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辛亥百年 孙中山马新革命之旅(孙中山與馬新同志)

二零一一年十月八日 晚上七时十九分
. N# q, \% q2 l/ F5.39.217.76●劉釗伊
! B' S& u  M# S: W1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中国两岸三地及海外各地纷纷举办庆典,缅怀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及其追随者的丰功伟绩。反观在马来西亚,文史工作者极力推动各种纪念活动,却未能激起广大华社的强烈关注、激荡与回响。
# u5 z# @) w" e5 E+ M. m5 D公仔箱論壇也许,众多教科书并未记载本地先贤为辛亥革命所做的种种贡献,许多人对这段历史感到模糊……也许,孙中山的马来亚之旅并未留下记史的准备;二战的烽火逼迫,亦造成许多历史资料毁于一旦,我们再也无法还原历史的全貌了……只是,难道我们必须眼睁睁地看着无情岁月,淹没仅存的历史遗迹吗?倘若那一扇扇历史之门永远被关闭了,一切都将于事无补……鉴此,适逢辛亥百年国际盛事,《光华日报》循着手创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走遍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各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重温一代伟人与革命先贤艰苦奋斗的历程。tvb now,tvbnow,bttvb: |' N9 q* N9 a; L6 b# s
用鲜血与生命 唤醒东方巨龙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城召开著名的“庇能会议”,策划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之役)。经过革命党人奔走呼号,马来亚及新加坡各地华侨共捐款47663元,占黄花岗起义各地华侨捐款的第二位。新马十余名英勇烈士,连同百多名来自中国及海外各地的爱国志士舍身就义。为实现民主共和,先贤们明知计划泄密、寡不敌众,仍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牺牲精神,迄今仍为世人所震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5 m: @9 F+ C1 p9 `) y5 T
虽然黄花岗之役以失败告终,但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中国革命高潮的来临,间接促使不到半年后武昌起义的胜利。孙中山曾经高度评价黄花岗之役“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由此可见,倘若没有“庇能会议”酝酿黄花岗之役,倘若缺少了马来亚华侨的奉献与牺牲,中国近代史极可能要重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F+ J4 o: ~& f& e6 Z7 F
据史料记载,辛亥武昌起义发动后,新马华侨汇款支援的总数为叻币87万多元,约占同期内海外华侨捐款总额238万元的三分之一,以新加坡、雪兰莪、霹雳及槟城占绝大多数。海外华侨的捐款实构成革命党人成功发动辛亥革命的财政来源的最大部分。
4 Y- P9 V/ L* ~1 y# I# Ktvb now,tvbnow,bttvb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从一个丧权辱国、半封建的国家转变成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莫不与辛亥革命的成功息息相关。5.39.217.76# m/ b% E) f6 W( ]9 W% z1 q- D. Z
鉴古观今,方知新马先贤贡献之伟大,不该抹杀或遗忘。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烈士:余东雄、郭继杖、温生才、李炳辉、罗仲霍、周华、陈文褒、黄鹤鸣、李雁南……那些为了革命而倾囊助饷、奔走呼号的革命志士:邓泽如、吴世荣、黄金庆、谭扬、郑螺生、张永福、陈楚楠、陆秋泰、刘静山……那些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毅然回返祖国,参与国家建设的华侨领袖:邓泽如、陆文辉、彭泽民……那些为振兴中华、毁家兴学的伟大华侨:陈嘉庚、陈新政、沈鸿柏、杜南、刘静山……我们岂能遗忘这一个个看似陌生却又如此熟悉的名字?正是因为他们义无反顾、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促成当今中国的繁荣昌盛,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o; [, r: }3 K* I/ Z
开启亚洲民主新纪元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寂静的长空,引发中国各省群起响应,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深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乃至亚洲民主共和的新纪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9 ]: M0 L' Q, f& H
