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借貸危機愈演愈烈,令俗稱「官銀」的官員資金浮出水面,這些巨額資金大肆介入高利貸,興風作浪,成為今次借貸危機的幕後推手。公務員依託權力發放高利貸,其實是貪腐資金謀取高溢價,是信貸領域的官商勾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埋下計時炸彈。溫州老闆施曉潔,兩年前以高利率向社會籌集資金約十三億元,今年九月與其丈夫攜八億元巨款潛逃,不久被捕。由於這起集資案的八成債主是當地有級別的公務員,他們與普通債主不同,錢被捲走仍保持低調,也不願報案,所以涉案帳戶無法查找,或身份虛構,或人已失蹤。溫州「官銀」進入高利貸的情況相當普遍。年初,該市警方在偵查一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時,發現債主均為當地司法機構官員,受害人資金從二千萬元到八千萬元不等。又如,原溫州甌海區委書記謝再興碎屍情婦案顯示,謝用一千萬元放高利貸,每月獲取五十萬元利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個月薪數千元的公務員,何來數千萬元資產?中國又有多少來歷不乾淨的「官銀」?事實上,「官銀」介入高利貸已成為官場貪腐的新動向,而且正席捲南北,蔓延全國,中紀委為何不及時跟進,順藤摸瓜,徹查「官銀」背後的貪官?經濟崩盤 百姓遭殃必須知道,「官銀」介入高利貸,勢必令官商勾結更加惡化,我幫你辦事,你幫我放貸,雙方互相利用,共同發財,最終令經濟崩盤,百姓遭殃。今次溫州高利貸危機,已經成為醞釀新一輪社會動亂的溫床。歐美債務危機令全球經濟動盪,中國名為第二大經濟體,實際上資金緊缺,眼下銀行缺錢,中小企業缺錢,地方政府缺錢,老百姓也缺錢,錢究竟去了哪裏呢?有分析稱錢去了三個地方:一是被帶去國外;二是進入房產和黃金市場;三是在官員手裏,只是官員不敢存銀行,最安全的增值方法是向中小企業放高利貸,因為中小企業離不開官員。中國古代王朝曾禁止官吏放貸,西漢初年的《二月律令》說,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敢以高利貸謀取錢財者,給予免職處罰。元朝官員放高利貸成風,百姓怨聲載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規定,凡公侯內外文武官四品以上官員,不得放債,違者要在屁股上打八十大板。這次溫州「官銀」高利貸被踢爆,不知北京如何開罰。 |