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辛亥革命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0 ^1 [3 S% V" \) o
9 J+ f8 L9 E5 \; Y! t3 ^: D' z4 S 5.39.217.76: E7 m/ ]+ P, ?2 J' u
2011年10月08日公仔箱論壇5 |. |3 Z8 i, D+ Z" _
公仔箱論壇/ z; \* @9 s- _2 ~0 B) F
5 m* G8 j$ Y) ^7 b+ i/ P3 J# ]% I, N
人民网-人民日报$ c0 d2 n4 e/ ~6 d* s6 V
公仔箱論壇+ v! O. O$ J" h6 h- Q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5 v, J6 ?( l K
(一)近年来,诸多重大历史节点周年纪念接踵而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这些影响深远的历史大事件,由近及远,一波接着一波,画就百年中国远山近岑最壮阔的几笔。而这波澜起伏百年历史的起点,始于辛亥年秋日武昌城的清脆枪响。: {* o! N0 k# D, A
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没有哪一个百年,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脱胎换骨、翻天覆地。武昌城头的枪声,一举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从那一刻起的百年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流经一个世纪的历史深河浩浩荡荡,几代人殚精竭虑,曾被甩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之外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5.39.217.76+ }$ `6 i, P D7 r+ ^8 N
尽管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未见彻底,尽管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未被改变,但一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 V. O% E" P* L
(二)人类社会任何一场伟大变革都不会孤立于其历史阶段,辛亥革命从发生到结束不足百日,承载的是中国煌煌3000年的历史脉动。
% j |, {9 f-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就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百年后,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以世界舞台的“中国奇迹”印证了这一不可限量的伟大进步。
; Y& G2 p$ I$ z7 ]# a& I*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今天,当皇帝的龙袍化作舞台上的戏服,鸦片的青烟消散在历史的风中,行进在辛亥一代开启的现代中国征程上,我们更需深思——
" x$ p* Y c0 J. ~! vtvb now,tvbnow,bttvb 隔着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段辉煌历史,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响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4 E' t; J& ]; o% W d( j0 utvb now,tvbnow,bttvb (三)历史总是擅长用偶然展开它壮阔的剧情。
- e) d& N ~- f/ I6 q5 _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一百年前的此刻,不少人难以置信,不可一世的至高皇权,竟然轰塌于武昌新军工兵营里仓促引发的枪炮,正如千百年来养尊处优的中华帝国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它的现代启蒙竟是在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境遇下被动开始。
) t' _5 C+ l/ I! Z2 v( k% Wtvb now,tvbnow,bttvb 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隐藏着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循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难以置信”和“不曾想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5.39.217.768 S& U# O0 x3 Y7 q7 i: H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起民族痛史。1900年,列强军队在中国的皇宫里举行阅兵,北京居民门口遍悬占领军国旗。1902年初春,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到京城时,正阳门城楼已在战乱中彻底焚毁。为避免清王朝统治者过分伤心,京城的能工巧匠搭起一个虚幻的城楼布景。5.39.217.766 O5 T! g/ S# \& ^4 T! H
这个虚幻的布景,正是晚清政府和封建制度的真实写照。
/ z8 a# l! u A1 w, }+ y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历史进程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tvb now,tvbnow,bttvb, [7 z9 V. p, N" t- l9 f5 l; Z' L
“衰象古国古,长蛇强邻强”,一个千年古国如何在近代工业文明标定的发展框架内自立、自强?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危机,使得中国的社会历史再也不能延续“改朝换代”的二十四史逻辑,而是前所未有地面临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 z, E# N' P" V `
“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在辛亥革命前的近百年里,中国在磕磕绊绊之中已经艰难地启动了这一新的历史进程。然而,努力的结果,却是甲午战争的折戟沉沙,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攻陷北京,日俄战争的“局外中立”,日益猖獗的“瓜分狂潮”。; D+ v" ?' B, E( {# {! B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君王,注定无法彻底自革其命。在“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的私念下,清王朝的所谓政治转型,跳不出维护皇权统治和挽救君主制度的框框。
8 R( I" @, s. S! P% j3 v+ p5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选择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把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推上了历史舞台。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革命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奔涌而来。
5 v: z' L: M- n2 G3 ? (四)“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兴替,只是给这历史的铁律,增添了又一个佐证而已。
! I/ K$ W: S0 S1 G8 I9 S3 d+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艰难时世,辛亥年那个普通的秋日,距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嬴政登基已经2130余年,距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已经51年,距被迫改革的清王朝实行新政近十年,距林觉民留下《与妻书》、与众多革命党人在广州黄花岗“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慷慨赴死不到半年。
* E8 M. L0 R! U7 Z; P 我们因此不能不将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放到更大的历史视野中考量。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中国社会近三千年的发展演进中,才能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20世纪以来这一百年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才能读懂它的追求;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未来一百年的现代化求索中,才能更加明晰它的价值。5 G1 k6 i$ U( I+ q. W W. h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5.39.217.76( I' \( `' C8 d* q4 |( |
历史学家蒋廷黻1938年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这一世纪之问,一语道破此前此后二百年间中华民族的使命与追求。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什么样的道路能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引领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 n Q# w3 j$ i8 G5.39.217.76 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 W7 D. E' l! p2 ~9 u4 stvb now,tvbnow,bttvb (五)列宁视辛亥革命为“亚洲的觉醒”。在鲁迅的笔下,中国的觉醒者们是这样一种战斗姿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辛亥革命中,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批觉醒者们,以其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8 a( v" P& n: M, i: ^) u “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的方声洞……黄花岗之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武昌举义,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革命军牺牲的战士大多是20岁出头;武装起义屡败屡战,“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华侨成为“革命之母”,在“恢复中华”的旗帜之下,形成了全球华人“革命救亡”的强大磁场……公仔箱論壇" r9 d. e; F# {5 C- c
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在亡国灭种的忧愤中,辛亥英烈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以其“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高尚品德,“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以及“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后来者树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巨大精神力量。
5 u" Q( H/ P( }3 z, ~, R8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2 T( W* X% z% J
( e* Y1 c/ V. d9 S- \+ F9 P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f4 Z) f4 Z* m
" b/ g3 [/ i$ }! w+ E
4 C" A& _6 V" N
/ ^$ l' V" [3 O) [5 y8 Q3 ^9 k9 @公仔箱論壇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 g& V* W/ R6 \- d9 c(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