辛亥革命揭开了历史的新扉页,但是其过程却是崎岖不平的。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展开10次武装起义,屡败屡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不懈达成理想,改写中华民族的命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2 r# N& |- H/ x6 B+ M5 y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华侨是革命之母”,著名海外华人研究学者颜清湟教授在《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如果没有华侨的支持,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另一样。”
7 q- @9 Q& b2 h4 l公仔箱論壇激励南洋华侨献身革命
8 s% S# r2 U. h! {- t7 g5.39.217.76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了扩展革命事业,频密奔走于英属马来亚各地。经历长途跋涉、日夜兼程,他与革命党人沿着逆流而上,走遍各个城乡,广泛传播其革命理念,激励南洋华侨献身革命。公仔箱論壇& J$ I! C' j6 s6 a/ D
辛亥百年后,孙中山留下的革命足迹与珍贵遗产,仍影响着当代马新社会。在新加坡,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大本营仍良好保存,打造为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柔佛州,孙中山的革命势力后起,却影响了华人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在马六甲,孙中山的追随者沈鸿柏与其子沈慕羽传承了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为华族权益与华教发展奋斗一生;在森美兰,孙中山的“心腹之交”邓泽如为革命筹款殚精竭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而今首都吉隆坡成为众多“孙学研究”民间学者与会馆组织的聚集地,亦见证了孙中山恩师杜南之孙杜志超与杜志昌致力参与本地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过程。- g+ E6 T; f6 }* R4 d1 g
马来半岛革命党人 贡献巨大却不为人知南方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部主任胡兴荣博士指出,孙中山确实在新马奔走革命的年代,基本上于1906年至1910年。尽管早在1900年他便在康有为之后短暂踏足新加坡,并遭到英殖民地政府禁止入境5年。然而,从本质上而言,这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因为当时他还远远称不上已经把革命带至南洋,反而维新改良派才是当日社会思潮的主调。
8 X8 b; q  x. H“孙中山在新马成立革命组织并积极活动,事实上要推迟至他于1905年8月在日本成立同盟会之后,翌年4月亲自在新加坡晚晴园成立同盟会南洋分会,随即将革命版图延伸至马来半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I; k7 G8 a  Y6 _& h
动员整个华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h6 R+ V7 C4 d) g% q/ X/ Q
“为此,一个饶有意义的课题是,在1906年至1910年这段期间,孙中山除了与胡汉民、黄兴、汪精卫等积极在新马活动外,当时与孙中山革命相呼应的本土人士,除了新加坡的林文庆、邱菽园及林义顺较广为人知外,马来半岛的革命党人则普遍不为人所知。”5.39.217.76, N2 F7 G/ j3 ?" e
“例如邓泽如、陆秋杰、陈占梅、郑螺生、吴世荣及黄金庆等,他们其实都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为筹集1911年黄花岗一役的军饷,几可动员了整个马来半岛的华人社会。”
+ q  ?% z3 z9 t- y) P7 {“因此,我们今天谈论辛亥革命的本土意义,基本上离不开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以及新马革命党人在这块土地上的奋斗,包括成立同盟会、创办书报社和华文报章,继而在半岛各地开办华文学校等事迹。”% R: r0 P2 _( e
(注:胡兴荣于2011年6月25日在“孙中山与柔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孙中山对马来半岛的影响与本土研究》之论文。上述文献摘录自其论文“前言”部分。)
$ P7 a1 y2 q# Qtvb now,tvbnow,bttvb" @# f5 x( y- v  O" D/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I8 B' B; x- p# }+ {& F7 M
相关照片
! I8 \! c- T, d9 m5.39.217.76% O, N2 K! `' K9 V: z9 y
■ 辛亥革命博物馆(又称红楼),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大门前的广场矗立着一座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9 }& T( X0 f1 M

/ N+ X1 p( x$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槟城孙中山纪念馆外,矗立着一座颂扬孙中山(中)、吴世荣(左)及黄金庆(右)3位革命烈士的雕像。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M* L3 {- m7 w%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n% Y- c6 D, V
■ 左起:张永福、孙中山与陈楚楠合影。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