3 e5.39.217.76往后的著作雖仍圍繞理性預期,但題材較雜,多是與他人(尤是其學生)合著的﹔而他大部分的研究精華,皆收錄於與1995年諾獎得主Lucas合編的兩冊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圖4中】。要是對人是否真的如斯理性有質疑,也可讀其BoundedRationality in Macroeconomics【圖4右】。但這些皆是極「數」之作,一般人難讀懂。tvb now,tvbnow,bttvb/ `* e8 S) S% e' x# Y; d
公仔箱論壇* C3 {4 [; k1 p9 }- ~
至於較普及的讀物,則有The Conquest of American Inflation【圖5左】,2001年美國通脹低企時出,以圍繞NaturalRate Hypothesis(即失業率等實質環節長遠無關貨幣政策)及將傳統計量模型加入adaptiveexpectations及learning兩方面論通脹。
( f! d; z9 ]& \; a: a+ v2 M, _ M% E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u& c6 Z' ]6 u3 D' ]
第二本較易讀的是The Big Problem of Small Change【圖5中】,或許大家已在書局見過此書。此書論及古時政府鑄造碎銀之煩,白銀稀缺下,百姓寧熔銀以得更多價值,結果政府創造了「無銀」的紙幣──進而論及整個貨幣發展史。而最近之作Robustness【圖5右】,則是教授如何造出更能放諸古今四海皆准(即robustness)的經濟模型。
/ l/ F$ ~' V! a* b; p
( M+ h0 l: X# r' l. x9 q公仔箱論壇在本港,比在下更有資格談此二君之人多的是。今次急拋書包,是希望打鐵趁熱,趁港人三分鐘諾獎熱還未過時,挑起大家對這深奧范疇的興趣,嘗讀其較易入腦之作。公仔箱論壇% ~3 \) d* Z' F; n8 H
- ` Z# T$ P, d; L" Y5.39.217.76
% N. a5 S; |1 B* {tvb now,tvbnow,bttvb
/ N3 d$ s1 D' E: e; k4 x) }# l: k公仔箱論壇
' N! _2 D) ~; h }! G: a3 Z
8 d) G) P* x! s% _( f/ E公仔箱論壇5.39.217.762 R" u# J! E/ k) y. l
5.39.217.763 E5 K0 m; k Y, C
" D: p7 L0 ^) {% O! O2 n! ^* D$ e" p
3 f: @ n' C+ ~' | Q& P% k5.39.217.76公仔箱論壇6 @7 \9 p* e/ n, g
3 n! J7 a" ~, J1 q* n: h! c. [, G
tvb now,tvbnow,bttvb+ f' ~& x8 k& g ?. x
+ e# B n$ k) w. r4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